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介绍沃尔夫及其艺术歌曲创作入手,分析《莫里克歌曲集》的主要创作特点,并以其中的《维拉之歌》为例,初步探讨了沃尔夫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欧里庇得斯所创作的《美狄亚》中女主人公美狄亚的“母杀子”行为作出更深入而科学的解释,尝试运用病理心理学理论对美狄亚进行“临床诊断”;探讨美狄亚情感性精神障碍病的病因、病理、心理变化及由此引发的复仇行为;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及其相互作用来阐述、探析美狄亚复仇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一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认为;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显得令人惊讶地鲜明生动,就象雾霭突然消散之后,一个岛屿浮现在眼前。”(《论小说与小说家》)《儿子与情人》一直被认为是第一部具有“劳伦斯风格”的小说。沃尔夫的解释和比喻,涉及到“劳伦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浓厚的象征色彩。象征作为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被劳伦斯创造性地大量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小说通过鲜明生动的意象或象征性形象表达出更为深远和飘渺的涵义,形成了劳伦斯小说独特风格的重要一面。在《儿子与情人》及以后的大量的小说创作中,自…  相似文献   

4.
《美狄亚》是迄今为止没有离开过世界舞台的古希腊悲剧.有人称作者欧里庇得斯在希腊文学的领城里第一个发现了女人.这是因为,作家在剧中改动了神话传说,并通过美狄亚的悲剧,将"妇女问题尖锐地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了它的先驱者."文章旨在通过对美狄亚破碎心灵的剖析,对古希腊妇女社会地位低下的展示,证明《美狄亚》不失为一部揭示古希腊妇女心灵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沃尔夫是19世纪中后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在其一生的音乐创作中,艺术歌曲创作所取得的成就最为突出.他的艺术歌曲多采用著名诗人的诗歌进行音乐创作,《谁置自身如此孤寂》便是选自德国著名诗人歌德的诗歌.在作品中,沃尔夫采用了富有特色的和声手法来构建全曲.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他作为晚期浪漫派作曲家所具有的个性化和声处理手法与个人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文学的创作、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剖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的"无名女人",阐述了替罪羊、夜莺及美狄亚这三个原型与"无名女人"之间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是移位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时间技巧与沃尔夫的意识流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著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沃尔夫在她的几部长篇小说中都表现出她对小说时间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巧妙处理,具体表现为《达罗卫夫人》中的"时间的浓缩",《到灯塔去》中的"时间的空缺",和《浪》中的"时间的象征"。文章阐述了时间问题的巧妙处理对沃尔夫小说的意义:时间的巧妙处理使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和蒙太奇等意识流写作手法在沃尔夫小说中得以运用;时间的巧妙处理辅助构建了小说的结构美;时间问题处理技巧是沃尔夫传达思想情感,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与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是两部现代派成长小说,作品均围绕作家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保罗?莫瑞尔和尤金?甘特这两位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在描绘主人公心理、家庭、社会背景、成长轨迹等方面,劳伦斯和沃尔夫采用了极其相似的手法。主人公保罗和尤金的成长历程似乎正是劳伦斯和沃尔夫艺术而独特的写照。  相似文献   

9.
目前的研究往往关注于《宠儿》与希腊悲剧《美狄亚》及《圣经》的互文,而该作与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互文,却鲜有人论及。本文认为《宠儿》借用了《奥德赛》的"回家"模式,在主题、情节上都与《奥德赛》存在着互文关系,为对该作品尤其是对女主人公赛丝人物形象的互文性解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宠儿》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莫里森利用了荷马史诗《奥德赛》"回家"模式与悲剧《美狄亚》的巧妙拼接,将"杀婴情节"放在多个文本的互文语境中观照,使作品成功地走出了敏感主题所带来的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对压迫奋起反抗的女性形象——美狄亚。为了自己的婚姻幸福,她背叛了祖国和父亲杀死了亲弟弟。当被丈夫等抛弃时,她害死了情敌及其父亲,手刃亲生骨肉。本文从女性视角,剖析了她反抗男权压迫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盟誓与复仇:《美狄亚》的一个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是一部盟誓的背叛与惩罚的悲剧.对美狄亚而言.神的律条是最高可以上诉的法庭.她的杀子不仅是平息由过去带来的愤怒。同时更是希望将遵守盟誓的美德推及未来。其悲剧是从古希腊神话世界向文明世界过渡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对巴托克《小宇宙》作品的多调性多调式、调性种类划分方式、调性确定的手法,和声思想、轴心体系、和弦构成,以及集合截段音级集合数目与音程含量的关系等作曲技法研究进行了疏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巴托克《小宇宙》中153首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调式音阶入手,将其调式音阶构成分为五声音阶、六声音阶、七声音阶、八声音阶、人工调式音阶等多种音阶,进而对这些不同音阶在作品中横向上与纵向上的重组、分配、安排进行探讨,以窥探《小宇宙》创作思维"大世界"的主旨。巴托克这种运用音阶多样性的创作手法可以给作曲创作带来新思路、新技法。  相似文献   

