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人民阵线的第一届政府——勃鲁姆政府上台伊始,就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的法案.勃鲁姆认为,这是人民阵线政府为“改善”现有社会“试图作出的试验”.勃鲁姆同时代的人以及后来的史学家对此改革也通称为“勃鲁姆试验”.几十年来,史学家对它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的说它是“通过法律的革命”,也有的说它是“不果断的社会改良主义”,“完全的乌托邦.在我国还有人认为:法国人民阵线政府的社会改革措施,“实际  相似文献   

2.
1936年对法国是一个多变之年,在失去了菜茵兰屏障和比利时的友谊后不久,西班牙内战的爆发又对初次掌权的人民阵线政权提出了难题:国内左右翼政党的意见分歧使勃鲁姆难以定夺对西政策,伦敦决心置身事外的态度也令巴黎不敢轻举妄动,几经考虑后,法国提出了“不干涉政策”。不干涉政策保住了英法和谐关系,但法国国内却更加分裂,法国领导人保守避战的思想使他们失去了二战爆发前最后一个能够重新确立其外交和内政信心的机会,如果说法国提出的不干涉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班牙内战的结果,那么,这项政策以及其影响之下的西班牙内战也对其时法国的外交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与德国、意大利积极援助佛兰哥叛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法国对内战的所谓"不干涉"政策.由于当时法国缺乏独立的政策,英国对内战的政策的影响便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各自对国际形势及本国根本利益的判断,英国的外交政策与佛兰哥的外交目标之间形成了结合点.英国的"不干涉"政策不仅与德、意的干涉政策一起直接促成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垮台,而且也在相当程度上间接地对苏德谈判的成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苏俄是与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在意识形态上完全对立的新生国家。威尔逊领导的美国政府对苏俄的政策先后经历了不干涉、反对日本独自从东方干涉、联合干涉、单独撤出干涉四个阶段。通过分析威尔逊政府对苏俄政策演变的深层原因可以看出,这种变化并不是完全由某个历史人物的意志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时期美国国家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短篇小说《老光棍勃鲁姆菲尔德》的分析 ,说明它的思想意义与艺术品格都体现了卡夫卡“异化文学”的总体特质———运用现代艺术形式来表现异化感  相似文献   

6.
西班牙和法国在三十年代缔结的人民阵线,是在欧州法西斯侵略日益增长的威胁下,旨在进行社会和经济改革的国会实验;同时,也是制止国内政治舞台上的反动势力的一种方式。然而,人民阵线不仅是把同样的政治战略在两国付诸实践,并且首创了把国际斗争和国内政治结合起来的范例。把法国和西班牙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因素是1935年7—8月召开的第七届共产国际大会上所采取的人民阵线战略。  相似文献   

7.
美国对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结束后 ,法国即在印支发动了重建殖民统治的战争。对此 ,美国起初采取了“不干涉”政策。但 1948~ 195 2年间 ,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朝鲜战争的爆发 ,杜鲁门政府日益重视印支的战略地位 ,逐渐将印支纳入美国反共反华的“遏制”战略中 ,对印支政策也转变为“间接干预”。 195 3年艾森豪威尔政府执政后 ,美国进一步加深了对印支的干涉。然而 ,美国的“间接干预政策”遭到了失败。日内瓦会议后 ,美国走上了直接干涉印支事务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政府可否通过政策干预促进集群产生和发展?政府应该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集群发展?欧洲各国为此做了大量政策试验,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我们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参考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可以降低政策探索的成本。在西班牙巴斯克地区集群策动案例中,政府是集群策动的发起者,为集群策动提供资助,并通过提出要求和制度框架规范集群策动活动,但却不参与和干涉集群策动的具体决策与活动。政府是集群策动幕后的推动者、支持者和诱导者。  相似文献   

9.
从四月革命至内战爆发前,西班牙无政府工团主义运动因其属于左派又独立于争夺政权结构之外的特殊地位,对第二共和国的建立、巩固、转折和人民阵线运动的创建、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为自身利益而在传统理论和政治现实问不断进行政治选择、调整和转变,成为西班牙特殊政治局势中左翼阵营下可缺少又无法控制的政治力量,对共和国和左翼政府提供过支持,也产生过冲击。它是造成内战前爆炸性政治气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式的国际主义战士、罗马尼亚共产党员柯烈然·布库尔大夫和他的妻子柯芝兰,曾在驻建水的滇军第二十师担任医疗队长和助理护士,为驻地军民防治疾病、救死扶伤,深受建水军民的爱戴。柯烈然来到中国之前,就作为国际主义战士战斗在西班牙。那是1936年2月,欧洲的西班牙在国会选举中,有共产党、社会党和资产阶级共和派参加的人民阵线获胜,成立联合政府。然而,同年7月,西班牙法西斯头目佛郎哥在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直接支持下,发动了军事政变。人民阵线奋起抵抗。世界进步力量积极支援,组织国际纵队志愿军,与西班牙人民并肩…  相似文献   

