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与现代化卢大中卢平郭小麂(兰州大学西北人口研究所730000)实现现代化是12亿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愿望。按照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而,现代化仍...  相似文献   

2.
1999年浙江省人口学会年会暨人口现代化专题研讨会不久前在余杭市召开.90多位与会代表紧紧围绕人口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了认真、热烈的讨论.一、人口现代化的内涵人口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人口现代化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人口现代化,即人口再生产类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并稳定在低生育率水平上的过程.广义的人口现代化有三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狭义上的人口现代化;第二层涵义是社会发展意义上的人口现代化,就是使人口的素质、构成、生活质量达到现代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格局的过程;第三层涵义是从可持续发展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3.
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阐述了人口现代化的涵义,从生育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4个方面构建了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人口现代化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4.
<正> 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的学说指明,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生产的统一。实行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必须有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与之相适应。今后,我们为之奋斗的四个现代化,只是实现和保证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光有物质资料再生产的现代化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是物质资料再生产现代化的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物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人所创造的。可是,长期以来,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问题,在我国没有很好地解决。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国四个现代化所遇到的困难,就是我国当前所面临  相似文献   

5.
顾宝昌 《人口研究》2001,25(1):26-28
早在90年代初,为我国人口事业发展作出了不与功绩的已故人口学家刘铮教授就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人口现代化"的问题①.  相似文献   

6.
人口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口现代化,必须很好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并建立一套可供参照的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通过对人口现代化理论的基本把握,在确定数据样本及基本构建方法的基础上,以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人口素质现代化、人口结构现代化和逆人口现代化作为基本测度内容,以最能反映基本测度内容的指标群来构成考量人口现代化水平的通用指标体系。构建具有国际可比性或区域可比性、相对完善而更具指标体系特征和应用价值的人口现代化测度指标,为制定相应的人口发展战略、政策、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口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王秀银 《人口研究》2002,26(4):9-16
人的现代化概念已为人们广为接受 ,但目前国内外对人的现代化的阐释基本局限在人的思想素质方面 ,其原因与人这一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和整体性有关。人口是表现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状况的一个较为具体的概念 ,人口现代化研究既是对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拓展和深化 ,也是可操作层面上的人的现代化研究。人口现代化包括人口再生产类型现代化 ,人口素质现代化 ,人口结构现代化。根据初步建立的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测算 ,1 999年中国人口现代化实现程度 48% ,高于同期中国整体现代化实现程度 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口现代化:挑战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背 景今天的时代 ,是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时代。回首以往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 ,我们在计划生育的推动下 ,创造出生育率急剧降低的世界性“奇迹” ,使人口发展得以超前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走上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道路。面对新的世纪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人口将走向何方 ?人口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再一次面临抉择。90年代初 ,我国已故的著名人口学家刘铮教授曾经率先提出了“人口现代化”这一崭新的概念 ,并特别指出 :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人口素质现代化应该超前于经济现代化。在当时的学术界和计划生育管理部…  相似文献   

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人口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人口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新时期,我国人口现代化的形势十分严峻,要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加快人口现代化进程,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荣清 《人口研究》2001,25(1):28-30
20世纪90年代初,已故的著名人口学家刘铮先生提出了"人口现代化"的概念,引起了人口学界和计划生育实际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尤其是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在我国把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要载体,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人口城市化道路,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与如何科学地选择人口城市化战略、城市化与人口现代化问题、当前在城市化发展中人口现代化的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口现代化问题查瑞传一、人口现代化问题的产生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始自人们进行的各项经济活动,首先出现了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商业现代化、交通运输现代化,等等。继而,人们社会生活也出现了现代化的转变,文化、教育、艺术、科学、人...  相似文献   

13.
姚静 《西北人口》2004,(6):24-26,30
本文采用全国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结合有关人口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对山东人口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山东实现人口现代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中的重要环节。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业人口智力结构。现就农业人口智力结构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 人口问题是四化建设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为了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底子薄的情况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认真研究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以及人口过多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角度,谈一点个人的浅见。一、现阶段人口问题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许常建 《西北人口》2002,(2):36-37,35
本文结合了有关衡量人口现代化的主要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的人口现代化的差距,同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 三、加速我国人口再生产现代化的途径为什么我国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还不理想,特别是在二十年中就有两次大起大落,这必然会给人口再生产以决定性的影响。比如,受1958年开始的三年国民经济“大跃退”的影响,人民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满足不了,因而人口的再生产,不仅质量低劣,数量也急骤下降,造成了非正常的人口大量死亡。1961年是我国解放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一年,我省为-2‰。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由于国民经济走向崩溃边缘,造成我国人口再生产现代化的全面倒退。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再生产现代化水平所以落后,也是由于人口数量的盲目高速增长,使其与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所致。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转变:一个广义视野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描述了西方学者对人口转变过程、阶段的描述和微观、宏观层面原因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评价了国内学者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论争,最后从广义的视野讨论了传统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结构转型、制度变迁与人口转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同时必须逐步实现人口现代化,人口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也必将有助于加速实现社会现代化。 人口现代化包括以下内涵:一是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二是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已建立的人口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及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量化考察与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及各地区人口现代化内部各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加快经济发展与人口(社会)结构的调整是加快中国人口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