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保华 《兰州学刊》2008,(Z1):40-41
对村委直选中普遍存在的贿选问题进行了分析,我国村委会直选中出现的贿选行为是由经济利益驱使等多种原因引起的。遏制贿选行为必须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监督制约机制、规范选举程序、坚持制度建设、增强村民民主意识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村民委员会直选过程中出现的“贿选”现象应如何界定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贿选”与正常竞选中“许诺”行为的甄别意见。作者指出治理贿选是村委会选举中的当务之急,有效治理贿选的重要前提是准确识别贿选,并强调了在实际生活中贿选情况的复杂性,需要从贿选的本质出发去判定竞选行为的性质,谨慎地辨别选举过程中候选人的种种“疑似贿选”行为。通过法律规制和综合治理,“贿选”这一基层民主建设初期的阶段性现象,将逐渐减少直至最终消失,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最近,村委会选举中金钱“贿选”现象在新闻媒体频频曝光,山西省河津市老窑头村几位竞选人以金钱为筹码相互竞争,最终给全村村民发出200多万元,令全国上下大吃一惊。河北省涉县上巷村王急义又以每张选票5000元的价格拉票1200张,以600万元的高价成功当选村委会主任,更是让人难以接受。对于诸如此类侵害农民自治权的行为,一些村民自治的研究者和观察者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普遍认为金钱“贿选”屡屡出现主要缘于农民注重眼前利益的小农意识和农民缺乏民主意识的结果,建议从教育农民的角度解决问题,并要求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对“贿选”行为进行…  相似文献   

4.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贿选的内在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现象愈演愈烈,这已成为村民自治中的突出问题。贿选是在法律制度、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组织、文化网络和选民素质等要素所构成的系统中产生的。其中村级集体资源、村庄派系、文化网络和低位的选民素质是支持要素,它们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共同形成贿选的支持体系;而选举法律、村级管理制度和高位的选民素质是抑制要素,共同形成贿选的抑制体系,这一体系能够减弱或消除贿选支持要素的作用,从而达到抑制或消除贿选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农村选举中存在的贿选问题,妨碍了农村优秀人才的选拔,败坏了农村社会风气,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阻碍了农村民主进程.产生贿选的主要原因是:"村官"背后利益上的驱动;部分选民的民主法制意识比较淡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尚未根除;对基层换届选举的监督不够有力;法律制度上对贿选问题的规定不够完善;查处贿选案件难度较大.治理村"两委"选举中的贿选问题,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基层选举公开、公平、公正;实行阳光操作,确保选民的民主权利;完善法规制度,规范基层选举程序;严肃选举纪律,加大监督查处力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从源头上防治贿选.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时期的村委换届是村委自成立以来的首次直接选举。在选举过程中 ,多数村依照《组织法》 ,尊重广大农民意愿 ,把思想好 ,作风正 ,有能力带领农民致富的人选进了领导班子 ,但也暴露出五个方面的问题 :贿选情况严重 ;有的村委会变成了“族委会” ;少数心术不正的人混进了村委会 ;部分当选的干部素质低 ;部分村委会与党支部不和。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 :一是要学习宣传好有关的文件 ;二是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 ;三是注意做好善后工作 ;四是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贿选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贿选是选举政治的孪生物 ,中国当前发生的贿选现象并非当前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灾难 ,而是我们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必须进一步完善具体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8.
宋静 《南方论刊》2007,(5):31-32
村委会选举制度是村民自治的一种形式,其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本文试从理性选择制度学派的观点来解释它形成的过程,并就村民参与村委会选举的行为以及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9.
自新的《村委会组织法》实施后,我国村民自治活动取得很大成就,但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村委会组织法》,协调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的关系,规范村级事务决策程序,充分发挥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促进村民自治活动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后,以实现村民自治为目标,农村普遍进行了村委会直选,农村基层政治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但由于社会、政治、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选举中出现不少问题.因此,对村委会直选乃至村民自治的现状不能盲目乐观,只有充分地发动和动员,制定配套选举法规,完善选举技术,才能确保村委会直选的健康、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影响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所论述的农民政治参与指的是农民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村委会组成人员的产生和村委会政策决策过程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思想、农民自身主观因素、不良社会群体与组织、熟人效应、乡(镇)级政府行为、村委会自身行为、经济因素等都是影响农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实证视域中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来自全国多个农村地区的实际调查表明,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困扰。在法律保障方面,村民自治的相关法律不够明确不成体系,村民民主权利维护的功能有待完善;在制度设计方面,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与村委会村党支部之间的指导关系不明晰,村委会与村党支部之间的运行界限模糊;在政治文化方面,农村传统政治文化观念较为浓厚,村民向现代公民的公共意识与参与行为转变普遍存在困难,村干部的民主法制意识与能力素质和村民的自治渴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通过综合梳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前村民自治虽然面临重重困难,但也深切感知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农村"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下,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依赖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合力,而现实情况是一些地方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存在着比较激烈的冲突.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对于化解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形成组织合力,有比较好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以"充分放权"和"功能转换"作为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的切入点,一方面强调乡镇政府向市场、村委会和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充分放权,另一方面要实现乡镇政府由"管理主导"向"服务主导"的系统功能转换.充分放权要避免出现乡镇政府单纯卸责的"职能缺位"现象,功能转换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避免出现转换的"异化".以上层政府和农民的双向权力行为来监督乡镇政府行为,避免和纠正构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人大代表选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贿选案。贿选案件的出现究其原因,既受到传统官本位文化、选民心态和城市发展失衡等心理、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折射出选举、监督机制的制度缺陷。改进选区划分方法、改革候选人提名制度、引入选举竞争机制、健全法律监督机构是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从源头上杜绝贿选案发生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在服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与读者之间的摩擦,加之我国有关图书馆方面的法律体系极不健全,常常无“章”可循,会出现一定的权利纠纷,缺乏现实法律依据来保障读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图书馆系统的法治建设,规范图书馆对读者的管理行为: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加强对读者的入馆前教育、加强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法治意识、形成教育手段长效机制,以此完善读者违规的预防举措,构建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关系,从而推动图书馆与读者的和谐相处,真正实现依法治馆。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需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严格管理。目前,地方政府、村委会及村民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乱占土地的违法乱纪现象。这些不良后果的背后既有立法规定不健全的原因,又有执法过程中未能严格执法的因素。努力完善集体土地的法律规定并切实依法行政是改变目前尚存问题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明村民自治与村民委员会(村委会)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村委会建设是村民自治的基本内容,也是依法治村的关键,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村委会的建设与发展,透析了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基层党支部和农民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进程的推进,村委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村委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等生计资产的改善方面。村委会能力的差异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为此对如何发挥村委会对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马俊军 《理论界》2011,(1):27-32
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的实践已有30年的历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竞争性的加剧,选举中的贿选之风也越刮越烈,有人据此否定村民委员会直选的民主模式,所以对贿选现象需要做理性的分析。治理贿选既需要开发新的制度资源,更要用好已有的制度资源,以防止制度过密化倾向。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农村民主监督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权威的监督主体和有效的监督方式、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不明确、民主监督体系不完善等是困扰农村民主监督的主要问题。要对村干部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应明确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权责,解决监督主体的缺位问题,及时转变村党支部的领导方式,并在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农村民主监督机制,确保权力的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