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三次历史性的飞跃,这三次飞跃是: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划分这三次不同的历史性飞跃,主要依据的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2.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走过了十二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过艰辛的探索,尽管出现过一些失误,但是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通过总结最近一个时期的历史经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概括为十二条原则。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标志着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政治上理论上的进一步成熟,标志着我们党为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全面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依据葛洪泽,阎长贵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只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两个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即它...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探讨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共同规律及各自特点,着重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第二次飞跃的内容、实质以及它的主客观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历史。在这个结合过程中,发生过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其中,第一次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延安整风运动,作为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在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 延安整风运动在思想上把全党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明确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态度,在全党范围内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社科纵横》2017,(10):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当前,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但初级阶段本身已经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多次历史性飞跃和发展,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中国实际,以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同时,对我国现代发展而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不问断地进入到社会主义革命,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创建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领导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前提、思想保证、物质基础,创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利外部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创造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出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贡献,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做了充分的思想酝酿与理论准备,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形成的历史和逻辑的起点,而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条指导原则。毛泽东在探索中既留下了成功的经验,也留下了失误的教训,这两方面都为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因此,不论是从历史实践上还是从理论逻辑上说,毛泽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奠基者、探索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9.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定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破解21世纪人类社会的问题挑战与把握世界历史的发展大势中的有效运用特别是创新发展。这一双重定位既有所区别,同时又相互包含、内在统一,双维呈现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返本开新、守正创新。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另外双重理论定位。文化侧重价值理念与思想观念,精神侧重心理状态与意志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对两者的自觉传承与创新转化,把两者都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度。这一过程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的过程。而新时代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伟大飞跃张泽森本文分析了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伟大飞跃的时代背景及主要任务,从时间角度、基本内容、思想路线、具体途径和发展动力及实际效果等五个方面,论证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在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飞跃中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实现了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运用、发展和创新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逻辑必然。  相似文献   

1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挥主动精神、创造历史性业绩的伟大成果。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与强大科学指南。十四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过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到十四大,这一理论逐步完善。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指导我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战略论断和政策思想,深刻阐述和正确概括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了回答。本文作者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具有“世界历史”性的伟大事业,因此应该从世界历史的高度上来思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文章从民族特色的世界历史性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定位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70多年来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邓小平理论。本文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了概括,提出这一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形成的,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实践发展和认识深化基础上,经过党的12大、13大、14大的总结和升华,现已基本达到成熟的程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何成学  朱新玲 《创新》2009,3(12):61-68
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两大理论成果,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两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因此,两个特色理论都带有许多中国特色。通过考察两个特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诸多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十四大做出的历史性决定,就是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头脑,使这一理论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为了贯彻这一决定,摆在我们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认真地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和著述,以第一手材料为根据,完整准确地宣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并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1992年12月出版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18.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敦送  张传真 《创新》2009,3(2):61-64
任何创新理论都是继承前人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产生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进行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一整套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体系。从党的历史看,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次飞跃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逻辑统一。弄清二者的内在联系,对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发展及其中国化的历史飞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江华 《社科纵横》2009,24(3):13-17
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理论有一个形成脉络,并具有特定的内涵。列宁、毛泽东对该理论进行了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建立使中国化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飞跃。这对于理解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具有深刻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其林 《探求》2005,(Z1):73
党的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执政能力,也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条件. 一、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我们党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现了三次历史性的理论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