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93年以来,随着市场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由温和型向恶性型发展,这个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能否有效地抑止通货膨胀直接关系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对通货膨胀现象作些理论分析,并提出遏制通货膨胀的若干对策思路.一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告诉我们,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出现的经济现象.当流通货币量超过可供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总和时,势必导致商品价格水平上涨,流通中的货币贬值,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这就是说,通货膨胀包括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纸币发行过多,这是产生通货膨胀的起因;二是通货贬值,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纸币这一价值符号代表的金量减少了,这是实质;三是物价上涨,这是通货膨胀的标志.对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人们的认识不尽一致,理论界有成本推动说,体制转轨说、结构说,还有价格改革说等等.笔者认为,从总体上说,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失衡.总需求的存量和增量都大于总供给,这样在需求拉动下,扩大的货币流通量超过了商品可供量.结果价格上涨,由此引发了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投资需求,一是消费需求.社会总需求膨胀既可表现为投资需求膨胀,也可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还可表现为两者同时膨胀.改?  相似文献   

2.
目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正常经济生活的一个严重问题,是社会需求过旺和通货膨胀。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供不应求,从而使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这是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二是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失衡。有些商品供不应求,需求严重膨胀;有些商品供过于求,需求不足。社会购买力集中投向少数的几种紧俏高档商品上面,引起少数商品供求紧张,物价上涨,导致人们心态失衡造成购买商品的饥渴症。  相似文献   

3.
纪念福建省金融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在福州召开,研讨的主题是金融工作如何支持我省经济继续向好的方向转化。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代表们认为,经过一年多实行“双紧”政策,扭转了以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双膨胀为主要特征的国民经济发展过热状况,治理整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投资过旺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抑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下降;二,通货膨胀得到遏制,物价涨幅从去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4.
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膨胀,是造成经济过热,需求过旺,供求失衡,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它给我国经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治理经济环境能否真正取得成效,取决于基建规模压缩的程度。为此,我们必须抓好这个中心环节,坚决刹住固定资产投资不断膨胀的势头,真正把过大的投资规模压下来,以保证治理经济环境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克服经济过热现象,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有效供给,以抑制通货膨胀。社会总需求主要是由社会的投资需求和社会的消费需求所组成的;消费需求又包括居民个人的消费和社会集团的消费两种情况。近几年来,社会集团消费恶性膨胀,已成为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现行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主要依据了我国宏观经济总量需求人于供给这一事实,认为只要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限制投资规模和消费规模,通过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过旺的需求便可以被有效的抑制,从而达到新的总量平衡,摆脱通货膨胀的困扰。 事实上,我国宏观经济总量失衡—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仅仅是问题的观象形态,引起总量失衡的经济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因此,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制定,必须把实现结构优化作为出发点;否  相似文献   

7.
以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为中心的治理经济环境将是我国今明两年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我认为,作为抑制通货膨胀,治理经济环境的前提,必须对膨胀的内在机理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正确选择消除膨胀的合理可行的措施,本文试图对消费需求膨胀机理及其对投资膨胀和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影响作出说明,并提出治理消费需求膨胀的基本措施,以就教于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从1979—1989年,我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8.7%,和亚洲“四小龙”相比毫不逊色。特别是对付通货膨胀和推进价格改革,到1993年最迟1995年即可大功告成。本文试图环绕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问题,总结改革开放前后两个阶段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具体说明我们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论证,那种认为我国总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短缺经济”,并把1984—1988年的信贷膨胀判断为投资过多加上消费过多的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我国存在着发展生产的巨大潜力,1984—1988年的信贷膨胀,正好把潜在生产能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当时的信贷膨胀决不是1985年以来两位数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倒是当前大好形势的重大功臣之一。  相似文献   

9.
治理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应很好地完成。由于总需求是国民收入分配过程的直接结果,其现实承担者是货币,并且同财政活动及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总需求膨胀的形成往往是因为国民收入分配失误、通货膨胀、财政活动失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等因素激发起了总需求的盲目增长,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在总需求的过猛增长下形成了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的膨胀性总量失衡。因此,就总需  相似文献   

10.
投资膨胀是指投资需求严重超过了投资品供给。一般来说,投资膨胀的形成是由于投资需求方面的原因,即投资需求盲目增长造成了投资膨胀,也可能是由于投资品供给方面的原因,即投资品供给不足造成了投资膨胀;还可能是由于投资需求与投资品供给两个方面的原因,即投资需求增长过猛和投资品供给不足共同造成投资膨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投资膨胀既是投资需求盲目扩张的结果,也是投资品供给不足的结果,属于双向型投资膨胀。因此,研究我国的投资膨胀必须采取双向型分析方法,即从投资需求和投资品供给两个方面来研究投资膨胀。  相似文献   

