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革命的一生, “永远进击”的一生。他运用各种各样的文艺武器参加当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成为“中国革命的伟人”。诗歌,是他斗争的重要武器之一。鲁迅用它指向形形色色的敌人,指向钻进革命营垒中的“蛀虫”,揭露了他们丑恶的嘴脸,暴露了他们的卑劣灵魂。鲁迅后期诗歌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同革命营垒内部的“蛀虫”进行长期不懈斗争的光辉记录。在这类诗歌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革命营垒内部“蛀虫”的无比痛恨,并高度概括了丰富的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这是鲁迅留给我们的一份极为珍贵的遗产。学习这类诗歌,对我们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增强我们同王张江姚“四人帮”反党集团作斗争的本领,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在他的光辉一生中,共写下了六百五十多篇深刻有力、犀利泼辣的杂文,计一百三十五万多字,汇编在十六个杂文集里。这些杂文,大多是他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战斗的“匕首”和“投枪”。特别是他的后期杂文,充满了彻底的革命精神,概括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是无产阶级的宝贵财富。 小学语文课本选入了一定数量的鲁迅杂文。在语文教学中,认真教好这些杂文,对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鲁迅的作品,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经验,都是十分有益的。 鲁迅杂文,思想深邃,见解精辟,构思奇  相似文献   

3.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鲁迅革命的战斗的一生所作的科学概括。鲁迅之所以成为“三家”,在革命征途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因为他紧紧地掌握了唯物辩证法。鲁迅虽然没有洋洋万言的哲学专著,然而,在他七百余篇的杂文中却充分体现了唯物和辩证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鲁迅的后期杂文最  相似文献   

4.
鲁迅在光辉战斗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书信。鲁迅书信和其他鲁迅作品一样,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它不仅忠实地记录了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一生的思想发展、斗争道路和社会关系,从各个侧面反映了鲁迅这个“最正确、最勇敢、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的光辉形象,而且相当深刻地揭示了他所生活时代的思想文化战线上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它是我们学习鲁迅和鲁迅著作的珍贵史料,也是研究我国现代革命史、思想史、文学史的光辉文献。在今天是我们彻底批判“四人帮”的锐利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5.
鲁迅的一生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英勇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他的后期杂文,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光芒。但是,“四人邦”却打着鲁迅的旗号,肆意篡改鲁迅的革命思想,竭力丑化鲁迅的光辉形象,为他们篡党夺权服务。多年来,“四人邦”在鲁迅研究领域中把思想路线是非搞乱了,形而上学猖獗,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对他们散布的种种谬论,必须加以彻底批判,肃清其流毒和影响。  相似文献   

6.
鲁迅少年时代就喜爱文学艺术。从留学日本时期开始,他就一直以文艺为武器,为中华民族和劳苦大众的解放而英勇奋战了一生。“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为建立中国新文学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理论,进行了廓清、奠基、开拓的伟大工作。他光辉一生的革命文艺实践和对于文艺问题的一系列论述,在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至今仍然是留给革命人民和革命文艺工作者的一份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7.
鲁迅在战斗的一生中,曾经运用过多种文学样式作为战斗的武器。然而杂文是鲁迅一生进行战斗的主要武器,单就数量来说,他一生创作的杂文就有七百多篇,结集为十六本杂文集。著名文艺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冯雪峰早在一九三七年就曾指出:“鲁迅先生独创了将诗与政论凝结于一起的‘杂感’这尖锐的政论性的文艺形式。这是匕首,这是投枪,然而又是独特形式的诗!这形式,是鲁迅先生所独创的,是诗人和战士的一致的产物”。这就简明扼要地论定了鲁迅杂文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时代性与战斗性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一贯表现在先生伟大的全部文学遗产中的现实主义精神,而在杂文这一特殊形式的写作上,那种精神,也更为鲜明突出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与战斗性。鲁迅先生在一九三三年写的“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南腔北调集),曾指出散文小品应在“挣扎和战斗”的基础上生存及发展。所以他本人的写作,即是以“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的杂文,给“五四”以来新散文“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关于鲁迅杂文的时代性和战斗性,一九三三年革命文艺的伟大理论家瞿秋白,在所编“鲁迅杂感选集”的“序言”上,有过正确的阐明。瞿秋白就鲁迅杂文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战斗使命,作出极卓越和全面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鲁迅一生写诗不多.但他的诗,含义精深,技巧园熟,战斗性很强,是革命斗争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锐利武器,是中国文学史上难得的艺术珍品.在鲁迅的诗作中,政治讽刺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已发现的鲁迅诗歌共五十六题七十一首,讽刺诗即占二十八题三十二首).这些讽刺诗,是一个伟大战士在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下,在反迫害、反“围剿”斗争中,奋勇冲杀的真实记录.在国民党反动派法西斯的黑暗专制和白色恐怖下,“为了杀开生路,消灭敌人,鲁迅不得不“借着笑的幌子”,哈哈地吐出胸中的“闷气”.这种“含泪的微笑”,深藏着对敌人的极度仇恨和蔑视,饱和着对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他的讽刺诗,立足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现实,总是作为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而出现的.它是刺向敌人的匕首和投抢,是中国人民革命的一面战斗旗帜.  相似文献   

