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面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自由化退潮大趋势,1997年金融危机以来从以政府为主导、银行中介为核心的关系型融资模式向以证券市场为主导的东亚经济证券化融资模式变革进退维谷。本文通过模型建构,解析了东亚金融危机之后“外部资本”的来源、进入过程及其在东亚企业治理中的影响机理,从而以公司金融的微观视角提出了次贷危机后东亚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资本市场方面政府再规制,银行改革方面政府放松规制。  相似文献   

2.
浅析金融危机性质的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跨国资本的自由移动不断加快,虚拟经济脱离实物经济而存在和发展,虚拟资本日益膨胀。在这种背景下,金融危机的性质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一是金融危机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全球性特征;二是膨胀型金融危机取代了抑制型金融危机成为主导形式;三是资本帐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爆发的相关性不断增强。而这些恰恰对理解当前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很有启发和帮助,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推动下 ,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 ,跨国资本的自由移动不断加快 ,虚拟经济脱离实物经济而存在和发展 ,虚拟资本日益膨胀。在这种背景下 ,金融危机的性质也正在发生一些变化。这主要表现为如下三方面 :一是金融危机日益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全球性特征 ;二是膨胀型金融危机取代了抑制型金融危机成为主导形式 ;三是资本帐户开放与金融危机爆发的相关性不断增强。而这些恰恰对理解当前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很有启发和帮助 ,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金融自由化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在世界性金融危机重现之后尤为突出。可以从理论基础、方法论以及实证研究三个方面,对金融自由化研究领域的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深入评析。金融自由化的理论基础涉及金融自由化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以及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方法论涉及衡量金融自由化的方法以及数据关联问题,实证研究可以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就金融改革对经济的影响进行阐述。今后该领域研究存在五大趋势:一是微观领域会纳入更多自由化影响力的研究;二是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将受到更多关注;三是金融自由化的衡量方法将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四是研究将提高对数据筛选问题的重视;五是未来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金融危机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门槛效应、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的初始经济条件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收益具有重要的影响。采取"门槛回归"的方法对初始经济条件对资本账户自由化收益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在资本账户自由化的过程中,初始的国民收入水平、贸易开放度和金融发展水平间都存在着"门槛效应"。这些"门槛"前后,资本账户自由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较大不同。分析当前中国资本账户自由化的条件,可以发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跨境资本流动性加大,法律和制度建设水平薄弱,国内的金融自由化改革尚未充分展开的情况下,对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应当审慎进行。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兼评“金融约束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人们一般认为,亚洲和拉美的金融危机是由不恰当的金融自由化引起的,由于金融市场的失灵,必须引入政府干预。本文则显示,即使给定稳定的经济环境,只要经济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就必然阻碍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东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只能由银行业的竞争等金融深化机制来解释,政府的作用在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协调交易关系。  相似文献   

