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任灵华 《社科纵横》2008,23(3):110-111
意象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更嬗积淀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和深刻的美学内涵."意象"一方面具有无限的时间跨度和空间幅度,审美意义具右多层次性;另一方面其理论在"意"与"象"、"形"与"神"、"意"与"境"等二元互动关系中构成,赋予其文论内涵及其审美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付梅 《阅江学刊》2012,4(1):142-148
萱草是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的植物意象。在古代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萱草意象酝酿出了丰厚的象征意蕴:一是忘忧,二是宜男,三是代指母亲。忘忧是萱草意象的基本象征内涵,它承载着社会生活与人文理想的深厚内涵;宜男意象也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萱草代母是一个较为后起的意义,在唐宋时期才出现并最终形成。这三者有着近似的起源,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成为各自独立而深远的影响的文化符号,并共同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萱草审美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3.
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共同体现了其对于时间问题的强调.在前者中时间问题呈现为历史和政治的话语,而在后者中本雅明关注的是这一时间性问题的美学情境.本雅明的时间概念与意象问题紧密相关,“辩证意象”作为现在与过去交汇的凝练意象表现为被时间充盈的空间,在美学意义上呈现为充满张力的视觉片段从不断进步的历史连续体中剥离出来,这一视觉片段即本雅明的“辩证意象”.  相似文献   

4.
徐桂梅 《学术交流》2012,(3):139-142
《白鹿原》问世至今,评论文章之繁、评论歧见之多,都是创纪录的。这一切皆缘于其审美意象体系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特质在每个具体意象上则表现为延展性、矛盾性、朦胧性、不确定性和多解性。这便给接受者的介入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使其得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作品加以解读,并得出不同的阐释和理解。充分利用《白鹿原》审美意象的开放性特质,将审美触角探入其内部加以精细解读,无疑是领会作品深刻丰富思想内涵和感受其无穷艺术魅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0,16(4):67-70
齐梁时代,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浅易轻绮的诗歌意象,它们情感体验模式化,语言平熟精致,意象中动态表象与静态表象之间的联系缺乏张力,呈现出形式圆熟,内涵单薄平面的审美特征。与此相对的则是以颜延之等为代表的锻造雕镂的“讹而新”的意象,它们是在奇峭的语言形式中创造的多侧面的感觉复合型意象,追求意象组合核裂变中生发的无穷审美意味,以适度反自然、反常规的语式表达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意象获得立体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6.
原有的以“形象认识论”为逻辑起点和中心话语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而审美意象,较之于形象和日常生活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它是贯穿全部文学活动流程的审美内涵的中心载体。以审美意象作为中心话语,必将使文艺学理论体系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来,有学者提出以意象或审美意象取代美作为美学元范畴,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查新华的美学元范畴论与朱志荣的审美意象论.查新华认为,以美为元范畴造成了美学范畴体系的混乱,他从词源学与美学研究对象入手,提出以意象取代美作为美学理论的元范畴,这对于美学范畴体系的深入研究具有探索性意义,但他对于约定俗成的美兼指核心范畴的美与狭义的优美的批评不能成立.也混淆了作为艺术类型的悲剧与审美效果的悲剧、美与艺术的界限.朱志荣认为审美意象就是美,是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他试图以审美意象为核心构筑中国特色的审美理论,并通过超感性的审美方式将艺术与人生问题、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为艺术、审美与人生美学、生命美学架起了一座桥梁,但他混淆了文学艺术领域的意象与审美意义上的意象之间的界限.他们所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都没有注意到意象包含着感性形象层与价值判断层,前者构成文学艺术的逻辑起点与元范畴,后者才是美学的元范畴.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7,(6):116-119
"不可靠叙述"是当代西方叙事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并产生了修辞研究和认知(构建)研究两种研究方法。本文试在修辞研究的视野下比较《狂人日记》与《火车上的食人族》中的不可靠叙述,并指出:在这两篇小说中,不可靠叙述呈现出相同的审美特征,即不可靠叙述的明确性、反讽性与可逆性。而这三个特征与"不可靠叙述"的三大类型又产生了契合,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叙述效果,深化了批判的主题。  相似文献   

9.
补天石、镜子、颜色不仅都是《西游补》与《红楼梦》中的重要意象,而且都与小说题旨的阐发有关。补天石意象所揭示的天的倾覆和未遂的补天之恨、镜子意象所揭示的色即是空的佛教哲理、颜色意象中红与绿两种基本色调所代表的红尘和情欲,是这三个意象在两部小说中所共有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求是学刊》2017,(3):120-126
莫言散文中关于故乡的描写,形成了其独特的"故乡意象",而"饥饿"与"匮乏"是这一意象的核心内质,如同生长于作家心灵的"胎记",始终贯穿于其文学创作,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呈不同姿态,反复纳入写作视野、取材范围与表现范畴,构成了莫言绝大多数作品的审美特质,亦成为探求莫言创作历程,观照与研究其文学创作独特性的最佳视角之一。  相似文献   

11.
王晓岗 《社科纵横》2008,23(10):98-99
境界说作为理论体系最能代表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美学特征,这就决定诗人必然要选取和描绘审美意象,借此承载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寄托.诗人的心理情感力场与意象的物理结构力场间是异质同构的关系,接受过程中读者情感与审美意象结构间形成异质同构关系,以此为桥梁,同质同构的心理力场形式在读者与作者间产生了.读者通过审美意象与作者进行穿越时空的交流对话,也实现了境界的生成.中国文学由抒情文学向叙事文学转变后,境界说的理论内涵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中西文论对接之路也由此敞开.  相似文献   