1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武装侵略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了变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它同大革命时期的国共合作相比较,同当时西班牙、法国的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相比  相似文献   

12.
1874 年前,英国对马来半岛地区基本采取间接控制的“不干涉”政策。1874 年英国海峡殖民地政府与马来半岛的霹雳王国签订的“邦咯条约”,在对霹雳内部事务的处理、驻扎官制度的原则以及割地、划界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由此,英国不仅干涉霹雳苏丹的王位纷争,而且通过实行驻扎官制度,公然干涉霹雳王国的内部事务,将其作为殖民保护地,并如法炮制,将长期困扰海峡殖民地稳定的马来半岛西海岸诸土邦逐个吞并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苏联对蒋介石政府的政策作了调整:由原来的“弃蒋”政策逐渐向“联蒋”政策过渡。本文论述了这个转变的过程及苏联对蒋政策的特点。并认为苏联调整对蒋介石政府的政策不是偶然的,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一)为了对付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二)苏联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三)苏联远东政策的需要。本文同时指出苏联对蒋政府政策的调整是有限度的,其目的是想利用国民党政府作为在远东苏联对付日本挑战的一种平衡力量。  相似文献   

14.
补贴政策作为政府干预学生贷款市场的财政杠杆,能在学生贷款的政府、银行和学生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发挥利益再分配的角色.我国学生贷款补贴政策,是以频繁发布的政策文本的形式来实现政策意图的.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定量分析,考察我国学生贷款补贴的政策变迁的路径,可以发现政策变迁呈现从“单向推进”向“政策协同”的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协同型转变、从单项政策工具向政策组合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文章应用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模型框架,结合中国教育减负政策的本土特点,提出改进的多源流模型,对“双减”政策的议程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既有的减负政策结果反馈出越减越重的问题,教育焦虑、新的培训教育体系和资本力量的干涉共同构成了“双减”政策的问题源流;政府关注倾向转移到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上,设立了基础教育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了减负政策共同体。一系列相关会议的召开助推“双减”的政策之窗开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推动下,“双减”政策的政策议程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6.
二战期间美国曾宣布支持各国民族自决权利,欲以美国的自由价值观为标准反对欧洲传统的殖民制度,但战后建立新世界秩序的需要迫使美国对印支实行既不干涉法国的印支事务又不得罪印支民族主义者的两面性政策.由于越南民族主义者的共产主义特点以及胡志明明确加入苏联共产主义集团的声明最终打破了美国梦想的东方“第二个铁托”模式成为现实的可能,特别是法国在印支战争的失利和法国在美国全球冷战中的重要地位最终使美国转向全面介入干涉印支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国东北,猛烈地冲击了华盛顿体系所维系的有利于美国的远东秩序,但胡佛政府不敢正面与之对抗,却令史汀生宣布“不承认主义,”对日本的违约行动及其所造成的既成事实不予承认。这是一种非军事干涉行为。实质上就是一种既不援华也不制日的绥靖政策。罗斯福上台以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日实施了防范  相似文献   

18.
1936年7月17日,西班牙反动军人伙同保皇派、封建残余势力和教会上层人物在西属摩洛哥发动了反共和政府的叛乱。第二天,叛乱分子开始在加那利群岛、巴利阿里群岛和西班牙北部地区采取行动,西班牙内战爆发。意大利法西斯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后,即伙同纳粹德国进行武装干涉。这一行动,是在它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刚刚结束两个月国力受到损伤的情  相似文献   

19.
一封建的西班牙殖民政策是以在經济上完全隔离它的殖民地为其特点的。西班牙国王力图通过这种政策以便在辽闊而分散的领土上保持独占的統治地位,并把殖民剝削的財富集中在自己的手里。西班牙宗主国政府禁止菲律宾同西班牙之間发生直接的貿易关系,就是这种殖民政策的具体表现之一。另一方面,菲律宾在西班牙殖民帝国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也加深了菲律宾同外界世界的隔离。从地理大发現以来,由于葡萄牙人的反对,早已使得西班牙无法派  相似文献   

20.
1936年西班牙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法西斯叛乱。佛朗哥集团推翻了人民阵线政府,在欧洲建立起一个新的法西斯国家。佛朗哥法西斯叛乱为什么能够得逞,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想就其基本原因做一点分析,以就教学术界。一、三十年代法西斯势力在殴洲的蔓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以后,各国资产阶级在心神不定之中镇压了工农运动,恢复了他们的统治。1922年,意大利建立起第一个法西斯政府。十一年后,即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执政。这样,欧洲出现两个法西斯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