7.
亚洲金融危机引发了大量关于资本流动性的探讨。新兴市场经济并不需要完全资本流动性,资本项目自由化也将会导致威胁国际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大量金融危机。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成因出发,对资本流动性进行理性分析,可以肯定真正意义的MAI为重建国际制度、加强全球经济的稳定性提供了契机,因而更需对投资自由化和资本自由流动的规则进行补充,协调谨慎性规则和宏观经济政策与银行政策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化趋势,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化成为越来越紧迫的问题,本文首先就我国对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慎重态度及其背景。促使自由化的因素和自由化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甚至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进行论述。然后对资本项目自由化的前提条件从宏观经济政策、股票市场和银行部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最后对今后自由化的推进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东亚国家外部均衡的特征与金融自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自由化是东亚金融危机中备受人们责难的一项政策选择 ,但研究发现 ,东亚地区的金融自由化存在着两重性 ,即形式上的美国式金融自由化的调整和实质上存在着的经济制度金融自由化的障碍 ,这种金融自由化的障碍产生于实际经济领域中外向型经济的制度选择 ,这种制度选择是以对外部市场和资源的依赖为特征的 ,而这一特征决定了东亚地区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放松对利率的管制 ,这必然产生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目标和实际效果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过来又会造成实物经济领域中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0.
金融自由化作为贸易自由化在价值形态上的要求 ,是一国经济参与国际分工 ,获取比较利益的必然结果。当今发展中国家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贸易、金融自由化速度过快 ,超越了其参与国际分工所能允许的范围。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应积极稳妥地推进贸易与金融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对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流动活性和惯性效应在一国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且一国的投资流出或流入水平越高,该国的证券市场交易量越大,其金融市场越发达,该国越容易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反之,一国的资本流出或流入水平越低,其金融市场发展越迟缓,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难以形成和巩固。此外,前一期股票、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能够进一步促进当前股票和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一国应该有效利用原有的金融基础,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惯性和溢出效应,进而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10年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政策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在规模、结构、功能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的市场,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与日俱增的重要作用。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面临的市场结构因素和经济金融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10年(2011—2020)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以上海—深圳资本市场为轴心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增长极,并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以此为基础全面推动中国金融体系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了实现上述战略目标,中国资本市场的政策重心会发生重大调整,将从以需求政策为主向供需协调发展的政策组合转变。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美国金融危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早在1857—1858年经济危机中写作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中就建立了他的金融危机理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尽管发生在当代经济条件下,表现出自己的特点,但其演变的全过程却很好地印证了马克思金融危机理论的真理性。因此,运用马克思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进行更深层次剖析,对于我们更全面认识、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融全球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经济进程 ,是在科技发展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等因素共同推动下形成的。它由于自身的特点 ,而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正负双重影响。其正效应在于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 ;其负效应在于 ,发展中国家的民族金融业面临着由此而来的诸多压力和潜在金融风险。对此 ,发展中国家必须从开放的节奏、宏观金融监管、利率汇率政策以及增强金融企业的竞争力入手 ,精心设计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战略 ,力争趋利避害 ,最大限度确保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5.
0世纪90年代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世界经济运行状态总体变化的反映。全球经济开放和过剩运行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大背景,经济运动的信用化和虚拟化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基本条件,资本主义的货币金融垄断是金融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现代经济中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是由资本市场对于支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功能决定的,这些功能包括筹资、投资、资产定价及资源配置。从历史上看,资本市场筹资、投资、资产定价及资源配置功能的缺失或不完善造成了英国早期资本市场崩溃和1929年美国资本市场大危机的严重经济后果。考察这两次资本市场危机,可以发现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必须依赖于充分的会计信息披露及统一的会计信息标准,因为二者能有效降低资本市场的交易费用,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7.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以来,哈萨克斯坦外贸取得了快速增长的成就。但哈萨克斯坦外贸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其自然资源优势的发挥和国际市场行情的好转,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其外贸的竞争优势并未得以真正提升,其外贸的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减弱。  相似文献   

18.
推出国际板不仅在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也是全球范围内发现和吸纳优质经济资源的重要举措。为了使国际板市场能够顺利建立并健康持续发展,我国既要避免国内资本市场的现有问题延续到国际板市场,也要充分汲取境外国际板市场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据此,本文在国际板的推进步伐、退出机制、IPO制度、跨境监管、信息披露、上市成本控制、跨境资本流动管理、金融避险能力等八个方面对我国国际板市场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索洛-斯旺框架下添加金融发展水平的参数分析金融发展水平对证券市场开放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得到金融发展水平能促进证券市场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通过金砖国家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显示:用名义的AREREA指标、实际的EW指标和资本流动指标度量的证券市场开放度的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证券市场开放有利于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发展水平会促进该经济增长效应,而银行业发展水平对该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特别是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与之相适应的是,过去仅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运作的企业会计冲破了国界,向国际范围延伸和扩展,因此,会计国际化代表着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向。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 TO,国际交往和国际经营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会计国际化趋势也是必然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