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对山东半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从国际合作功能、产业互补功能、腹地延伸功能、生态环境优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该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可选择互补型战略合作联盟的形式,具体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建立科技教育及劳务领域的互补型战略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合作和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建立以优化港口资源、实现共赢发展为目的的互补型战略联盟,实现各港口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区域金融合作联盟,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产物取得了较快发展,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推动力量不足、行政区经济现象严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其内在归因在于参与主体单一、地区间竞争大于合作、缺乏制度保障三个方面。为了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必须构建多元参与体系、加强内部合作、实现跨区域治理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4.
简要概括了河北省建设环渤海经济高地的战略意义,分析了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态势,论证了大浪费是河北省沿海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建设环渤海经济高地的总体构想、应实施的重点工程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其经济一体化程度和发展速度都远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与国外主要城市圈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将对环渤海经济圈和国内外经济圈在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差距进行比较,并对导致这些差距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烟台市经济发展很快,但与第二产业相比,服务业(第三产业)发展却较慢,且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在未来5-15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文明富庶新烟台"的奋斗目标,必须结合烟台市自身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烟台服务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环渤海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现状为基础,阐述了该区域相较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经济圈发展相对滞后的根本原因,即"一体化"进程不足以及由此引发的难以形成统一市场、产业链条分割严重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并就此提出作者观点,展望了环渤海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政策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区域协同研究正如火如荼,但现阶段学界尚有待阐明区域协同瓶颈之因并提出解决之法及相应的区域协同新机制。本研究试图聚焦于此,在理论层面梳理区域协同瓶颈产生机制与区域协同新机制,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推进机关事务标准化工作进行案例分析与问卷调查,在实证层面检验本研究的两个理论框架。案例分析发现,以机关事务为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存在治理尺度差异,这与中央政策调控共同构成协同的内外动机,驱动成渝地区深化合作意愿,卷入区域协同;与此同时,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两地机关事务标准化协同工作中亦有所披露,并阻碍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协同发展。问卷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案例分析结果:推进协同地区加强行政治理协同、推进治理尺度统一具有紧要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标准化执行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的行政治理协同增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互信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此外,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干部协同卷入的奖惩机制不完善,行政治理协同还需大力推进,两地协同仍有较强的地方本位意识。基于此,本研究认为,地方保护现象是长久以来中国实行区域分治所衍生的治理产物,消弭地方保护主义、强化区域一体化思维成为协同瓶颈破局之必然要求,而基于行政尺度视角出发的行政协同治理则可能通过为地区卷入协同建构与区域空间相适配的治理尺度,从而成为区域协同必然的路径选择。并且,协同是基于时间矢量上不断发展变换的过程,地方政府应当通过牢牢把握不同阶段中区域协同"动机—路径—目的"三核心元素以寻求合理的区域协同合作。  相似文献   

10.
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9月,是鲁东大学重点建设的社科研究基地,是一个涵盖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研究机构,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一个专业研究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各种经济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内蒙古自治区是环渤海经济圈内最大的民族自治地方,享有广泛的经济自治权。同时,内蒙古又是资源大区和边境贸易大区,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这些优越条件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可以有力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进程,从而使内蒙古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和“屏障”。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日益严峻.以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在对盘锦核心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阶段识别基础上,结合盘锦其他可持续利用的资源--沿海优势,提出盘锦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实施可持续性的油转海战略.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进程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挑战和风险。客观认识和科学评判 ,努力适应和主动融入 ,是目前基本上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外围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课题和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14.
闽江流域联接了闽东南发达的闽江口经济圈和闽西北较落后的山区,是实现城乡统筹、山海联动发展的大动脉。因此,开发闽江经济走廊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探讨闽江经济走廊的开发模式入手,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战略、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生态环境建设四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其开发战略。  相似文献   

15.
物流历史概念是建立在交叉学科基础上并首次在史学界提出的新课题.传统史学没有物流概念,但物流活动却自有人类开始就已经存在.物流是现时代概念,但现代物流不研究古代物流.运用物流学理论总结物流历史活动是史学研究的新角度、新方向.提出环渤海物流历史文化圈理论,并在这个理论视角下,研究妈祖文化在北方的接受与传播,将会总结出一些规律性、根本性认识,从而开辟了妈祖文化传播研究一个新视域.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经济周期波动的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利用GDP增长率对陕西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省经济周期波动与全国基本同步,经济增长的势头强劲,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但20世纪90年代后中期宏观调控求稳,改革力度略显不足。同时,针对中国经济目前处于新一轮周期的扩张期,经济将呈现较平稳而快速发展的态势,提出政府应采取中性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渤海环境综合治理的制度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日益严峻的渤海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行动,但总体治理效果不尽人意。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它包括价值目标、具体内容和实践运作机制三部分。运用制度安排理念,实现渤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确定渤海环境综合治理的价值导向和具体制度安排的指导原则;二是制定渤海环境综合治理的制度法律和政策体系;三是改变渤海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两淮一蚌”是皖北地区工业基础最好、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三座城市,应加快构建“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强化区域经济中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皖北地区协调发展和奋力崛起的龙头,从而在全省形成以合肥城市经济圈为主中心、以“两淮一蚌”城市经济圈和沿江城市经济带为副中心的重点突出、南北联动、共同支撑安徽快速崛起的多层次经济增长新格局。  相似文献   

19.
渤海国与日本有长期的外交关系,其交聘的国书及有关史料,许多保存于日本文献中,它们是研究渤海历史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