12.
班固对于屈原及《离骚》的批评,包含了人格批评、伦理道德批评、审美批评三个方面。"露才扬己"虽是屈原悲剧性的性格缺陷,不符合中庸的标准,但却揭示了屈原人格层面中最本质的一面,已具性格批评的特征;《离骚》的创作动因是忧愁幽思,文本内容又多虚无之语,道德内涵不合经义法度,故不可与《诗》《书》等儒家经典等量齐观。这是一种理性的价值判断;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观照,《离骚》弘博丽雅,堪为辞赋之宗。屈原从容英华,衣被后世词人。皆有别于经学和一般辞家。对屈原地位及《离骚》艺术特征的高度评价,体现了班固自觉的审美批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吴笛 《学术交流》2012,(1):160-163
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我们共同的朋友》中,娃娃装裁缝珍妮.莱恩的塑造与时装娃娃这一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份职业将珍妮放置在了一种扭曲的社会与家庭关系中,而她在外形上与娃娃的种种相似点又几乎将其形象物质化与商品化。娃娃,作为可以被购买与占有的商品和玩具,从现实到想象,从字面到象征层面,一方面展现出珍妮人格中母性与无私的成分,另一方面,也影射出其潜意识中的施虐欲、控制欲和独占欲等消极元素。因此,在狄更斯笔下,珍妮的成长也正是通过平衡这两种矛盾因素而实现的。然而,对珍妮的塑造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象征与类比的意象中,作家通过强调她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敏锐的直觉,充分地展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与人性的光芒。狄更斯运用娃娃这一多重性意象,既从多侧面刻画并诠释了珍妮.莱恩的形象,又最终将她从这一象征性的限定中解放出来,赋予更深层的意义与内涵。  相似文献   

14.
胡铁生 《学术交流》2004,(2):141-146
《警察和赞美诗》与《项链》分别是美国作家欧·亨利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两位语言大师在这两篇小说语言符号的运用及其讲故事的方式上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前者侧重以现实主义手法揭示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后者以自然主义手法描写了人的本质中的阴暗面。但两者又分别从人的本质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人的生存困境,体现了悲剧的审美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晓骊 《学术交流》2013,(2):163-166
词意画是词、画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肇始于中唐,至明代而兴盛,直至今日,仍然是中国画的重要题材。由于艺术语言和审美取向的不同,画家对宋词的阐释赋予词作以新的意义,从而丰富了词史发展的内涵。早在元代,词意画就已经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宋词诠释方式:一是图解词面,依文绘形而忠实于原词词意;二是重构词境,意在象外而得宋词之风韵。此后,这两种诠释方式逐渐形成了各自相对独立的接受群体,前者多照顾商人和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而后者遵循的是文人文化的审美原则。不同群体的接受需求推动了词意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侯洪澜 《社科纵横》2009,24(4):130-131
具有形而上本体性的“道”,在《庄子》的文本中不仅是思辨性的哲学理念,也是在有限的意象中包蕴无限内涵的审美形象。《庄子》将抽象的理念内附于感性的形象之中,使“有无”、“虚实”的抽象对立转化为“有无”、“虚实”的形象统一,从而跨越了哲学与文学之阀的界限,使对“道”的把握从理性的认知走向了感性的体验,使哲学的概念化生为美学的境界。将这种理念落实到人生的实践,鄹刨构了“与道合一”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杨柳 《唐都学刊》2003,19(1):38-39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主体意象"月亮"在规定性的具体语境中,展示出多重的象征系统:明月高悬,创造出晶莹澄静的审美意境,启发了诗人 绝宏大的天问意识,也唤醒了青春初醒的自我意识,同时也代表了月系两地的相思怀念,成为诗人孤独失意的情感象征。《春江花月夜》一诗高度综合了中国诗人有关月亮的思考和诗意创造,因此备受世人喜爱。  相似文献   

18.
作为艺术品内在形式的审美意象是以象征性图式为基础的,它是一种综合性心理体验的产物。审美意象的形成过程是以预备情绪和审美心境为起始的。作为艺术品的内在形式,审美意象具有两种重要功能:一是为艺术的外在形式提供可能性;二是舒泄压抑的心理能量。理解、情感和表象是构成审美意象的三种基本因素。这三者并不是在审美过程的瞬间产生的。只有当一定刺激出现时,在审美心境的条件下,它们才与感性形式相契合,成为鲜明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19.
豆蔻种类繁多,而文学作品中经常吟咏或借以抒情的则为豆蔻和红豆蔻两种。由于生于南方和开于春天,豆蔻意象最初的含义便是指代地域与时令。晚唐杜牧在《赠别》中借豆蔻比喻娇羞的少女,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也使豆蔻意象的这一层含义深入人心。豆蔻因连枝而生的特点受到历代文人的垂青,在诗词作品中赋予其连理、相思等人类所特有的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20.
张翠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2,4(3):134-138
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和El本自古便有文化上的交流,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出者角色的中国对主要扮演文化思想输入者角色的日本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但两大民族审美意识传统又都渊源有自,别具自我特质。从意象谱系的简素与繁复、情感表现的纯粹与功利等两大方面解读《万叶集》中七夕和歌与唐诗中七夕诗歌的艺术表现之不同,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日审美文化的比较研究.而且对申日审姜意识彤态差异的厘涪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