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学语言,文学意象和审美的关系。文章阐述了如下几点:意象可以分为一般意象、观赏性审美意象和创造性审美意象。从创造性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产生,可视为从生活到创作的内在脉络;文学创作不是要把饱含感情的创造性审美意象转化为概念的堆砌,而是要用一系列概念去表现创造性审美意象;语言作为文学这一艺术样式的媒介,有其独特的优长与局限;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的意象和意象的表现的纷繁复杂和千变万化,为其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广阔境域,但也增添了其媒介运用的难度;语言的艺术需要艺术的语言,文学意象的酝酿和文学语言的提炼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寓言文学是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要论述的是:当代寓言文学创作的审美趋向和艺术创新,以及当代寓言文学创作存在的问题是:题材雷同,语言缺乏活力,艺术表现力不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文艺"工农兵方向",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工农兵文学"。其样式特点是:政治化的生活事件和政策性的表述;预期性的情节发展和合目的性的效果;从政治着笔的人物描写和政治性的褒贬态度;公众化的意识和直奔的主题;民族化的体式和大众化的语言。这一样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文学的类型。在当今,它不但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有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化"、"民间语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创作回归传统和民间的一种自觉选择,是一种确认的理想存在和价值取向。民间意识的复活,在深层意义上成为文学真正变革的动因。笔者针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个案进行剖析:一是民族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思维模式和心理因素影响着作家内在的主观世界;二是民间语境的"异质书写"体现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与消解。它的文学价值、审美意义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5.
“民间文化”、“民间语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学创作回归传统和民间的一种自觉选择,是一种确认的理想存在和价值取向。民间意识的复活,在深层意义上成为文学真正变革的动因。笔者针对贾平凹的文学创作个案进行剖析:一是民族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思维模式和心理因素影响着作家内在的主观世界;二是民间语境的“异质书写”体现对主流话语的颠覆与消解。它的文学价值、审美意义于民族传统文化日益衰微的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6.
论叙事文学中的时间意识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意识并不是随着文学的诞生而进入文学创作的,但是没有时间意识文学便无法生存。从人类的生存经验来看,时间分为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维度。而叙事文学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必然与这三种时间维度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世界文学语境的角度,论证了各文化区域文学审美特质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人类尽管在语言、文化与文学传统存在着差异,但是人类在情感上存在着相通性,这种相通性奠定了不同文学表述融合的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不断延伸又在于文学审美的独特性。这一关系是一种横向互动的和互补的关系。由于文学是人的审美创造,是人在审美意义上对于自身和世界的再现,所以,世界文学的基本模式就绝不是一体化的单一构成,而是以人的审美活动方式个体化为基础的、由无数样式为基本方式的文学形式。这种基础和样式并非是个体审美活动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人类突破时空界限所构成的新的精神生存和发展模式。人在更高形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将不断获得更高意义上的精神解放。由此,人的审美能力、审美选择和审美情趣等审美个性将得到空前的尊重和实现。换言之世界文学提供了结构性的一体化,但在审美方式上则是极具个性化的时代。而具有世界眼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把握审美特质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批评中保有一种先验的东西,存在着一个先天的前结构,即传统的史学批评。中国古代史学意识的自觉先于文学意识的自觉,史学批评的观念与方法渗透于后代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从思想渊源来看,史学批评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动物生态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从发掘动物世界中的情趣、展示动物的突出才能两种类型入手分析动物生态小说中主题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艺术角度观照当下生态文学创作,又存在着生态形象单调乏味、题材扎堆、情节形象重复等现象;进而,指出这些问题的源头是生态文学创作中相对忽略审美因素,而生态审美具有自己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好的生态文学应该是生态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人学",文学与人的生存相关联,可视为人生存超越之学。从生存论视域切入,人有生存超越本性,需要找寻超越途径,文学可以为人提供生存观照;语言是人的生存家园,也是文学审美场域。文学以语言为场域展开审美创造,让人在想象中构建诗意栖居之所。以语言为场域的文学,在审美方式与艺术表现等方面存在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把握文学话语审美特质,对解读文学文本及发挥文学"人学"功能都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学是一门能最大程度体现语言文字的审美特质的艺术,这是文学之所以成其为文学的内在属性和合理依据,是文学自律的所在。