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我读了黎山峣教授的《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颇受启发。这是他继《文艺创作心理学》之后又一难能可贵的创获,值得注意。此前我国学人并不是没有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著作,如李何林先生的《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朱寨同志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就是为人们所熟知的。但黎山峣这本专著却有其明显不同于他书之处:一是时间跨度大,远溯明清,近迄当今;二是侧重于论,而不在史。单是这两个特点,就使此书得以具有其独立于学术之林的价值。中国20世纪的文学思潮可谓风起云涌,五光十色,要在如此漫长而又纷纭万状的文学历程中确认其主流和走向,找出可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并非易事。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针,根据文学是人学的特点,着眼于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人的解放,断言我国“本世纪新文学发展的客观进程,其所显现的  相似文献   

2.
难能可贵的创获──读《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孙子威近来我读了黎山教授的《中国20世纪文学思潮论》,颇受启发。这是他继《文艺创作心理学》之后,又一难能可贵的创获,值得注意。此前我国学人并不是没有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著作,如李何林先生的《近二十年中国...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文学思潮观形成于对欧洲文学思潮的译介,厨川白村最早进行欧洲文学思潮史的系统研究并明确阐述了自己的文学思潮观,成了后来日、中研究者仿效的主要范例。受厨川白村影响,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写了《摩罗诗力说》一文,是中国人研究欧洲文学思潮的开端。五四运动前后,康有为、陈独秀、徐悲鸿以及文学研究会均受到日本影响。中国的艺术思潮研究走了一条与日本近似而且联系紧密的道路,西方艺术思潮对中国的影响依赖于“日本桥”的中介。  相似文献   

4.
文学思潮研究的二三感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文学思潮是一个时代文学思想中十分活跃因而引人注目的部分,集中代表着一个时代文学的某些突出方面。 在文学的实际发展中,思潮也许可算是个纲。将文学思潮真正研究清楚,会使文学史上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正因为这样,河南大学刘增杰、刘思谦先生主编的多卷本《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的即将出版,引起人们的很大兴趣。  相似文献   

5.
《承传与嬗变——当代中国重要文学思潮研究》是我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赵联成教授的论著,云南民族大学研究丛书之一,由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承传与嬗变——当代中国重要文学思潮研究》依次选论的“军旅文学”、“情爱文学”、“都市文学”、“新写实小说”、“报告文学”、“新历史小说”、“世俗化思潮”等,在体现作者个人对当代文学思潮的观感与把握的同时,做到了尽可能全面地囊括新时期文学的主要思潮,尽可能客观地反映新时期文学思潮的真实面貌。与其他研究当代文学思潮的论著相比,赵联成这本著作的特点可能还在于他于具…  相似文献   

6.
文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社会思潮、时代思潮,也不完全是文学的时代思潮。它是一种包括创作、理论、批评、文学史的建构和文学教育等文学活动在内的总体性的文学现象,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还应包括所谓"用刀"的文艺。文学活动的"邪恶"中体现出来的共通观念也是文学之思。文学思潮有其群体性、历时性、动态性、反拨性、反动性、互动性。  相似文献   

7.
河大学人     
刘增杰教授1934年生,河南省滑县人。195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教学与研究,业余从事散文写作。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合作,河南大学出版社)、《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战火中的缨斯》(河南大学出版社)、《迟到的探询》(合作,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合作,河南大…  相似文献   

8.
文学思潮史隶属文学史之范畴。自2 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学术界倡导“重写文学史”以来,对“思潮史”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理论史”或“文学批评史”的重写已然成为其中的热点。2 0 0 2年,张俊才、李扬两先生合作推出了一部新专著———《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河北教育出版社2 0 0 2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主潮》)。与同类研究成果相比,该著以其新颖的思路和精深的阐发等特点确立了自身独特的学术价值,为2 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写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一在为数已不算少的思潮史著作中,《主潮》一书之所以能新人耳目,首先在于著者依据自己对文学…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思潮此起彼伏,其中尤以小说思潮最为活跃,成了我国文学思潮的领头兵。对小说思潮的研究,20几年间,就我所见即有十几部专著。但一般都停留在列举新时期存有哪些小说思潮的层次上,只有个别著作如《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许志英、丁帆主编),能够后来居上,学术质量达到新的高度。近读周晓扬撰写的《20年小说思潮》(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以下简称《思潮》),方知她在参与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的写作后,对20多年来的  相似文献   

