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有制范畴的基本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有制范畴的基本命题龚唯平剖析《资本论》中的所有制理论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所有制范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然而,人们打开《资本论》,从头翻到尾,不仅见不到马克思对所有制问题的专章专节的分析,而且找不到一条关于所有制的定义。这使不少人迷惑不解,因而产生出许多...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研究上存在的一些分歧,加强对这一过程的理论研究,不仅能够明晰问题,不断地丰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也具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中对"阶段"和"环节"的理解及如何使用等方面的分歧,尝试用新的方法来考察"阶段"和"环节"的含义、特点,从概念上厘清两者的区别,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中的相关表述更加清晰、准确。  相似文献   

3.
"命理哲学"批判周山本文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对"命理哲学"这一文化怪圈进行历史的寻觅和科学与迷信的剥离尝试,认为"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命运的探索,经历了命相与命理两个阶段,前者试图从形相中寻找决定人之性命的规律,后者试图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4.
黄建刚 《社科纵横》2012,(5):109-112
韦伯在本书的重要贡献是探究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意义。事实上也是在告诉我们宗教思想解放对资本主义精神形成的重要性。这种理论探讨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但是中国学术界一些学者却认为韦伯是"欧洲中心论"的集大成者。这种结论无疑是错误的。而对韦伯理论臆想出"欧洲中心"后,又乐此不疲地加以批判,实在是不良风气。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需要的是理性对待西方先进文化的态度。而一些学者对难以接受的西方理论观点动辄以"欧洲中心论"批判之,则是根本错误的文风。  相似文献   

5.
所有制新论     
作者在对所有制理论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就有关的重要问题从辨析所有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了理论研究的必要补充与拓展。指出所有制是由产权通过所有权的中介、产权组合、配置方式(运动财产的支配方式)以及财产分割、归属方式(静态财产的分配方式)形成的。所有制的形式不仅包括传统理论认为的公有制和私有制,还包括立于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差异共有制,这是所有制的三大主体形式。作者还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和系统论考证了东西方社会所有制的变迁,认为斯大林关于所有制演化的“三阶段”论是不符合实际的,指出所有制结构是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机混合体,所有制是社会产权制度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胡海波 《学术交流》2006,3(6):25-27
波普尔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在西方乃至世界都有着重要影响。他在破除两个迷信,揭示两对矛盾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发展的两个基本环节—猜想与反驳,构建了科学进化的逻辑形态,形成了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在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中,始终贯穿着科学的创造精神与科学的批判精神。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地发扬这种精神。  相似文献   

7.
所有制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占有方式,广义所有制是生产关系总和.产权制度是各经济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的设定及其处理规则的制度安排.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主要表现在:内涵不同;在经济体中的地位和功能不同;变化的结果不同.联系在于:三者共同构成一个制度体系;现实的所有制关系和经济成分需要产权制度来规范和实现.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所有制理论中不能没有产权理论.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必须由富含产权理论的所有制理论作指导,但传统所有制理论中产权理论不足.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中的产权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西方产权理论的优秀成果,丰富、创新传统所有制理论,使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更具指导性.  相似文献   

8.
所有制问题是社会经济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如不研究所有制问题,对任何经济理论或具体建议都无法作出确凿有据的回答。这一道理是由于马克思学说中有关所有制理论的重要意义决定的。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奠基石。《共产党宣言》言简意赅地指出马克思主义赋予生产关系中必然发生这种变革的重要意义:“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相似文献   

9.
所有制范畴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纷争不已的热门论题。然而,所有制范畴学术史却是一个无人问津的课题。任何理论范畴都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所有制范畴自然也不例外。人们往往满足于上述从公理得出的推论,而很少对这一形成过程进行细致的考察。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之前的所有制理论流派和马克思所有制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粗线条地勾勒出所有制范畴形成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0.
吝啬     
发现某种理论在某种情况下并不能准确地预测结果,是一大成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却有着许多"吝啬"之举。在丰田公司,厕所的抽水马桶里放着3块砖,这是为了减少冲水量,而且,男用的便池里还用白漆画了两个鞋印,定位而立,以便节省清洗用水。  相似文献   

