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论文学语言解读与文学意义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伦生 《学术研究》2003,(2):117-120
文学作品意义的解读是文学理论研究中一直颇受关注的问题。本文在考察文学的有关方法理论的基础上指出 :文学作品意义的发生是一个经由个体阅读理解动态的组构过程 ,具体表现为语言经由群体经验意象向个体经验意象的互动转换。在当前个人化写作和阅读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的文化背景下 ,必须探讨新途径 ,从整体类型意义分析的模式中走出来 ,关注这生动的解读组构过程及其生成的丰富多彩的意义世界 ,才能把握文学意义的真谛 ,既避免个体意义对群体意义的消解 ,又防止群体意义对个体意义的简单覆盖。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从个体生命感受和生存体验层面入手 ,考辨、论析中国象征主义诗歌“象征”的精神实质。指出其基本内核应是 :当在现实的生存环境中无法确证生存意义时 ,诗人精神所体验到的精神和现实之间强烈的分裂感。这种分裂感的相同和对待这种分裂感的方式的不同 ,是李金发戴望舒诗歌的精神体验、运思逻辑、语言特征等方面异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田恩铭 《北方论丛》2020,(2):69-81,86
盛唐时期胡姓士人的文学活动对于胡姓士族文学群体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后,大历时期是胡姓士人的成长期,贞元、元和时期,胡姓士族文学群体已经形成并举足轻重。胡姓士人群体堪称是中唐政事与文学空间的中流砥柱,与山东士族、关中士族、江南士族鼎足而立且毫无愧色。贞元、元和时期的文学活动场域与德行、政事、言语建立不可分割的联系,胡姓文学家族从地方进入台阁,从边缘到核心,进入文学活动的中心地带。唐人选唐诗选本采摭胡姓士人诗作入集发挥了保存文本的文化传承功能,突出了中唐胡姓士人的创作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胡姓与其他家族联姻是民族融合的组成部分,基于此产生的文学活动便具有了特殊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学本原论     
中华文论的文学本原论 ,是“天人合一”式的 ,它不是孤立的“感物”说 ,也不是孤立的“言志”说 ,它还有超越这两个序列观念的第三序列观念 ,即“天”、“道”、“天人合一”等。中华文论的文学本原论是三个序列观念的有机整体的联系。在“感物”和“言志”的后面 ,还隐含一个十分重要的层次 ,这就是“道”。  相似文献   

5.
天子文学侍从是西汉文学家的主体类型之一。西汉统治集团要"润色鸿业",众多文士希冀以文求显,双方意趣相契合,因而形成特殊的文学群体。天子文学侍从既有共同的群体身份特征,也有各异的个体身份特征。他们得到的官职不同,出身、经历、升迁途径各异,掌握的知识体系也各有不同。有的善经学,有的喜纵横家言,有的"不根持论",彼此的人生追求、审美取向都存在差异。在留下的传世文学文本中,既表现出西汉天子文学侍从"应命承制""润色鸿业"的群体话语特征,又充分彰显不同创作主体"依违谲谏"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文学文本也显示出各异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社会,文学要更加重视感性生活,因为,生活永远是不依赖人之理性的感性的事实存在,是人类的感性活动、实践活动本身。从这一角度出发,当今的许多文学与文化问题可以获得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吴炫  马宁 《江苏社会科学》2023,(1):191-200+244
中国文学的创造张力体现为:文学按照“载道”要求只在文体修辞性等方面的创新,导致作家的依附性思维而使得中国文学“从动于文化”;文学尊重人的爱欲和情感,反抗礼教道教束缚的生命觉醒,因为作家缺乏“自己的情理统一”努力而使得中国文学“弱动于文化”;文学中作家个体哲学觉醒内在地批判改造儒道和西学思想,因为“个体化理解世界”的潜在实现而使得中国文学“能动于文化”。因此中国传统文论需要在“奇异”“别趣”“象外之象”基础上增加“独思”“独象”“象内独象”之新范畴,才能弥补中国文论在创造境界问题上缺乏文学独创性思考之局限。  相似文献   