所谓文学自律,简而言之就是决定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的是文学自身的内部规律和内在因素,具体表现为文学的审美性和诗意性。文学创作是美的创作,文学艺术对现实的反映不同于哲学层面上的反映,是一种审美反映。作品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同时,又表达了主观情志。只有能够体现语言在其本真意义上的独创性的艺术创作才能称之为文学创作,这就强调文学创作者必须要用独特的艺术手段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客观地说,自律与他律的矛盾是文学固有的一对矛盾。文学的自律从来就不是纯粹独立意义上的自律,更不是抽象化、本质化意义上的自律。因此,在强调文学是自律的同时也要承认他律的存在及作用,不能忽视将文学置于历史语境之中,对其进行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文学经典”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学经典是维系文学创作的根本价值所在。文学经典不是先验地存在而是一个不断分拆和建构的生成状态。对文学经典可以从“恒态经典”与“动态经典”、经典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这三对颇具张力性的话语表述范畴进行辨析和厘定。而在辨析和厘定的后面隐含着一整套有关经典的现代话语知识的建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关于其是否会取代人类作家的讨论日益增多。与二十多年前希利斯·米勒提出的“文学终结论”相比,人工智能给文学创作带来的挑战堪称一次新的“文学终结论”,它直接关涉到文学创作主体的本质和地位问题。目前,学界对于人工智能写作持两种不同态度,体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反人类中心主义、主体性与反主体性的二元思维方式。事实上,讨论人工智能写作主体性问题应该摒弃这种二元思维方式,重新回归到对文学创作论的反思上来。传统文论将创作主体视为作者情感思想的表达和语言能力的呈现,但人工智能的出现为理解创作主体性提供了新视角。从创作原理角度看,思维与语言的同构性使人工智能写作具有了“准主体”性;从审美意蕴角度看,人工智能揭示出审美的公共性问题,为理解文学创作主体带来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论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后现代语境下,由于主客对立二分的思维模式遭到质疑和消解,美的客体性和客观性仿佛已经不言而喻地被取消了。但是,从本体论(存在论)角度来看,美作为客体的存在是不可能取消的,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不可能构成现实的“主体间性”;从认识论角度来看,美只能是人们认识的对象,美和美感不能混淆,美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的客体的属性;从价值论角度来看,美是客体的审美价值,美离不开人的审美需要和人类社会,但是美可以而且事实上独立于每个审美主体的美感而显现出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学传播是整体的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文学创作主要涉及作者,文学接受主要涉及读者,而在两者之间的文学传播中则是非人格的文化发挥作用。文学传播作为文化,首先是语言文化,语言不只是充当工具,也可以成为一种建构的力量;其次是传媒文化,传媒的形式成为铸造人的心灵的模具;再次是审美文化,传播中的一些状况就可能成为新的审美的动力。文学传播过程人的因素需要关注,而其作为文化又超越了具体的单个人。  相似文献   

16.
受白璧德文学创作观的影响,梁实秋的文学创作从起初的浪漫主义转向后来的古典主义,而他的古典主义文学观及批评框架,甚至某些批评方式基本也都源自白璧德,二者存在着一种理论联系。但白璧德对梁实秋的影响,并不是一套现存理论对一个空虚头脑的单向灌输,而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契合。同样,新人文主义从美国移植到中国,也不是简单的时空变迁,而是一种"古今之争"的语境转换,其中蕴含着当时一批知识分子沟通中西进行文化选择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文学在消费时代并未远去,只是转换了基本的存在形态;当下的消费文学或者说大众文学与所谓的经典文学、传统文学有着某些相同的特质,这些消费文学同样具有经典文学所要求的审美、创新、形象思维性、对语言的情感性要求等特质;我们在承认消费文学的价值所在时,也不能忽视这些文学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大适用性。首先,文学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这一教学目标一致。文学文本为学生提供一种进入其他文化的途径和模式,它对文化的独特呈现方式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次,文学教学提供一种语言模式。它采取一种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让学生从文学经验开始,渐渐融入语言学习,激发语言意识。最后,文学教学与交际教学法相契合。文学文本因为其主题的丰富性、内容的广泛性、意义的潜在性而富于极大的口语潜能,是有效实施交际教学法的极佳平台。  相似文献   

19.
五四以来汉语言母语文学面临"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生存性困境。这种生存性困境缘于汉语言母语的创造精神和审美魅力的流失,因而,重申母语文化精神和母语写作意识是摆脱困境的必由之路。在此意义上重读汪曾祺及其创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人、文统与文本在母语文化精神中特定的对应关系。作为80年代重提"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的始作俑者,汪曾祺在母语文学基质上确立了现代文人的写作主体:一方面,将"文统"与"道统"合一,在一种东方式的"游于艺"——把艺术当成生存方式乃至生命形态中寻找母语文学的内蕴,依循自己的审美情怀和话语诉求重新为文学世界"立法";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艺术"的母语化转换,文学创作也由承载"语言艺术"之外的使命,逐渐转化为个人生命体验的美学转述,从而返回被忘却的母语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社会生活可以是作家的观察对象,却不是文学的直接表现对象。文学是审美意识的表现。审美意识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学以其审美的本质特性与其他意识形式相区别。审美意识是主客体之间审美感应的产物。审美感应存在不同模式。不同的感应模式所产生的不同审美意识,决定着艺术表现的不同倾向与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