11.
消费膨胀是指消费需求严重地超过了消费品供给。一般来说,消费膨胀既可能是由消费需求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即消费需求的盲目扩张造成了消费需求严重超过消费品供给的状况,形成了消费膨胀;也可能是由消费品供给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即消费品供给不足造成了消费需求严重超过消费品供给的状况,形成了消费膨胀;还可能是由消费需求和消费品供给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即消费需求盲口扩张和消费品供给不足共同造成了消费需求严重越过消费品供给的状况,形成了消费膨胀。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消费膨胀既是消费需求盲目扩张的结果,也是消费品供给不足的结果,属于双向型消费膨胀。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总需求膨胀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同志对此提出了精辟的见解。出于探讨,本文也试图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研究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实质及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社会总需求膨胀的对策思路。一社会总需求由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构成,积累需求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消费需求包括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社会总需求膨胀是指以货币额表示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之和超过了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的社会净产品可供量。如果积累需求过盛而消费需求相对萎缩,或者相反,那么,这只是结构性需求膨胀而不是总需求膨胀。所以社会总需求是否膨胀以及膨胀的程度如何,取决于积累需求和消费需求两方面结合后的膨胀程度。目前的情况是以上两方面同时膨胀而构成了社会总需求膨胀,其主要表现是社会商品的价格普遍上涨,且又有相当的购买力结余。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是当前经济改革的严重障碍,遏制通胀和物价上涨,是我们稳定经济,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当前我国存在的以投资、消费需求双膨胀为特征的通货膨胀,是在总量与结构失衡的情况下产生的。多渠道地回笼货币,以金融中心调控功能调整结构,治理恶性失衡,是当然的选择。资料表明,1988年末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达3807亿元,还有1500多亿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特别是1984年以来,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经济以较高的速变持续增长。但是,也随之出现了消费基金增长偏快、消费需求日趋膨胀的问题,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亟待研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消费基金膨胀的状况 消费基金的膨胀,主要表现在消费基金增长与生产、积累及消费品供给增长之间的速度对比关系上。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改革十七年的历史轨迹看,通货膨胀始终象一个阴影笼罩在决策者和人民的头上。总的看来,1979—1984年间属于低膨胀阶段,1985—1987年属于中膨胀阶段,1988年的高膨胀以至“抢购风”,至今人们仍心有余悸。进而1992年下半年至1993年的经济过热,我国的通货膨胀率更是居高不下,1994年高达21.7%,1995年虽回落到15%以内,但回落势头较弱,物价涨幅还处于高位。可以这么说,目前我国经济好转的基础尚不稳固,1995年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是靠行政限价、财政补贴压价或延缓出台价格改革措施而取得的,造成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依然存在,调控力度稍有放松,投资需求和物价上涨就可能有很大的反弹。因此,在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治理通货膨胀,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一 产业结构失衡是引起和加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1.1 一般而言,一国出现持续的物价总水平的连续上涨,其最直接的原因总是总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引致货币超量发行。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是一种需求拉起型的通货膨胀。然而,也要看到,不仅总量失衡背后还有更深的体制与结构原因,而直我国的通货膨胀本身既有总量失衡引致的价格上涨,也有结构失衡拉起的物价上升。  相似文献   

17.
消费、投资与膨胀型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膨胀型波动。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持续增长的贡献远大于投资增长,投资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熨平经济波动的宏观政策导向应是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抑制投资波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波动是在经济高速增长基础上的膨胀型波动。分析表明消费需求扩张对经济持续增长的拉动作用远大于投资增长,投资波动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政府熨平经济波动的宏观政策导向应是刺激消费需求增长、抑制投资波动。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是一种病态经济的反映,它不仅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危害,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降低社会经济效益,对投资和经济造成长期损害,而且会带来许多社会不安定因素。通货膨胀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在经济和社会生活诸多方面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为了制定适当的抑制通货膨胀的对策,首先应对通货膨胀的成因进行认真分析。 一、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认为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由于需求的变动而引起的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统称为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需求牵动的通货膨胀,另一种是需求移动的通货膨胀。 需求牵动的通货膨胀论认为,物价上升的原因是由于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所造成的。这一理论具有两种形态,其一是凯恩斯学派的过度需求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由于总支出(即消费、投资和政府开支的总和)大于国民生产总量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缺口,即指商品市场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或劳动力市场上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现象所造成的通货膨胀缺口(即“商品缺口”和“要素缺口”)。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省经济取得长足的进展,但由于新旧体制相互交替和摩擦以及发展战略思想上的偏差,消费需求膨胀问题未能有效克服,阻碍着我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治理整顿中,我们既要坚决压缩过高的投资需求,也要重视研究解决消费需求膨胀问题,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我省消费需求膨胀突出反映在四个反差上:"·反差之一:历年结余商品购买力的增长明显大子国民夜入的增长。1979一1988年的十年间,我省社会商品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