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汉语音对比研究领域,国内学者对吴语区金华方言和英语语音之间的对比研究较少。通过分析吴语片金华地区的英语语言学习者在英语语音中呈现出来的音段层面元音、辅音及超音段层面重音、语调、节奏等错读现象,有助于总结金华方言音段与超音段音位现象的规律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产生的负迁移影响,进一步提升金华地区英语学习者的发音准确性,提出在本土化教学中能减轻金华方言负迁移影响的语音教学方案,以增强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
天门方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iη、(e)η"与"in、(e)n".据文献记载,这一语音现象在明代江淮方言中巳普遍存在.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深、臻摄与曾、梗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iη、(e)η"与"in、(e)n",混同.  相似文献   

3.
天门方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iη、η"混入"in、n"。据文献记载,这一语音现象在明代江淮方言中已普遍存在。明清时期竟陵方音中存在深、臻摄与曾、梗摄的混同现象,即部分"iη、η"与"in、n"混同。  相似文献   

4.
通泰方言的吴语底层及历史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泰方言历史上属吴语区,至今还蕴藏着丰富的吴语底层。文章论述了通泰方言和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方言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明初大批苏州移民迁移江淮之间给通泰方言语音系统的影响,指出了两种方言在声、韵、调方面跟北方话相区别的现象,通过对通泰方言文白异读字的分析,勾稽出吴语底层音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5.
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俺"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时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古音[ηa])经历了复杂的音变过程:“我”字韵头η-脱略,同时由于受阿尔泰语领属格辅音词尾-n的影响,“我”在领属格的位置上又发生了鼻音音变,即“我”音发生了由[ηa]→[a]→[an]的连续变化,因而借用“俺”作为音变后的第一人称代词。现代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俺”仍在一些方言中使用,如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诗歌用韵的考察可以分析诗人所处时期的语音系统及方音现象 ,这已经被认为是“主要从文献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方法之一。这些诗歌的用韵不只包括古体诗之间的通叶 ,而且包括近体诗 (主要指宋代诗人的 )中的借、出韵现象。借、出韵现象也是诗人实际语音的流露 ,我们从韩诗的用韵情况就可得出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7.
汉唐时期,吴语经历了由偏僻蛮夷之音向细腻柔和的妙音的转变、地位由低到高由被北方人轻视到被认同接受甚至模仿的过程.唐人心目中吴语妩媚动听,风格轻柔悠扬.唐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吴语方言词汇较为普遍,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从现代汉语方言保留古代全浊声母系统现象的地理分布看湘语与吴语的历史层次关系@陈立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1]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2]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0. [3]曹志耘.南部吴语语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秋谷裕幸,曹志耘.浙江庆元方言音系[J].方言,1998,(1). [5]蒋冰冰.吴语宣州片方言音韵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方言普查组.湖南省…  相似文献   

9.
母语的负迁移是影响英语语音学习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具体体现在音段和超音段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吴语区宁波方言在超音段层面的重音、语调、节奏三方面特征探讨宁波方言超音段音位现象的规律及其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希望能对英语语音教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汉语特殊语音研究可以丰富汉语史和中国语言学史的研究,对语文教育、广播电视播音、古籍整理和出版,特别是对汉语语音规范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汉语特殊读音是汉语汉字发展的见证,蕴涵着丰富的语言现象和规律,特殊读音的处理应该在三个前提下进行:一是研究古今语音演变规律;二是调查实际语音情况;三是要根据不同特殊读音形成的情况予以分别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有学者认为,汉语方言很早以来就分为南北两大系,此说稍嫌笼统.还有人认为,区分汉语南北方言是中古汉语史的一件大事.因中古时段较长,且诸家划分不一,故此表述须进一步明确.从文献来看,区分汉语南北方言大概始于东晋,这种现象到唐宋时期才变得普遍.当时学者鄙视吴语,尊崇北方话.意识到南北方言的差异,并从避讳等方面寻求原因.认识到北方话对南方话的重要影响和南方话对北方话的渗透.大约到南宋时期,现代汉语南北方言的格局和主要区别特征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方言也称沪语,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吴语的重要代表,其发音和国人的母语——汉语发音特点各不相同。通过阐述汉语、上海方言及德语发音的普遍规律,对三者进行语音的对比,发现上海方言对上海地区的学生学习德语发音产生的语言迁移效应。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方言和普通话对德语发音的影响,提出一些语音练习方法,以达到减弱负迁移的作用并且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上海地区的德语学习者掌握正确的德语发音和口语表达,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协状元》作为现存最早的南戏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宋元时期的语言面貌,是研究宋元语言的第一手资料。选取《张协状元》中的数例近代口语词,溯源讨流,描写它们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以此体现出《张协状元》在近代汉语语料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音韵阐微》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韵阐微》在继承历史音韵和确定清代汉语标准音等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份考察近代汉语语音史和清初官话音的重要资料。本文对《音韵阐微》所坚守的传统语音模式和它所表达的实际语音现象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考察,通过对比,说明《音韵阐微》音系代表的是清初官话音而不是北京音也不是南京音。  相似文献   

15.
三江侗语汉语借词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材料.通过研究三江侗语中汉语借词的声母系统,并与中古汉语声类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三江侗语汉语借词声母与中古声类有着复杂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语声母语音演变的历史层次,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投影.  相似文献   

16.
吴语内部方言复杂,各种语音现象丰富多采,国际音标表中所列绝大多数音都可在吴语里找到活的标本,是语音学研究极可贵的材料。本文记述的鼻腔塞、擦音是一组比较特殊的语音,过去从未有人将它们作为音位予以重视,在国际音标表里,当然也没有它们的地位。它们是鼻腔不送气清塞音,暂拟符号丂;鼻腔送气清塞音,暂拟符号丂‘;  相似文献   

17.
近代汉语中i音变现象较为集中、突出。本文对14世纪前后汉语中这一复杂的重要现象作了观察、剖析和论述,揭示了这一独特的语音演变过程,阐述了语音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汉语方言研究除了进行地域描写外,还应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广阔背景上分析和考察其形成的原因.舟山方言属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它与周围吴语太湖片方言有许多共性,但又有其自身特点,并且内部存在着相对语音差异.本文从声母、韵母和声调三方面对吴语舟山方言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形成舟山方言语音内部差异的因素有:舟山群岛的自然地理状况;舟山市与宁波市、舟山方言与宁波方言的历史渊源关系;舟山市渔业经济的特点;浙江沿海及福建等地移民的迁入等等.  相似文献   

19.
同形异义词,是指语音形式和汉字书写形式都相同而意义并不一样的几个词.不同方言之间也会有语词的同形异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语言的发展演变在不同的地区走着不尽相同的道路,另外一个原因则是下同方言在造词时的形式上的偶合.对不同方言同形异义现象的研究,是方言区际的横向联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语词汇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而把这种研究搁在某一方言和普通话之间来进行,则还会有利于方言区人们学习普通话、避免用普通话语音误讲方言词语,从而促进汉语规范化工作.  相似文献   

20.
常州方言是吴语区最北部与江淮官话区相接的方言小片的代表,较其他吴语方言小片而言,它更多地受到普通话的强势影响。在自身吴语系统和普通话影响的对立和妥协下,常州方言语音产生了较明显的内部分歧,有新老派的差别,也有异读的情况。这些分歧保留了古音的痕迹,更揭示出方言语音与普通话日趋接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