10.
康长福 《东方论坛》2003,(1):126-127
显而易见,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相对于文学理论、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等研究分支来讲,文学批评的研究薄弱而滞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真正起步,至今问世的系统专著也不过几十余部.因而,以深邃的眼光回眸整个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进程,梳理其流变轨迹,探寻其内在规律,总结其经验教训,促进文学批评史学科建设,为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奠基,已成为学界的共同期待.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这份期待很快就得到了回应,周海波著<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的应对问世,在很大程度上使我们的期望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以来,美术为主导的视像化阅读越来越普泛,并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文学发展。在此语境下,应重视美术的他者化视角,以“美术”透镜对中国现代文学进行多维扫描,从三个角度介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是关注现代小说中的美术家形象,审视叙事视点与美术透视的关系,多元解析美术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二是注意美术关联的文学流派发展,探讨文学思潮与美术思潮的同步性,建构美术关联视域下的文学史书写新路径;三是多维观照现当代作家从不同视角的美术论述,以此激活中国现代文论新资源等。通过美术视角的介入,或可重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些问题,拓宽文学研究边界,也期待由此建构更新维度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 ,当今是现代文学史著“丰收”的季节。但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还普遍存在着许多缺陷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对文学体式的生成演进的历史过程和经验规律 ,尚缺乏系统完整的专门性观照。由冯光廉主编 ,刘增人、徐鹏绪副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上、下册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 10月出版 ,119万字。以下简称《文体史》)无疑在这一研究领域填补了学术空白。《文体史》从文学体式流变这一新的学术视角切入论题 ,解析文学体式的结构类型和语言形态 ,梳理近百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文学批评等五种文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现有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叙述模式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叙述模式的变体,必然受制于现有的文学史体例及思维模式,存在着"从外到内"、"从大到小"的叙述弊病和"先理论后创作,先思想后形式"的思维定势。在对现有叙述模式进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重构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应从四个层面进行:首先,重心应该落到创作思潮上,我们需要建构起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思潮史,以具体的文本为依据(单位),而不能以作家或者流派为依据。第二,在宏观的建构上,应先对文学思潮进行合理的谱系性的层级式分类,即"社会/革命文学思潮"、"人性/启蒙文学思潮"、"审美/感性文学思潮"。然后再对每一类进行历时性的论述。第三,在叙述上,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史的重构必须同时兼顾各种思潮,从而形成一种相互呼应的叙述张力、一种互相补充的发展态势。第四,应该拒绝现有文学研究中习惯使用的各种文学史概念,同时也拒绝使用不同历史时期偶然出现,然而又被文学史接受和强化的概念。如此构建现当代文学思潮史,具有较大的学术史意义。它可以避免理论思维的干扰和先在的框定,又可以避免放大社会、文化背景对文学创作内在价值的支配性作用,还可避免放大文学流派对作家的限定、文学社团对作家的规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打通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不同文体之间的界限,最终呈现出文学思潮"史"的流动线索,从而在逻辑上真正超越现有模式。  相似文献   

14.
无可否认,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主义文学,在欧洲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极端重要的,不可等闲视之。甚至可以说,没有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主义文学,就不可能有欧洲近代资产阶级文学。然而,是否可以说,人文主义文学和启蒙主义文学就是独立的文学思潮呢?《欧洲近代文学思潮简编》(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编写,一九八○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思潮》)的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在《思潮》的绪言中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的迅疾发展,文学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开拓思维空间,扩大研究领域。其中,对于文学思潮的研究近年来颇为引人注目。这反映了中国当代文学本身已经发展到一个更为充分和自觉的阶段,也可以说是文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自身调节运动的产物。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一书引言中曾经说过:“离眼睛太近或太远的东西我们都看不真切。”文学思潮的研究似乎正好弥补了以往看文  相似文献   

16.
有人把文学系统比作一棵大树,树叶代表单个作家,而文学流派就是这棵大树上的枝枝节节。这一比喻尽管失之简单,但却形象地说明了文学流派在文学史研究出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如果说八十年代初对中国新文学流派的研究还滞留在对个别流派的分析、评价阶段,那么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步入到一个崭新的台阶,尤其是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和殷国明的《中国现代文学流派发展史》等都上升到“史”的高度进行宏观的审视和把握。但对新文学流派的系统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一方面,“五四”以来的新文学流派发展史有主潮也有分支,有急流也有沙滩,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马良春在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的过程中,对文学史的研究提出了一看法: 他认为,过去我们的现代文学研究存在两大弊病:一是缺少历史的特点,就作家谈作家,就作品谈作品,文学史的撰写成了作家作品论的拼合;二是太拘泥于三十年的时限(1919年——1949年),很多问题的研究不能揭示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要改变过去的弊病,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来说,关键是要法意思潮的发展。历史证明,每一个作家及其作品都是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罗庸从1932年至1950年在北京大学、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教授中国文学史,有20年的历史。他与胡适、傅斯年一起把当时陆侃如、冯沅君研究中国文学思潮变迁的阶段推进到文体发生、演化的研究阶段。进而罗庸又在《中国文学史导论》中,提出从中国文化史研究中国文学史,从文学发展的历史来预见文学发展的未来,并论述了中国文学史的"宗趣论"、"方法论"、"史料论"等,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大都是将民族主义作为一个政治文化的概念展开探讨。黎跃进的新著《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发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出版,以下简称黎著)则将视野集中在东方现代文学中的民族主义思想和创作,从大量的文化和文学文本的梳理中,概括、提炼出“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概念,突破个别作家民族意识,或某一区域文学民族主义思想研究的狭窄格局,将亚洲、非洲地区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探讨19世纪中叶以来150余年间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演变发展,同时展示其发展中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拓展成一个新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那么,西方现代主义是由于什么原因与中国文学发生联系,在中国文学中它又呈现出怎样的形态,其价值和意义又该如何评价呢? 中国近现代历史与西方近现代历史的联系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当1840年英帝国的炮火轰开中国封建帝国的门户之后,西方优越的物质文明就迫使中国开始被动地而非自觉地接受西方的近现代文化思潮。到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中,开始与西方近现代文化发生了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