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的就是教育的改革。教育的根本便是教师,因此教育的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教师的发展也提出了新挑战。在新世纪中随机科技的进步教学过程中加入了多媒体,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提高教师的师范技能显得极其重要,下面将分别阐述中小学教师应掌握和提高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3.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在教育人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以及潜在稳定的必要职业品格,是教师职业、教育人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重要任务,而且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素质的提高无可争议地成为首要焦点,其中,师德修养由于其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5.
梁学毅 《人才瞭望》2017,(12):156-157
中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很大限度上都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高低,对该阶段的学生素质的培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国家制定并实施了国培计划,以通过培训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为了进一步确保培训的有效性,笔者先对国培计划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对提高其培训有效性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要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时俱进,并使之尽快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就必须快速走出市场经济与师德建设的误区,积极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势必追求以人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7.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教师的精神风貌的展现,学前教育学生未来肩负着幼儿教育的历史重任,其道德品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幼儿教师,会热爱儿童,认真履行自己的教师职责,为幼儿教育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可以奠定职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通过认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分析目前学前教育学生职业道德的现状,认为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对于幼儿教育的开展具有潜在的价值和意义,并对如何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重视双基的传统教育在以往提高全民族素质方面着实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国家、社会、家庭都高度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却严重地忽视了学生如何做人等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学生有才而成不了材,更难以成为大材。所以,学校教育不应该只重视文化素质的“西医式”教育,而更应该注重标本兼治的“中医式”教育。  相似文献   

9.
信息素养是一个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实际能力之一。在当今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具备基本的信息素质。作为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实践者,他们信息素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实践的效果。本论文针对当前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培养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职称评聘工作中涉及范围最广、人群最为集中的部分,一直是职称改革工作的重点对象。本文从职称改革制度在基层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着力于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职称评聘公平选人用人、发掘人才潜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作为青年教师,其专业水平是教学能力的重要考量指标,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发展对于教师本身的职业生涯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教学能力的提升起到推动作用.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一个连续、动态的、纵贯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体性,新体现在要培养和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靠老师角色的转换,即变。在此背景下,教师应如何根据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做好角色定位于转变,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并从个人、社会、学校等几个层面提出调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校青年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生力军,其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影响自身的发展,进而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别论述加强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和对促进青年教师自身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新时期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青年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雅斐 《人才瞭望》2010,(7):101-102
在当前教育改革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地组织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素质.进而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卢明珠 《人才瞭望》2017,(10):189-190
随着"国培计划"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上也在不断提升和改进,并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就培训的目标和想要达到的效果而言,现有的培训模式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主要对广西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方面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农村教师专业化不断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关系着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关系着农村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初步探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成因,以期把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在技能上要对学生进行培育,在职业道德方面更要加大力量进行德育的引导,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艺术设计类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通过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具体的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职业道德引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董炜 《人才瞭望》2013,(2):49-49
目前,北京市召开工作部署会,正式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选定西城、朝阳、通州作为试点区县,共涉及35149名中小学教师。改革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统一设置为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并首次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职称。  相似文献   

20.
人格又称为个性心理,是指一个人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二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三是个性的自我调节,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意志、智能结构、道德意识和行为的内在倾向性。智慧人格、道德人格、情感人格和审美人格是其内核,而言谈举止与风度仪表则是其外在表现;传统的教师人格具有价值取向的道德性、知识索取的人文性和成长环境的闭锁性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