11.
作为"思想的思想"的"永恒轮回",是尼采形而上学重建的核心环节,也是沟通尼采形而上学的解构与建构的桥梁。在尼采的形而上学体系中,"永恒轮回"是贯通哲学诸观点的理论纽带,稳定形而上学架构的理论支撑,整合形而上学体系的理论枢纽。然而"永恒轮回"也面临着某些悖论,成为尼采哲学中"最棘手的思想",并最终使尼采哲学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2.
所有制理论与生产力理论的新发展——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论述黎淼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深刻揭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这是对我国近二十年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国今后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3.
共有制理论是8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一种所有制改革理论,但由于以往改革实践的积累有限,加上人们对这种初步实践经验的认识方法又不同,这就使共有制问题的研究一直处在初步探索阶段,仅共有制概念本身的含义,理论界至今仍存在很大分歧。党的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的重大理论突破,为共有制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笔者就目前共有制概念界定上仍然存在,以及人们可能达成的共识谈点个人意见。误区之一:共有制本是所有制关系中“一般”范畴的概念,却要给它定性、定位;仅凭“共有”的含义是共同占有,就能认定它是姓公、姓社…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又是这一理论形成、发展并构成科学体系的哲学思想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像一条红线贯穿整个理论体系始终,又渗透到每个论点之中,通过每项具体内容体现出来。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倡导和确立的。但是,毛泽东同志在晚年逐渐偏离了自己所确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使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走过一段曲折过程。 粉碎“四人帮”后,曾有一段时间,僵化迷信盛行,人们的思想被个人崇拜、“两个凡是”严重地束缚、禁铂着,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邓小平同志在这紧要关头,率先起来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的科学论断,支持和领导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使全党从极左的僵化思想中解放出来,为振兴中华,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富二代"肇事的不断出现,人们越来越担心下一代是否有独立生存、自由发展的能力,甚至更引起了人们对民族发展的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担子能否放心地交接问题的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以往社会所形成的使人格扭曲的力量还有着它的市场,这主要表现在:一个是基于人的依赖关系而形成的权利迷信,一个是基于对物的依赖关系而形成的拜金主义。因此,要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青年人的责任感等方面就人格的健康发展途径做出探索。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社会中,人们为着从事生产,解决物质生活问题,总要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三个方面,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根本的,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但是,相互关系和分配形式又不是消极地适应所有制,而是能动地反作用于所有制,并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内部诸方面辩证统一的观点。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们相互关系的一场大变动 在人类历史上,奴隶主所有制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封建主所有制产生了地主和农民的关系,资本家所有制产生了资…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当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树智 《唐都学刊》2010,26(4):47-50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现实的个人"的当代诠释,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新的执政理念。这既清楚地表明马克思的"以现实的个人为本"的基本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源泉、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更加清楚地表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以现实的个人为本"的基本理论的理解的创新、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重建个人所有制”正义──兼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重性袁庆寿,王兴化"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提出却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后人对这一问题跨世纪的研究和争论至今也没有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践及其发展和演变。一、对这一问题两...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的十几年,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最大变化是经济运行体制的改变:从以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为表现形态的传统经济向以市场经济为表现形态的现代经济转变。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等其他方面的改革,并最终决定中国现代化的成败和中国社会的未来命运。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以市场经济为表现形态的现代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困惑和障碍。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表现在,许多传统经济观念和理论还在束缚和困扰着我们的实践。例如,近年关于所有制问…  相似文献   

20.
白津夫 《探求》2000,(1):30-32
经过20年的改革,我国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就是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实质性的突破,也就是在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认识上,跳出了理论上的一些误区,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使各种所有制经济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了制度保证。前不久召开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又突出强调: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