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昀韬 《云梦学刊》2001,22(3):81-83
美国现代剧作家尤金·奥尼尔创作了一系列"富有生命力的诚挚的,感情强烈的,烙有原始悲剧概念印记的戏剧作品",奥尼尔的悲剧体现在"命运"之美,奥尼尔对现代社会中制约和压抑人的"命运力量"之内涵及古希腊悲剧中"命运力量"之内涵的阐释,是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现代诠释.  相似文献   

2.
米哈伊尔· 肖洛霍夫是苏联文学杰出成就的代表.这位经典作家之所以能够历经时代变迁的考验,依然在大众心目中焕发出恒久的魅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创作的人民性.肖洛霍夫创作的人民性源于他"为人民"的创作初衷.他带着为人民写作的规划走入文学并终其一生都没有背离自己的创作目标.他对历史与精神真理的无畏追求为艺术创作树立了难以超越的典范.肖洛霍夫创作的人民性体现在其作品的真实性上.他的创作以异常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多维度多层次地反映了整个宏大的历史时代的伟大场景,证明了人民在巨大的历史转折关头的生命力和推动力,而且揭示出普通人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心灵的矛盾性,展现了历经无数创伤而走向幸福、 越过一切不幸而走向最高道德价值的人民的主题.肖洛霍夫创作的人民性还表现在他的作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阅读、 在不同社会阶层及文化等级中取得的巨大成功上.  相似文献   

3.
本文藉新时期以降云南少数民族作家对梅里美、肖洛霍夫、艾特玛托夫、马尔克斯等作家作品不无独特的接受取向,揭示了接受者的少数民族立场、审美趣味,并阐释了接受主体与客体间潜在的亲和性.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极大地开拓了西南联大现代诗人的精神视野,也提供让他们融入社会的难得的历史契机。而战争的痛苦和紊乱,带给联大现代诗人“智慧的痛苦”和“苦难的承担,”尤其是在战争状态下,如何战胜对“死亡”的恐惧,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就显得尤其重要。战争唤醒了人性,联大现代诗人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人性尊严和人性内涵,使他们的诗作超出当时一般战争诗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当代战争小说表现战争生活中人与人的冲突主要是民族大义、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冲突。以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为轻是其原则,个别作品虽有出入但从未丧失民族的底线,这是由民族观念所决定的。革命战争小说和南线战争小说处理革命、国家与个人三者利益时,虽也遵循上述普遍原则,但已开始思考其悲剧性内涵。这是战争小说表现这类冲突的新质,预示出战争小说的新趋向。在处理方式上,“联系比衬”与“人物聚焦”是20世纪80年代后战争小说处理战争环境下人与人冲突的两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璇 《琼州学院学报》2010,(6):73-74,81
《南京!南京!》与《硫磺岛家书》在回顾战争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战争和人性的反思。作品在艺术形式与主题内涵上进行了挖掘与创新,使两部影片呈现出震憾人心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肖洛霍夫关于“写真实”的文艺观,从当时充斥文坛的左倾思潮来看,显然有其积极意义。但他矫枉过正,由反对理想化走向反对革命理想,反对粉饰生活,结果成了对生活的歪曲。他的文艺观和他的创作观完全是一致的。他的这种创作倾向就决定:那些致力于纠正历史错误,巩固社会主义的人需要他;而那些企图否定历史,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也需要他。从他最后两部作品来看,和后面这种人的情绪则更合拍一些。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七年时期,刘真、路翎、王愿坚、赵寻等人独辟蹊径,勇敢地创作了一批反思战争创伤的作品。他们惋惜战争中逝去的生命,揭示战争对美好人生的戕害,并提出修复、治疗战争创伤的良好愿望。但是借助于苏联同时期相关作品的对读,尚可发现这些作品仍有其未能或不敢触及的“伤疤”。  相似文献   

9.
<正>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压迫,使一部分中国人企图以精神文明的优胜在战争惨败面前保持心理平衡;而与之对立的先进的中国人则救亡心切,以胜败论英雄。于是,义和团、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就集中代表了近代中国人对待中国文化的三种态度:一种是盲目地固守中国文化,一种是实用性地使中国文化变形以适应现代世界,满足现实的要求,一种则是彻底抛弃中国文化,全盘西化。盲目固守中国文化或实用性地使之变形,都缺乏求真的态度,可以不论。五四先驱者虽然有的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但是,以急于救亡的功利目的,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并不一致;全盘西化作为一场运动,也缺乏对中国文化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反省,因而也“西化”不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虽然激烈的反传统主张全盘西化,但  相似文献   

