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8,(6):4-6
所谓奇人,在古代又被称为“异人”。顾名思义,“异人”也就是有异于常人的人。异人传闻,古已有之。凡读过《山海经》的人都知道,在这部神话集里面一共记载了30多个怪异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里分别生活着不同类型的人种。其中有“大人国”里的大人、“小人国”里的小人、“白民国”里的白人,还有生活在奇肱国、互人国、无臀国、结胸国、枭阳国、凿齿国、三首国、长臂国、玄股国、毛民国、儋耳国、一目国、一臂国、三身国、羽民国、贯胸国、劳民国等各色各样的奇异人种,这些国家大多数是以其人种和奇异之处而被《山海经》的作者命名的。  相似文献   

2.
“默契交易”是一种原始的交易形式, 在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中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都存在过。其形成原因不是通常所说的双方语言不通, 而是人类早期存在一种“同陌生人交往的禁忌”的观念, 进而产生同 “异人”直接接触的避讳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励精图治,“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于是“群士慕向,异人并出”,形成了历史上引人注目的群星璀璨的文化景观,史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在汉武帝时代的英雄谱中,张骞和苏武的姓名位于前列,诚如班固所说:“奉使则张骞、苏武”,他们不辱使命,谱写了全新的外交诗篇。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对秦始皇生父问题,各抒己见,而王立群先生认为秦始皇生父不是吕不韦而是异人。但作者经过分析研究吕不韦的从政经历,认为吕不韦是秦始皇之生父,而异人为秦始皇之养父,其理由有五:一是从吕不韦向华阳夫人进献异人,向太后进献嫪毐来看,吕不韦向异人进献赵姬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二是从吕不韦与异人当时所处的处境分析,作为弱者异人不可能夺强者吕不韦的爱妾;三是"大期"而生,未必都是智障儿,不能用现在的医学水平来分析研究历史事件;四是因为异人不知道赵姬有身孕,而赵姬又隐瞒不说,所以异人误认为秦始皇为自己亲生儿子,出生于赵地,取名赵正,理所当然;五是吕不韦"饮酖而死",并非"恐诛",而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吕不韦因亲生儿子秦始皇对他不恭而断绝父子关系,所以羞耻而"饮酖"自尽。  相似文献   

5.
在《山海经》诸多“远国异人”中,凿齿、中容、雕题、贯胸等“国”,旧注多无解或误解,笔者以为这些“国”或“民”,大都因其特殊风俗而得名.本文拟从民俗学的角度,对其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6.
应用自我假设理论解析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是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在给出“形象”“社会形象”“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自我假设的价值、特点,指出图书馆社会形象定位自我假设与读者、公众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影响关系。最后对深圳图书馆和杭州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定位自我假设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7.
论党委办公室的“形象”卿明星形象,即形状与相貌。引伸到社会生活中,“形象”便是人们效法的榜样或鞭答的对象。树立一个好的“形象”(通常说“高大的形象”),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8.
文章试图从形象的“想象与再现”、人物形象间的对话、形象的“自我内化”三个方面,考察茨维塔耶娃回忆录《中国人》中塑造的不完全等同于神话化和意识形态化的“他者”形象——中国人形象,重现“他者”形象的域外之音和其永恒的魅力。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以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形象学的学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走进中国古代神话的宝库,我们情不自禁地会惊叹它那众多的神灵形象和丰富的神话故事,但我们又不能不承认,在中国古代神话里,概念神少,自然神、氏族神多;神灵多是兽形、半人半兽形或几种动物形态的合体,纯属人形的很少;大量“远国异人”的描绘,奇形怪状,呈现着原始简陋的面目;天地开辟的神话,始见于徐整《三五历纪》,时已三国,似已不属古代神话的范畴;无完整的“神谱”,无定格的神迹,神话故事多零碎、散断、各自独立,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神话故事体系。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神话处于不发达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演进中,“象”字已衍生为蕴意丰厚的思维范畴。人类的思维过程无不与“象”相关。“象”是事物外型的概括与组合,有法式或效法之意,表征或象征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都与“象”有关,抽象思维没有完全脱离形象,形象思维也包含有抽象。“象”在思维整体结构中表现为:从物的形象到观念的形象——观物取象;从观念的形象到观念分析——观念抽象;从形象分析到形象综合——综合具象;从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类比想象;从现实的形象到理想的形象——构造意象;从意象到外化的形象——物化显象。“象”字意义的演化,是人类思维进化的缩影,其丰富的蕴意是文化创造的凝结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湘西沅水流域的民间故事中“熊娘噶婆”的形象,与德国民间故事《小红帽》中的“狼外婆”形象进行了比较。首先,从两个故事的起源开始论述,并罗列了“熊娘噶婆”的独特之处;随后通过具体形象和命名两个方面,详细比较了二者形象的不同;最后,本文就“熊娘噶婆”与“狼外婆”分别代表的文化和内涵展开了重点阐述。通过所扮演的角色及命运...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语料库方法,依据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高频词、关键词和“农民”的搭配词等角度,分析了《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所塑造的中国农民形象。研究表明,《人民日报》“三农”报道话语塑造的中国农民既有依靠土地、种植农产品的传统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又有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和规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其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象更为凸显。它既构建了中国农民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的“三农”经营主体形象和国民经济经营主体形象,又塑造了他们弱势群体经济形象和获益后的受益者形象以及以“培训”为途经的新型职业农民形象。文章认为这些特征及其形象的形成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映,也与中国政府正视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政策举措有关。  相似文献   

