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白诗歌与道教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李白诗歌与道教关系的角度 ,论述了李诗思维与语言构成上的两个特点 ,认为李诗充满浪漫化的思维范型与道教“重玄”哲学以及存想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 ,李诗语言构成也受到了道教“散花”科仪和“散花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楼旭东  吴霜  岳英迪 《理论界》2008,(11):150-151
科技传播受众对于科技传播效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如何使科技传播受众接受并理解科技信息,动漫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对科技传播中的受众进行了界定与分类,并浅析了受众的现状,阐释了动漫的科技传播优势,对于动漫对科技传播受众接受心理的影响做出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3.
试论李白对屈原诗歌艺术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上的一座丰碑。一千多年来,这座丰碑一直光耀遐迩,为人共仰。但是,这座丰碑也决不是凭空冒起的。追根溯源,不难看出,屈原就是这座丰碑的奠基者。屈赋和李诗,可谓是“蓝哺于青,而青胜于蓝。”探讨我国浪漫主义诗歌史,舍屈原和李白就无从谈起。尽管研究屈原的大作和探讨李白的佳篇瞩目皆是,而究其二者之关系却凤毛麟趾。本文拟就李诗对屈赋的继承发展问题提出管见陋识,希望引起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读者传播与接受在作用于新诗创作的同时,影响着新诗问题的提出与理论建构。在百年新诗传播接受过程中,传播主体与接受主体相互依存、对话,在冲突与融合中思考新诗建设问题,生产出不同类型的诗学文献,构建出具有传播接受特性的诗学理论;新诗传播接受媒介的现代大众性,致使现代大众传媒性成为新诗学的突出特征与理论品格;百年新诗传播接受语境制约着新诗理论的生成、建构,使新诗学具有鲜明的语境化特征。传播接受作为主体间的一种对话行为在赋予新诗学以丰富的现实感、时代性的同时,却使得一些重要的诗学命题未能得到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弱化了新诗学的理论色彩与体系性。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样式,既为文学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也给传统文学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传播导致审美接受呈现出三个转向:一、欣赏方式:由书面阅读转向读屏方式;二、接受模式:由被动接受转向互动接受;三、接受心理:由沉静感悟转向沉浸体验。网络传播对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仍是一个需要关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方长安 《学术月刊》2022,(10):134-143+155
百年新诗创作史与百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始终缠绕在一起,这是新诗的一个重要特点,可以说没有新诗的传播接受,就不可能有新诗创作的不断突围与发展。但是既有的文学史、新诗史著作所建构的新诗史,严格意义上讲,并不包括新诗传播接受内容。基于这一状况,以传播接受为视角,重构新诗历史,或能尽可能地还原新诗史的真实地貌,揭示其内在生态特征与动力机制。重构将以新诗创作发展史为基点、主轴与目的诉求,以传播接受事实为视野与依据,透视、解读创作演变史,传播接受构成创作演变史的有机部分,使新诗史不只是创作事实的呈现史,而是一部从传播接受维度揭示新诗之中国诗意、诗性的生成演变史,一部敞开新诗现代性书写、传播与意义增值的新诗史。  相似文献   

7.
80多年来<棘心>的传播与接受分为1929__1946年的初兴期与1980-2009的复兴期两个阶段.初兴期的传播与接受主要在上海的少数文人与国内天主教友和留学海外的神职界人士问传播,对文本的宗教观念及如诗如画的醉心于自然的艺术描写的认同.是文本得以在特定范围内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复兴期的传播与接受主要集中在专家学者与青年学生间.大众传媒当仁不让地成为传播与接受的先行者与重要的传播栽体.谋求其文学史地位的确立与醒秋形象的典型性的展示成为接受者的主要视野,也成为有待完善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8.
1980年第6期《人文杂志》载杨柳同志《如何确解李商隐诗》一文(以下简称“杨文”),评述近年来对李商隐诗的研究,选题是好的。李商隐诗是唐诗中既著名又难理解的诗,对不同的解释进行探讨,是有好处的。若能科学地评述李诗研究中的优缺点,肯定研究成果,指出不良倾向,用实际范例,提供较好的研究方法,确能促进李诗的研究。但杨文不是这样,而是简单地把他不同意的解释,都斥为“疏于考证”、“挟典藻之词,而乏实征之功”、“以‘意逆’代替‘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伟大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诸多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共同铸就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在危难之际拯救了中国,孕育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中国的成立,催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接受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必要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学视角,分析、借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成功经验,即接受环境的客观促进、接受主体的主观需要、接受客体的适时调整、接受媒介的层出不穷,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海外受众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身份特征和传播接受心理.中国外宣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深入研究海外受众传播接受心理.本文在分析海外受众传播接受心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不同传播对象"等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新闻规律、适应国际惯例的主导型外宣策略.  相似文献   