10.
抗战题材的作品,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经验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题材的作品在实现国族动员、反对侵略战争和拯救民族危亡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场伟大的历史事件并没有作为创作资源被持久地开掘,战争对人心灵创痛的揭示还停留在一个很肤浅的层面;而西方关于战争题材的文艺在这一点上要远比我们深刻。对人性的关怀、对战争给个人造成的伤痛的揭示更显示了艺术的力量,也更接近战争危害的本质。文学史上我们反映内战的文艺远比抗战文艺更成熟和更有影响。同是战争,但对这两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文艺的反映竟是如此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从十四世纪开始的西方文艺复兴并不仅仅是一次文学艺术的革新运动,而是由文学艺术的复兴集中体现着的一次全面的文化革新运动.就时代性质而言,它是西方近现代思想意识对中世纪传统思想意识的冲击和挑战;就思想性质而言,它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对中世纪封建思想观念的冲击和挑战;就具体形式而言,它是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者对腐朽的宗教机关或宗教神职人员的冲击和挑战;就思想内涵而言,它是人的现世幸福追求对固有的虚幻天国追求的冲击和挑战;就范围而言,它几乎波及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哲学、教育、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等,但文学艺术的复兴最鲜明、最集中地体现了当时的文化变革.这是一场“人”与“神”的战争,是二者之间进行的一场长期的思想的战争和文化的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孕育了那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内在地规定了那个时期文学艺术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2.
肖洛霍夫对中国作家影响颇深.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客观真实的创作原则、关注普通人命运的创作立场、魅力无穷的人性刻画以及魂牵梦萦的乡土情结.中国作家在吸收和借鉴肖洛霍夫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还继承了本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而形成他们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3.
<伍子胥>是冯至创作的历史故事小说,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继承和借鉴,并且吸纳了西方文化现代性的因素.本文回顾了作品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分析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来论述<伍子胥>的民族性特色.  相似文献   

14.
魏义霞教授在其新著《天·人·命运──人类命运的哲学阐述和当代审视》(以下简称《天·人·命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对于命运是什么以及应该如何对待命运逐一做了阐释和论证。凭着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作者从这一独到的视角,以高屋建瓴的恢弘气势带给人一股强烈的时代气息。《天·人·命运》的突出特点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把握命运的整体,并在设计上做了新的尝试。全书注意章节的上下衔接及其内在逻辑的有机联系,书中上、下两篇的排列顺序不仅为该书表达的先后次序,而且内涵了作者理论思想的逻辑结构。这种安排不仅表明…  相似文献   

15.
<正> 1928年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第一卷问世,引起广泛关注,肖洛霍夫这个名字开始为人所知,并且逐渐走向世界。也正是从此开始,《静静的顿河》的著作权问题就象影子一样,一直困扰着肖洛霍夫。几十年间否定他著作权的说法层出不穷,这些说法有的被事实所否定,有的因编造得过于离奇而不攻自破。肖洛霍夫本人也不会想到,他去世几年之后,这个问题又会掀起一个不小的高潮。  相似文献   

16.
一、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 肖洛霍夫是苏维埃文学史上一个极其独特的现象,他作为极具争议的一个作家,却为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方两个世界所共同认可.他是唯一一个既获列宁文学奖、斯大林文学奖,又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在苏俄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既能为对苏联持批判观点的西方知识界所称许,又能被本国统治阶层所接纳,什么好事都让他赶上了,肖洛霍夫真可谓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17.
曹禺的<日出>是一部戏剧,而小仲马的<茶花女>却是以小说的形式闻名于世.二者虽然是两部不同的作品,但是作品中的人物陈白露与玛格丽特却有着极强的可比性.她们都是名噪一时的高级交际花,过着极度奢华、糜烂的生活.虽然都身陷泥沼,却又不失对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她们的命运都是历循着生活压迫、爱情破灭和生命熄灭的轨迹.这两个女人虽然在生活经历与性格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却又因为各自所处环境的不同和作者创作主旨的差异,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质.剖析二人特有的悲剧命运,并分析其悲剧命运形成的原因,可以探寻到陈白露和玛格丽特之生存差异.  相似文献   

18.
茅盾对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高度评价,一方面为这篇小说赢得了生存空间,另一方面也遮蔽了小说中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展现这篇小说对战争背景下人的"欲望"的美丽风景的叙述.  相似文献   

19.
命运观是古希腊悲剧的根本,是三大悲剧作家创作的主题.所不同的是, 欧里庇得斯以过人的胆识,将神圣命运的主宰者定位于人,改写了古希腊悲剧中命运高于一切的历史.对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人主要作品的对比分析,可以论证欧里庇得斯的创作对古希腊神圣命运观的颠覆.  相似文献   

20.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最重要的战争作品之一。它鲜明的反战主题,凄婉的爱情悲剧,揭露了战争的罪恶本质,激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发表后一时好评如潮。但对女主人公凯瑟琳·巴克莱却一直贬多于褒。像对待海明威其他作品中的绝大多数女性一样,评论界普遍认为,凯瑟琳不过是男主人公亨利的陪衬,是没有个性与独立见解、只知顺从、奉献的无私女性。笔者认为此种观点有失偏颇,也曲解了海明威塑造这一形象的创作本意。从客观的角度,细致、全面地分析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个遭受战争磨难的成熟女性,她对战争、爱情、婚姻、死亡等都有自己独到的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