1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走向市场化的历史进程中,“形象”的内在能量仿佛爆炸性地释放出来了。国家讲究国家形象,政府讲究政府形象,城市讲究城市形象,企业讲究企业形象……形象成了社会各方面在竞争中求发展的一个“机缘”和法宝。但在实际工作中,关于形象的问题又扭起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即:  相似文献   

14.
《理查三世》是英国伟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历史剧,本文对剧中安夫人的形象进行解析。从表面上看安夫人具有“红颜祸水”意象,体现了男权社会对女性“厌女情结”的认识倾向。但通过对安夫人形象的深层分析和重新构建,不难发现安夫人形象其实暗含着另一种“替罪羊”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安夫人成为“替罪羊”的原因以及理查寻找“替罪羊”的心理动机论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论“视觉时代”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刷媒体“读图时代”和电子媒体占主导地位的“影像时代”的来临,诠释了正在进行的文化的“视觉转向”——由“语言文化时代”向“视觉文化时代”转变。文化生存的基本形态由文字的阅读转向形象的观看,引起了文化精英的普遍忧虑。文章认为,形象的兴起并不必然地带来理性文化的危机,因为形象同样可以达成对事物的深层认知,形象和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互补的。往深处看,语言的衰退也并不就是受形象挤压的结果,文化的审美化才是“视觉时代”必然来临的深层原因,而文化的审美化又是植根于文化个体生存状态改变的历史背景之中的。  相似文献   

16.
“三戒”之说,“屏四恶”思想,“绝四毋”之说,“尊五美”思想和“三贵之道”是儒家“德性”智慧的结晶。现代企业“形象管理”理论认为,成功的企业管理是由管理者的内在道德素质和外在礼仪形象决定的。打造企业家的“道德形象”,实施“自我管理”,应当从儒家“德性”智慧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红色娘子军”成立90周年。“红色娘子军”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率先成立的女性革命队伍,开创了觉醒后的农村青年妇女集体投身革命的先河。作为在党的启蒙下女性集体参加革命的典型,“红色娘子军”的革命事迹被后人改编为各类文艺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深入研究“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源、流、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这里,“源”特指“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历史渊源,“流”特指“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艺术演进,“魂”特指“红色娘子军”革命形象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8.
文化形象构成城市的“第一道风景线”,文化形象力可以转化成为经济力。为此宁波应遵循主导性、地方独特性、历史-现实-未来交融性、前瞻性、系统性、内外形象统一性原则,高度重视宁波形象建设。其主形象可定位为以藏书博物文化、商贸文化、海洋文化为基调的“三味”文化,并设计出由文化“聚焦点”、纵向“框架”、横向“板块”构成的文化形象总体系统。  相似文献   

19.
贾宝玉作为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并非在《红楼梦》中横空出世,他的身上充满了浓厚的文人气息,尤其继承了“才子”形象的部分性格特质。贾宝玉对女性的崇拜意识、对“情”的执著以及个性中的狂狷都与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子”形象十分相似,但贾宝玉对“才子”形象又非简单地沿袭或重复,他对人生、对家庭、对社会的进一步反叛,构成了他个性的新元素,他突破于“才子”形象而体现出新的特质正是他能够成为古代小说中经典文学形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朱朦朦 《成才与就业》2013,(15):108-109
在浮躁的现代社会,“形象”变得越发重要。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面试官对求职者的形象十分看重,更有甚者,只看照片就进行第一轮简历筛选。所以即使你再有“内涵”,形象这关过不了,依旧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如何正确地“包装”自己的简历和个人形象,为自己找到第一把开启成功踏入社会的钥匙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