11.
李白是公认的乐府大家及古乐府集大成者.这一经典地位的确立与<乐府诗集>有重要关系.此书对李白乐府收录全备、界定精确;着重发掘其古典特色,并在乐府诗史的高度上加以肯定,确立了其作为"古典代表、盛唐大家"的地位,在李白乐府接受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系统考察此书对李白乐府的著录及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李白乐府的经典化过程,并进而考察乐府诗史的源流演变.  相似文献   

12.
赵丽梅 《学术探索》2011,(6):106-109
李白笃信道教,他的诗歌深得道家思想之精髓。道家的自然观、神学观与政治观在李白诗歌里勾勒出的自然之美、呈现出的神思妙想与蕴涵着的人生态度,成就了李白大量不朽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诠释着“道”的奥妙。  相似文献   

13.
李白在与河南交往的20多年间,曾四到洛阳,三下宛城,北抵安阳,东游梁宋,创作了大量描写河南秀美山川和风物人情的篇章。这些诗篇,寄托了李白的人生感慨;体现了李白进无台阶、退不甘心,丰富复杂的思想矛盾;展现了李白诗歌创作特有的艺术风格。研究李白与河南有关的这些诗歌,对认识和评价李白,认识和了解河南深厚的文化底蕴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李星 《殷都学刊》2001,(2):79-81
李白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盛唐时期.此期由于经济繁荣,政策开明,各种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李白的思想也不再是单一的儒家思想,而是在儒家思想的指导下,在他人生不同阶段,分别受到了道家、佛家、纵横家等多种思想的影响,从而使其思想显现出一种复杂性.基于此,使李白产生了一种永久的个人魅力,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最喜爱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15.
戏曲作品中的李白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李白及其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原典之后的影响研究。李白的影响非止一端,戏曲文学的叙事技巧带来了较之传统诗文的表现更为汪洋恣肆的故事流传,戏曲作品受到审美创造者和接受群体———读者(听众)的制约也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时代意识。本文正是通过对后世戏曲中的李白题材作品全面系统的考证叙录,梳理其故事情节的渊源变化,反映出李白形象在后世的流传特点,从而揭示中国文化中李白接受史的内涵构成。  相似文献   

16.
李白和白居易对日本古代和歌与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与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伟大诗人,他们光辉灿烂的伟大诗篇不仅在一代代的中华民族的子孙中流传下来,鼓舞和激励着汉民族的子孙后代,还给日本的古典和歌与文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通过从历史的角度探讨李白与白居易的伟大诗篇给日本的古典和歌与古典文学赋予了汉文化的底蕴,从而论证先进高度的文明向原始低级的文明传播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张再林 《云梦学刊》2001,22(5):58-63
以往人们对白居易《长恨歌》主旨的探讨主要是以作者的政治观点、思想态度为出发点的.从新的角度解读可以见出,白居易的性情特征与他的文学创作关系非常密切.白居易乃"最深于情之人",易于感怀,情感细腻;因此,《长恨歌》的主旨主要应是表达了作者对像李、杨爱情这种亘古难全的人间憾事的深沉喟叹.白居易的这种性情特征对词体的生成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8.
居翰林及赐金放还,是李白研究中很重要的环节。李白居翰林时的真实身份,是翰林供奉。但开、天时期是翰林供奉向翰林学士过渡阶段,也是二者共存阶段,并没有绝对严格的区分,翰林学士和翰林供奉混称的现象,屡见不鲜。二者虽有身份差别,但比较细微。李白被赐金放还的原因,主要在政治方面。他在翰林院期间的交游,一定程度上为当朝权贵所不喜。除此以外,李白的家世、与执政者的关系、行政历练、自我定位等因素,是他仕途上的一系列障碍。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赐金放还一事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李白“深入骚”,其诗歌创作与屈骚有很深的渊源关系。李白与屈原都有尚用的精神,并有相同的人生经历与情感历程,都是悲剧性人物,他们的悲剧精神体现在对君的“怨”与“恋”的双重文化性格中,而且在审美特征上同样表现有“惊采艳艳”的浪漫艺术精神,所以说,李白诗源骚既有其文化依据,又有其审美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移晚明诗学之风气的竞陵派选本《唐诗归》对李白诗作出了“于雄快中察其静远精出处”的重新解读:对其雄快风格加以辨证品评,独取其“雄”、“厚’’兼备之作;从调“厚”、情“深”、境“幽”、法“严”等方面阐释其静远幽微之境;反映了李白诗在晚明“复古”与“性灵’’两大诗学潮流之论争及汇融中,继续经典化的特殊表现;促成了李白诗的丰富内涵、风格及体裁在清代的全面接受,对深入认识明清之际唐诗学的转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