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赞赏的力量     
1852年秋的一天,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树林里打猎时,捡到了一本破烂不堪的杂志《现代人》。他随手翻了几页.被杂志中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深深地吸引住了。小说的作者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屠格涅夫出于好奇,开始四处打听作者的身世,最后得知作者2岁丧母、7岁丧父,是由姑母抚养长大的,现正在高加索部队服役。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张素初是张治中将军的女儿,她旅居美国25年,曾在纽约《中报》和《北美日报》等新闻媒体工作。在本文中,作者讲述了她在纽约求职市政府社会服务部公务员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3.
本书作者是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小女儿。在本文中,她回忆了与父亲从前的美好时光,字里行间流露出女儿对父亲最真挚的爱。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早前曾因政见分歧而几乎与父母决裂。彻骨的悲痛,可怕的疾病,慈祥的父亲,悔悟的女儿,这一切都凝结在漫长的告别之中。  相似文献   

4.
乞丐的尊严     
点评: 本文语言流畅,写出了作者对“尊严”的思考。小作者能如此关注现实生活,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5.
《老人世界》2010,(4):39-39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不断提高我刊的办刊质量,增进编者、读者、作者的交流,在2009年举办了“纪念建国60周年全国有奖征文(图)”及“重点栏目有奖征文”两项全国有奖征文活动,向社会广泛征集有较高思想性、可读性的精品文章。这两项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作者的大力支持,征文中涌现出大批高质量稿件,在此,本刊全体采编人员向所有参赛作者、读者表示最真挚的感谢!我刊特成立了评选小组,本着公平、公正的评比原则,层层筛选,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及纪念奖。现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网络主宰生活的今天,网络文学也大行其道。作为一个新生儿,它在表现生命意识、重建文学话语权和读者与作者互动性方面较传统文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与此同时它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作者自身素质方面存在不少问题,要想与传统文学分一杯羹,网络文学的道路还很漫长,不过在对网络文学进行一定的管理之后,相信网络文学会越行越远。  相似文献   

7.
几年前曾读过一本苏联心理学家K·普拉东诺夫写的《趣味心理学》,一翻开就着迷了。在这本书的《序言》里,作者价绍了本书的基本内容后,特意推荐了其中第一百九十三页的内容,要求读者马上去读。“然而”,作者紧接着别出心裁地写道:“现在可别读第二百三十页上的故事!”为什么不能去看二百三十页上的内容呢?作者没有说明,仅仅下了这个禁令。我非常好奇,便把书翻到了二百三十页,“禁果分外甜”五个字赫然跃入眼帘.细看内容,作者谈的就是逆反心理,说人们对任何强加于自身的东西总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心理,而不管强加的内容是对还是…  相似文献   

8.
根据作者多年的消防工作经验,对于我国现代高层建筑存在的种种防火安全隐患,作者结合高层建筑特点,分析了现阶段公安部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防火若干难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杜润生是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建国以来长期参与中国农村问题的决策制定工作。是公认的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 在本文中,作者回忆了上世纪70年代底、80年代初中央高层关于农业包产到户政策从禁止到全面推行的决策过程。由于作者亲身参与了这场大争论的全过程,其回忆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蔡龙威 《现代交际》2023,(4):81-88+123
从叙事学视角理论看,在第一人称视角词作中,作者与人物为同一人,因描写的是词人自己的经历体验,故能突出作者主体的真实情感;在第三人称视角词作中,作者与人物非同一人,因描写的是他人的故事,故类型化痕迹明显。纵观唐宋词的发展脉络,即从晚唐五代词抒情主人公的模式化向北宋前中期抒情主人公的个性化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李文佑 《老年世界》2010,(10):42-42
文学是入学,是社会实践在人的大脑反映后再现出来的思维过程。本讲说的创作方法,不是指具体的写作方法或表现技巧,而是讲作者在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时所持有的构思理念,也即常说的艺术方法。这种艺术方法的界定、归类,是文艺理论家综合文学创作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当代文学创作时作者本人是不明白自己究竟是遵循了哪一种艺术创作方法的。  相似文献   

12.
韩松落 《现代妇女》2010,(11):22-22
最近有一本名为《女人一定要嫁得好》的奇书成了话题,在这本书里.女人被作者果断地分为两种,“嫁出去的”和“嫁不出去的”,作者还开设有相应的培训班,其中一项课程是带领学员参观老人院,大概是起警示作用——嫁不出去的,最后只能沦落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可爱的早晨     
这是一篇散文,通过对清晨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开头点题定位:以反问的形式开头,简明扼要地提出了问题,引人深思,使读者有兴趣继续阅读文章。中间承上详写:作者通过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方面来描写自己对早晨的感受。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炎黄世界》2011,(3):5-5
本期《炎黄世界》又为广大读者献上一席极其丰盛的美筵。头篇文章《一个共产党人的一辈子》记述了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终生忠心为党赤心为民的可歌可泣的事迹,正在感动着千千万万善良的读者。党中央胡锦涛总书记等已经发出号召,要求全党全国学习杨善洲。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文章的作者张严平同志,是新华总社的资深新闻作者,《穆青传》的作者,也是本刊的特约撰稿人。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体验式教学的含义、特点、功效、理论基础.及在作者实践中总结出的体验式教学的五大模块。作者将体验式教育模式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观察分析学生参加体验式教育的表现及反馈肯定了体验式教育。并且提出了一些发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职业时空》2005,(2):F002-F002
要办成一个脱颖而出的好杂志,内容的可读性是立足的根基。根基的牢固少不得作者和读者的支持。在此,我们诚征作者的稿件,也诚征读者的建议和意见。只要有作者和读者的支持,《职业时空》会成为可读性很强的职业类中文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17.
答问录     
本刊上一辑刊出了于建嵘教授2007年10月30日在美国的演讲记录,受到读者的关注。这里再刊出作者在演讲现场的答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作者深入基层赴西藏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采访活动。文中以记者视角展现了近年西藏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有针对性地盘点了18年来北京市的援藏成果。并从实际出发,对异地采访技巧进行了分析探讨,作者认为只有深入基层,带有使命感的采访,并致力于将异地新闻本地化,才能完成更具贴近性、更为生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19.
拔的意思就是说,书看完了,该拔拉到一边去了,作者得写点东西,告诉你这书扔哪儿不污染环境。开始都用提手的.后来书越出越烂,就改成用脚踢了。作为作者之一.我觉得这本书还没烂到用脚踢的程度,就用了这个拔,希望你们扔书的时候用手扔,准点,别砸到人。  相似文献   

20.
从全球化视野看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晓明 《城市观察》2009,3(3):38-50
本文从全球化视野出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宏观扫描。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及中国的实际情况,剖析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态势,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