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9 毫秒
1.
草苗分为60苗、40苗和20苗.草苗三个支系的语言在语音、词汇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侗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互相间的交流并无困难.所以,草苗说的是侗语应无疑,但从“名从主人”通则来看应为草苗话.  相似文献   

2.
绚烂侗衣     
贵州省黎平县铜关侗族村寨至今仍保持着手工制作侗衣的传统。侗衣的制作过程漫长而繁杂。从棉花的种植到制作成一件精美的侗衣,要经过纺纱、织布、浸染、刺绣等上百个步骤和长达1~2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侗衣是用一种叫靛蓝草叶的植物作为染料,把布料染成深蓝色。然后将  相似文献   

3.
甲骨文中的主谓宾句和主宾谓句刘青汉藏语系有四个主要的语族: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汉语、侗台语、苗瑶语之间有好些等同的特点,最明显的是语序:主语+动词谓语+宾语;这跟藏缅语族的语序:主语+宾语+动词谓语正好相反。而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殷商...  相似文献   

4.
款 ,为侗语记汉字 ,侗语叫kuan ,按侗语的含义一是指交谈或座谈 ,二是指村寨自治订立的约法。在侗族社会中有许多关于款的传说 ,有许多款的遗迹 ,有的“款文化”则依然在当地社会中存在或发生作用 ,有的则已消失或淡化甚至边缘化。本文对侗族地区的款组织及其变迁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大寨村是典型的以侗族为主且保留侗语的多民族村寨,社区内的语言使用呈"三分天下"的格局,不同语言和方言和谐共处,各有分工:侗语是村内优势语,也是侗族内部的主要交际语;长安营话、儒林话则是特定场合以及族际通婚家庭的主要交际语.在语言态度方面,村民对普通话的认同程度最高,其次是侗语和儒林话,而对长安营话和苗语的认同程度偏低.  相似文献   

6.
靺鞨族是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它是由勿吉族发展而来的。勿吉族生活地区由于出产并向中原王朝进贡一种被称为靺鞨的红宝石,因而靺鞨也就逐渐成为这个少数民族的名称了。靺鞨成为族名后,开始单指某一个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后来发展到多个少数民族部落或部落联盟。  相似文献   

7.
在解放前的漫长岁月里,裕固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部落组织,每个部落又由若干个户族(相当于氏族、裕固语称“的尔斤”即“特勤”)组成。每个户族的名称类似汉族的姓,但又与汉族的姓不同,裕固人的姓与名是分离的,名是名,姓是姓,名字的前边不冠本民族的姓,也不实行姓与名相连的人名构成方式。据调查裕固族现有十个部落,二十九个户族,也就是说裕固族本民族的姓(即户族名称)行二十几个,其中一些姓氏较为古老。  相似文献   

8.
在众多的民族研究课题中,民族称谓问题是一项不可忽略的内容。我国的民族称谓大体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概括。一、以地理自然条件命名的族称:包括蒙古、藏、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朝鲜、门巴、珞巴、土、土家、东乡、俄罗斯、保安、柯尔克孜、怒、德昂(原崩龙)、京、独龙、侗、黎、佤、毛难、水、布朗、仫佬、高山、阿昌、撤拉等族。  相似文献   

9.
杂志与期刊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杂志与期刊的概念认识存在着差异,存在着两者是相同的或包含关系的不同看法。从考证杂志与期刊名称的来由,分析两者的关系,并通过讨论现代期刊的表现特征,给出两者的定义,以澄清学科的概念混淆。  相似文献   

10.
侗族旧称“侗僚”、“侗家苗”,自称“甘”。为我国南方以农耕为主的少数民族之一。聚居在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及湖北西南部分县境内。共有251.4万人(1990年)。侗族村寨一般都依山傍水,聚族而居,于平川大坝较少,故在建筑上就表现出富有民族色彩的特点。一走进侗乡,映入眼帘的是鳞次栉比,廊檐相接的干栏式民居;山坡路边风格迥异的凉亭;楼廊毗连,重瓴联阁的风雨桥;密檐叠塔,气势恢宏的鼓楼,形成侗寨建筑艺术绚丽和谐,浑然一体的雄伟景观。古老的侗乡山寨,流传着“无  相似文献   