13.
丁建华,我国著名的配音表演艺术家,曾参加上千部电影和电视片的译制创作,先后获“上海青年艺术十佳”、“我最喜爱的女配音演员”等多种荣誉称号,担任主创的8部译制片曾获“金鸡奖”及“政府奖”,她在《追捕》、《叶塞尼娅》、《茜茜公主》等影片里细腻动听、近乎完美的声音,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相似文献   

14.
托马斯·沃尔夫(1900-1938)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在美国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他以“百科全书式”的人生探索和掺和着迷惘与追求、痛苦与激愤的复杂情感世界,显示出超越南方地域文化特征的思想和精神内涵,形成了自己别具特色的创作风格。文章从译介出版、总体研究、文本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中国学术界的沃尔夫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无论在成果数量还是研究力度上,沃尔夫研究在国内英美文学研究中都是刚刚起步。我们已经翻译出版了沃尔夫的主要作品,我们还未从文化、宗教、语言、创作技巧等多个方面对沃尔夫的思想和作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与国外沃尔夫研究相比,我们还有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常如宽 《市民》2006,(6):8-8
中国能在未来几十年里维持经济增长率吗?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日前撰文指出,中国可能该超越“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了。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时古希腊悲剧《美狄亚》的分析,论述了上古女性精神在父权社会怯则制约下走向消解的趋势。挖掘了女主人公强烈的角色冲突根源:即女巫所潜藏的暴烈性格和迷恋男主女从式婚姻种下的悲剧祸根。  相似文献   

17.
品达是最早涉及“美狄亚的身份”这一微妙话题的诗人。作为人,美狄亚的政治身份与性别身份相联系,反映出品达的政治态度。作为神,美狄亚的身份注定具有某种先天的神圣性,而这种异己的神圣恰好反映了“人——神”争锋时代品达的神学思考。  相似文献   

18.
田汉喜欢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题材进行创作,这使他1920年代的剧作表现出很强的直喻性,从他的处女作《梵蛾磷与蔷薇》到后来的《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古潭的声音》、《湖上的悲剧》、《南归》等剧作中,我们能看出田汉和他的苦难的主人公之间的密切贴合。田汉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对艺术和爱情进行了自喻化的书写,传达出那个时代的知识青年普遍具有的孤独和苦闷情绪。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神话《美狄亚》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复仇女性美狄亚的悲剧形象。传统研究多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妇女的社会地位”问题,却忽视了从心理学领域挖掘美狄亚复仇的深层原因。本文尝试从性别研究及心理分析的视角对该悲剧人物进行探索:美狄亚的悲剧让我们看到了把生活的希望及目的寄托在男人身上的荒谬及潜藏在人身上的一种生之本能的潜意识;当欲念受挫时,指向自身的死亡会转向为攻击他人的形式:神圣的爱情可能演变为罪恶,高贵的理性可能堕为杀戮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论古希腊戏剧的自由精神苏敏公元前五世纪,特别是伯里克利时代(公元前四四三年到公元前四二九年),既是希腊古典时期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戏剧繁荣的时代。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在公元前四八四年得第一次戏剧奖,欧里庇得斯于公元前四三一年完成《美狄亚》,阿里斯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