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冯广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1):1-7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进行湖北师范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教育思想大讨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次大讨论的主题是:"明晰办学思想,凝炼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张应强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1):22-24
<正>一、开幕式上的发言尊敬的罗院长,各位专家学者: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和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对前来出席涂又光先生教育思想研讨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涂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书法家。前面两个"家"呢,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后面的"书法家"呢,则知之不多。其实,涂先生在书法上有很多创作。他的书法作品,我们看过不少。我们在座的有很多幸运之人,他们收藏了涂先生的书法作品,这些 相似文献
3.
李本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1):121-12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工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的前兆,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的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交流与心理辅导,二者互动融合,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排除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玉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48-152
闽台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政策性、针对性和开放性原则,在教育交流中实现人才培养观念和教学文化的主动对接,大力开展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核心促进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包容多元价值为基础的"三观"教育、以现代文明素养为核心的道德规范教育、以深化团队合作为核心的创新意识教育,同时还要注重赴台学生的过程教育。 相似文献
5.
李小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3):100-100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徐建军教授的力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可以说是近几年这一论题中有份量的学术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9-19
2009年7月6日,来自北京和辽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专家、教授40余人会聚在辽宁大学崇山校区博远楼208会议室,召开“京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讨会”。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教授、辽宁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兴国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7,(5):F0002-F0002
2017年10月23日,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赤子初心"大学生艺术作品巡展开幕式在清华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刘贵芹,社科司副司长徐艳国,社科司陈睿处长,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姜胜耀.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邓卫等出席开幕式,受邀参展作品作者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的师生以及部分中央及北京媒体,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9.
林娜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3):127-13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拓展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广西以“百场报告会”为载体,探索了青年学生形势政策思想教育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高校和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与难点.在对当前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高校二级学院为平台,从二级学院党支部、研究生会、导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及网络平台等方面入手,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朱东根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4):106-111,128
孔子的教育活动开创了中华教育的新时代。他以私人教育的形式推动了知识文化的下移和扩散,催生并引领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运动,对秦汉以来的社会发展亦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经验,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多有创造,非常实用。特别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与方法的提出,在中外教育史上更具超越时空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这些思想,对解决当今的某些教育问题实有教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12.
张琦勇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是以人本主义哲学为基础,撷取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核而发展起来的一个教育学流派,这一理论强调以学生为本位,注重学生身心和情感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其理论的合理内核值得我们在教育改革中学习、借鉴。但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也有局限性,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立场,对其加以批判地吸收。 相似文献
13.
刘春蕊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8(3):119-121
康有为是中国最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教育上他有独到的见解和思想。一 ,把教育作为“救亡图存”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二 ,特别重视普及大众教育 ;三 ,提出了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基础的思想 ;四 ,主张开放式办学。他的教育思想的产生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 ,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14.
ZHANG Tian-ru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董仲舒教化思想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对于道德教化的基本措施、途径和方法的理论论述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教育规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无启迪和借鉴作用。本文从显德以示民,化民以成俗、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节民以礼,乐成其德以及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等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范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116-119,124
为了全面、宏观地评价陈独秀早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深入分析了陈独秀早期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分析认为,陈独秀早期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主要包括提倡新教育、西学教育和素质教育、国语教育和工人教育、情感教育和道德德育,在北大文科的改革与广东教育改革。分析表明,陈独秀早期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当前认识教育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教育目标、教育体制改革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于忠海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教育政策中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合理性与价值选择上,但在实践中,教育思想却经常被异化,表现出实用性、迷惑性、无主体性等特征,并带来负面效应:政策失真、教育失本、实践失效。其根源在于政策自身因素,诸如实践性差、低效评价以及固有教育观念的自我保存属性的抵制等。 相似文献
17.
叶丽芳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竺可桢曾于1913年至1918年期间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这段留学经历对于他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哈佛大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艾略特和劳威尔任校长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些改革对竺可桢教育理念的形成和他的教育改革的推行,包括重视教授、实行导师制、培养通才以及崇尚求是精神都起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育改革中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华伟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
体育教师观念的更新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没有观念上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进行真正的体育教学改革.本文就教育改革中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及确立现代教育观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家梅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58-61
高校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与思想舆论阵地,高校党的建设在全国党的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核心环节。分析和研究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探索高校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思考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组织建设的新办法、新途径,对于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动高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