10.
鲁迅是旧社会的掘墓人,为了揭露腐败社会的黑暗现实,用讥讽的笑声打击敌人,同时也邦助人民克服弱点和若干错误倾向,鲁迅非常重视讽刺的艺术。早在“五四”以前,他就写过一篇文言小说《怀旧》,已经运用讽刺的手法,他以后创作的小说,散文,诗,特別是大量的杂文,讽刺的成分很大。读着这样的作品,鲁迅先生革命的热情、鲜明的爱憎总是感染着我们,使我们也能分享他战斗的喜悅。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可以说他又是一个讽刺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是中国现代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之一。他的文章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尤其是杂文 ,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 ,无情地揭露了反动派的罪恶行径。杂文 ,虽古已有之 ,但作为一种文化批判、思想批判 ,像投枪、像匕首似的战斗武器 ,则是由鲁迅所创造而又由他发展成一个成熟高峰的特定文体的。鲁迅杂文是中国现代散文的集大成者和最高成就。鲁迅从 1918年开始写杂文 ,他的前期杂文 ,内容十分丰富 ,始终贯穿着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和要求科学与民主的思想。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 ,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深入发展 ,鲁…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文体的产生,首先是基于社会的需要。鲁迅的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①,它是为适应五四运动、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中、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文艺武器而出现的。鲁迅战斗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杂文,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700篇,共130多万字,收在16本杂文集中。他的前期杂文包括从1918年至1927年以前的作品,收编为然风火《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四个集子、共128篇,另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中还收有这一时期的杂文物余篇。总计前期杂文达170篇左右。关于杂文,鲁迅曾多次论述过,在《且介亭…  相似文献   

13.
鲁迅在文学艺术上的主要成就要推他的杂文和小说,但他的诗歌成就也高。郭沫若同志曾作过这样的评价:“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偶有所作,每臻绝唱。”鲁迅的诗同他的文一样,极富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它,激情如火,读来令人热血沸腾。实际上,鲁迅战斗的一生,就是一篇高亢激越、壮伟动人的诗。鲁迅的诗,也就是极为可贵的鲁迅精神的艺术体现。  相似文献   

14.
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在他后期的战斗中,不但同公开的敌人进行英勇的斗争,而且对混进革命阵营内部的蛀虫、骗子、叛徒进行了深刻地揭露和不懈的斗争,自觉地抵制、批判了文化战线上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勇敢地捍卫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鲁迅热爱党,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毛主席怀着最真挚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鲁迅是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斗争,是一个战士的天职。鲁迅先生的一生就是战斗的一生。他的一生是对封建主义、资产阶级以及旧思想、旧文化坚决斗争和彻底批判的一生。鲁迅先生不愧是一名伟大的战士。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九日,在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毛泽东同志曾热情赞扬和高度评价了“鲁迅精神”。毛主席说“鲁迅精神”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政治远见。他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社会,所以看得远,看得真”。“第二个特点是他的斗  相似文献   

16.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①毛泽东同志的科学论断和高度评价,完全正确,鲁迅光辉的战斗业绩充分表明他是当之无愧的。杂文是鲁迅战斗的主要武器,它不但在他的全部著述中占有突出的地位,而且是我国现代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作为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杂文的艺术价值和它对我国文学事业的贡献,值得重视和研究;作为思想家和革命家,其伟大之处,可以说主要地表现于他的杂文,因而更值得重视和研究。本文仅就一个问题即鲁迅杂文具有很强的战斗生命力,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日。 孙中山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正如毛泽东所说:“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不斯进取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中山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不仅为海峡两岸炎黄子孙所肯定,而且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公认。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进行不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8.
华主席号召我们:“要把被‘四人帮’糟踏破坏的我们党的优良学风和文风恢复起来。”今天,我们在清除“四人帮”帮八股的流毒,切实整顿文风的过程中,学习鲁迅关于文风的论述和他的战斗文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毛主席在专论文风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以及其他一些论著中,多次提到鲁迅,号召我们学习鲁迅。做革命人,写革命文,鲁迅为我  相似文献   

19.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是战国时代末期楚国的杰出法家和大诗人,他一生为了坚持和实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政治主张,同奴隶主贵族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两千多年来,屈原这种“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一直受到反动统治阶级和儒家的攻击和歪曲。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屈原及宋玉”中,一反千百年来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充分肯定了屈原尊法反儒的进步思想倾向,赞扬他具有“九死未悔”的反潮流斗争精神,高度评价他的诗歌作品,给了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今天,学习鲁迅对屈原的正确评价,对于我们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继续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在阴森的《龙华集》里,有一篇反革命的奇文,名叫《关于杂文》.这是反党集团"四人帮"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于一九五八年炮制成功的"大作",洋洋万余言,又臭又长,但却是一篇绝好的反面教材.只要我们稍加剖析,就可以扒下他"正人君子"的画皮,还他以假革命的反革命的真面目.全盘否定鲁迅的杂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