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观的首要问题就是解决谁是价值主体的问题。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不仅回答和解决了判断一切工作的得失成败的评价标准问题,而且回答和解决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人民利益,“三个有利于”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判断一切的最高价值标准。邓小平的这一价值观思想为对我国的人权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为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人权以及正确处理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指明了中国人权建设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教育在根本上表现为其始终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和主张,这规定着政府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言人”,需要在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政府究竟应该担任何种角色以及如何明确其身份定位,始终是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了政府在国外价值观教育实践中究竟是“守夜人”还是“掌舵者”的角色定位问题,以及国外民众对政府介入价值观教育的“高期待”与“低认可”之间的两极化评价问题。有鉴于此,深入开展价值观教育应持续发挥政府“掌舵者”的角色功能,寻求并达成政府介入与民众需要的内在平衡。  相似文献   

3.
先秦法家的民众观是冷酷的 ,也是真实的。法家认为民众的根本特性是“自为”、“趋利”。这种特性只可顺应 ,不可改变 ;民智不足用 ,民心不足虑。只要运用好赏罚这个利益杠杆 ,加上严刑峻法 ,就可调动民众 ,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这些看似冷酷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历史本身无温情可言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毛泽东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价值观的恩想渊源,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把握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的历史地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要求精神,深入研究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根本的思想建设。本文首先就邓小平价值观的基本构架作了阐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其最高价值准则;发展生产力是其最高的价值实现手段;"经济建设"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的价值机制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是其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创业精神是其伦理价值观。其次,文章阐述了邓小平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一切为人氏"是其价值观的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价值观及注重实效、义利相统一的价值观是邓小平价值观的又一深刻内涵。此外,文章就邓小平价值观的主要特点等方面作了阐述,这些蕴含着深刻的辩证价值的思想,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价值观内含着四个基本点,一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价值标准;二是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的价值评判原则,以人民为价值评判主体;三是坚持价值与真理相统一;四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所谓民众观,是指对民众的认识、看法和态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理论、方针和政策。着重探讨蒋介石的民众观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内容和实践状况。由认识到民众的积极作用,到着眼于对民众的改造和教育。不同时期蒋介石的民众观是不同的。总之,蒋介石的民众观是矛盾的,它承继了儒家思想的君民观,有其理性的一面,但又是专制的而非民主的,且带有浓厚的党性色彩。  相似文献   

8.
研究邓小平的法治观,不能只限于他有关民主法制的论述,而应当把它作为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时代精神和基本原则为立论基础和指南。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党权与政权的关系的理论、关于“三个有利于”的唯物史观的价值标准论,是形成邓小平的法本质观、法权力观与法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深入,特别是近几年来,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价值观问题,已日益凸现为学界的理论兴奋点。由于在邓小平价值观体系构成中的特殊理论地位,因此对于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问题,学界尤其十分关注,并大致形成了这样三种观点:一是“实效”说,即主张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二是“中心”说,即认为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三是“人民”说,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对‘是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上述三种观点所以见仁见智,难归一是,深层次原因在于,这种观…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小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出发,充分肯定了人民在价值创造、价值选择、价值评价等价值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创立了以实践为基础、以人民为主体的价值观.邓小平的人民主体价值观以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理论风格,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并对深化和拓展价值哲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邓小平价值观的历史形成、逻辑结构和时代意义。首先揭示了邓小平经济建设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必然;接着分析了其自身内在的三元结构──“经济建设”的价值原则,“改革开放”的价值机制及“三个有利”的价值标准;最后指出:“经济建设”价值观是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和时代精神的致高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价值观以人民本位思想为红线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想。人民本位思想是邓小平确立价值目标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个“有利于”实践价值观、价值判断标准充分体现了人民本位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价值观的基础、评价主体、评价标准等价值理念体系和价值目标的实现途径方面,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的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和价值观是内在统一的.邓小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发展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观点,明确了实践检验真理过程中价值原则的作用,明确了人民是实践和价值的主体.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了认真的价值思考,使社会主义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创立时的价值目标上来.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内容丰富,与时俱进,有着非常强烈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他自觉地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来确立价值目标,进行价值选择和价值评价.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对于我们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价值理论,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社会,即联合起来的单个人”,即为单个人的联合体。可见,社会应是社会民众的天下;“民众参与”应成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天职;更何况,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终价值取向在于促进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民众参与度,包括参与的广度、深度和高度,应是衡量学习型社会建设成效的最基本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揭示了邓小平经济建设价值观形成的历史必然,分析了其自身内在的三元结构——“经济建设”的价值取向、“改革开放”的价值机制及“三个有利”的价值标准,指出了“经济建设”价值观是当代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致高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讲求实效、强调目的和效果的思维方式,使中国共产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了思想,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邓小平的价值观中,价值主体不是孤立的抽象个人,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价值目标和价值标准不是与他人无关的个人私欲,而是人民群众的幸福。这种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的思想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否定,对于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以“现代大国”身份亮相于国际舞台且被赋予了大国的使命与担当。在民族复兴的语境中,国产动画电影也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建构,作品创作中善于贴切时代脉搏、传播正能量与主流价值观,塑造新时代国民的自然形象。文章从《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后文简称《哪吒》)《姜子牙》说起,阐释了国产动画电影叙事中民众所体现出的“契时”与“忧民”,并从文化社会学角度论述了日常生活中大众观影的深层文化“动因”以及动画民众“符号化”的隐喻指向。  相似文献   

20.
人民主体论是恽代英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价值观和思想,包括民众是主人翁,为人民谋福利,以民众的利益和要求为标准,相信和依靠群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