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种观点认为 ,创造性思维只与直觉、联想、顿悟、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有关 ,而与逻辑思维无关。其实 ,逻辑思维乃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也要大量使用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也有创新作用 ,所以创造性思维也离不开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2.
创新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 ,采取对创新思维及其过程进行研究、以创新思维为参照对象展开论述非逻辑思维的方法 ,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关键是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有许多人或者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是神赐的、天赋的 ,是不能培养的 ;或者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虽能培养 ,但却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非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 ,其实就是要养成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正所谓 :习惯形成人的第二天性。非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3.
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统一,是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是潜意 识和显意识的统一.创造性思雏过程是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4.
描写和分析禅宗修辞非逻辑性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并从佛教思维与世俗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角度阐释其修辞作用的机制.禅宗修辞是一种特殊的积极修辞,它在突破逻辑、违反逻辑--即非逻辑性方面比所有世俗语境中的修辞都更加突出、更加普遍,这是因为非逻辑性思维是禅者获得开悟的基本理路,其作用远远超过逻辑思维.  相似文献   

5.
超逻辑思维是相对(常规)逻辑思维而言的,它是逻辑思维的补充、完善,是创造力较强的一种思维。本文将超逻辑思维归纳为猜想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反证思维、多值思维、非概念思维、灵感思维、聚焦思维等 8类,并分别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在各种文化叙事抢占大众文化视野的时代语境下,文学需要对自身形态进行调整和重塑."影视文学"以借助影音符号为前提的叙事语境、读图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叙事面貌、兼容文化信息的叙事容量等叙事特征拓展了文学叙事的能力,打破传统小说叙事的成规,带给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审美以新鲜感.  相似文献   

7.
我国传统历史小说大体有两种叙事模式,一种为史传文学叙事模式,另一种为通俗演义的叙事模式。清末民初,以《孽海花》为代表的别一种历史叙事在悄然地崛起。本文主要从人物的非英雄化与非道德性、多重叙事话语的交响以及在历史与小说之间等三个角度来对《孽海花》的历史叙事作了初步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对《孽海花》在叙事方面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非逻辑思维不是逻辑思维的混沌,而是它的发展、完善、提升。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是认识真理、创造真理不可或缺的两扇窗,前者是确定认识正确性的有效方法,后者是提高认识创造性的有效方法,正确性和创造性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逻辑思维滞后、无能为力时,需要非逻辑思维冲击、点化;非逻辑思维超前、无法证明时,需要逻辑证明、落实。两者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比较而言,非逻辑思维的创造性较强,也是被中国人忽视的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非逻辑思维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非逻辑思维主要指直觉、灵感、想像等基本思维形式。直觉是创造性思维的“真正可贵的因素”;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突发性飞跃;想像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和前奏。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理解的不同维度的分析入手,论述历史落入形而上学视界的原因及历史理解的两种不同逻辑思维,得出结论:思维方式的非历史性只能造成真实历史的缺失,从非历史性思维到历史性思维的跃迁,同时也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与历史的形而上学的终结史;应倡导一种辩证的逻辑思维,即历史的思维,只有在历史的思维下,才能理解历史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