11.
我国壮侗语诸族已确定的有壮、布依、侗、傣、水、黎、仫佬、毛南8个民族,人口2300多万。关于它们与泰国主体民族泰族的关系,上世纪末即引起关注。但直到40年代,主要注意的是基本词汇共性。如李方桂所构拟的“侗台语族”中的台语支,其西南语群包括了泰语、傣语、老挝语、掸语、阿将含语和越南西北部的白泰、红泰与黑泰语;北部语群主要是壮语北部方言和布依语;中部语群为壮语南部方言及越南北部的依、土、岱诸语言。近20多年来,学者开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的共性,本文拟从比较文化学的角度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的人口众多,分布面广,各处苗族的风俗习惯和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苗族内部有着许多不同的族称(或支系名称)。在本文中,笔者拟对苗族内部不同族称的来历及其影响略抒粗浅之见,就教于读者。一、苗族多种族称的来历苗族的不同族称出现于明清时期。  相似文献   

13.
华款是明代五开卫等地汉族移民效仿侗款而结成的民间武装组织。明中叶,华款的活动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遇命案按照侗款款约处理,二是联合侗款共同打击五开卫官员的腐败统治。明朝末年,随着地方叛乱的增长,官方比照侗款推广华款,使之成为整合地方各种武装力量的重要组织形式。侗款不仅是侗族社会重要的文化现象,而且也深刻影响到周边汉族社会。这对我们反思明代汉侗民族关系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四十八家”运动名称及事件来由 在本世纪20年代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里,爆发过一个震闻遐迩的“四十八家”运动。所谓“四十八家”运动,即旨在“推翻奴隶制、过渡封建制”的运动,它影响之大,涉及地区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为凉山彝区前所未有。那么,“四十八家”名称及运动起因是怎样来的呢?这个问题,过去有人曾从某侧面提及。笔者土生土长于当年“四十八家”运动的发祥地界(喜德县李子乡吉木德村),父辈们曾参与或目击这次运动。笔者曾带着种种问题,多  相似文献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白云乡,位于广西北部,处在云贵高原山脉的苗岭山区之中。在这群山峻岭中,居住着苗、瑶,侗、壮、汉、仫佬各族人民,他们以林为主,兼以种粮和多种经营。全乡13个行政村(生产大队),65个自然村,计有4,396户人家,26,211人。其中瑶族(红瑶)1,017户,5,270人,人口和户数仅次于苗族。这里的瑶族人民,自为村寨,不与他族杂居。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哲学是什么?这次讨论是由奥康瑙尔(D.J.O'Connor)对尤里契(Robert Ulich)最近一书的评论开始的。书评和原书两方面所提出的论争后来由勃列青卡(Wolfgang Brezinka)、弗郎克尔(CharlesFrankel)和普赖斯(Kingsley Price)进行了讨论。奥康瑙尔这类的书应否称为“哲学”,是可以怀疑的;或者如果它们被称为哲学,那末用哲学方法处理哲学问题的一些书就必须给以别的名称——也许是“逻辑  相似文献   

17.
演唱侗戏是侗族人民逢年过节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方式。演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 ,从侗戏的组织和演出仪式上看 ,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本文从侗戏与侗族 ,侗戏的组织 ,侗戏的演出仪式三个方面研究侗戏风俗 ,提出侗戏这种文艺活动形式不仅是青年男女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 ,更是侗族社会结构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语话     
生态人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因而也是一门充满争议的学科。不仅国内学人对该学科的性质、任务和范畴众说纷纭,而且在国外也是如此。甚至该学科的名称也其说不一,有的叫生态人类学,有的叫生态民族学,有的叫环境人类学。研究涉及到的范围更是相互渗透,相互交错,有的学者将研  相似文献   

19.
王龙 《社区》2012,(5):7-7
“梨园”这个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  相似文献   

20.
元、明、清三朝是武陵民族走廊民族格局的最后形成时期,由于中原统治者实行"汉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居住在武陵民族走廊的土、苗、瑶、侗等各民族相对固定下来.这一时期,因为军事、政治上的原因,蒙古、白、维吾尔等族也相继迁入这一地区,民族分布格局更为复杂.改土归流后,民族分布格局又一次发生变化,一是区域内苗、土、侗等民族迁徙流动,有的世居民族被强制性外迁;二是汉人大量迁入,民族格局再次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