8.
潘华琴 《人文杂志》2007,(3):105-111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是架构文学与个体生命之关联的桥梁。论文通过在文艺学领域内对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推演分析指出,个体生命在突破语言规则、习俗、惯例等束缚之后才能实现私人感觉的有效表达,即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文学言语是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范例。这也正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9.
郝丽萍 《晋阳学刊》2008,(3):126-127
文学是在与其他文学的碰撞中发展的,这种碰撞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就是模式平移与具体文本的翻译。劳伦斯·韦努蒂指出翻译有助于本土文学话语的建构,并参与了本土语言与文化的发展,翻译能够修订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群体的典律,而且可以促使另一文化群体创制译本并作出反应。翻译以巨大的力量构建对异域文化的表述(representation),为文化的抗争、革新及变动提供了各种可能性^[1]。  相似文献   

10.
明清文学世家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真瑜 《中州学刊》2006,(1):218-223
文学世家是一种与文学流派不同的作家群体,其基本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在明清文坛上,文学世家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文学世家的形成有其多种原因,文化积累和文学传承是其形成的基本规律。文学世家在创作上会具有一些家族文化意味,其具体表现是在文学活动中的家族群体参与、家族意识及家学传承。与文学流派有很大不同的是,在文学世家中女性文学创作是一个重要存在,并成为文学世家的文学亮点之一。文学世家在明清文坛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主要表现为一个文学世家在理论或创作上某一方面的优势或特点,既是对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也往往成为某种文学样式在一定时期内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文学史也许是一种最不真诚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对文学观念的泛化理解,努力把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现象或样式纳入文学史范畴。从而营造出一个被充分“放大”了的繁荣的文学历史,给世人虚拟了一个辉煌的文学史形象。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亦即社会文学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历史形象,则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学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人们的文学生活是贫乏和萧条的,社会的文学资源也是短缺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应当把文学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而不应当遮遮掩掩或虚构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刘晓虹 《文史哲》2002,3(4):112-119
群己关系是任何一种文化价值体系都环绕着的中心问题之一。在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儒家学派基于对合群性意义的认识及对群体秩序的关注 ,更多地强调了群体原则。汉代以后 ,随着儒学被体制化 ,特别是发展到宋明理学 ,先秦儒家的群体原则已被引向了整体主义 ,这种整体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强调个体对群体特别是作为群体秩序代表的专制君主的服从 ,贬斥和抹煞个体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整体主义的兴盛与流行 ,导致和强化了中国人的人格依附性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被拉长 ,中国文化迟迟不能进入近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潘立勇 《文史哲》2005,(1):79-84
在阳明心学 ,境界即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良知在不同的境域、不同的层次中呈现为不同的境界 ,即诚境、仁境、乐境 ,诚为意义世界的实诚存在 ,体现为真的境界 ;仁为道德世界的是非明觉 ,体现为善的境界 ;乐为审美世界的超越自得 ,体现为美的境界。三者亦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诚境为基础 ,仁境为核心 ,乐境是理想 ,意义境界、道德境界的最高体验是无人而不自得的乐境 ,其向审美境界的转化就在于本心良知的超越自得体验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文学与历史的奇妙结合体,文学史自始至终都将徘徊于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史实与史识、全面与片面、高雅与通俗以及过去与当代等诸多矛盾体中.唯有从整体上考察这些矛盾体,才有可能找出文学史的真相.  相似文献   

15.
追寻:中外文学的叙事母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经建 《文史哲》2006,(4):120-126
追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动力,更是一个终极性的文化命题。人类追寻精神通过艺术审美途径被转译为中外文学中一个基本的母题模式。“流浪汉小说”是其最浅易、最显明的母题表述图式。大多数流浪汉小说的文本都呈现出两重结构:一是直接对应现实生存的表层结构,一是隐含人生哲理和诗意概括、寄寓着追寻母题的深层结构。(精神)家园叙事是追寻母题的形而上层面或哲学意味上的表达形态,具体表现为:其一是对个体存在的认同性焦虑进行自我确证的过程性追寻,现代人的根本性焦虑是无家可归感,文学中的追寻可以将个体性的价值选择、精神追求与特定的精神价值体系和文化观念体系相联系,并在其中被确认而得到心灵的慰籍。其二是持有既定的人生取向和明确的精神目标、旨在重建或心造一个理想“家园”的追寻,这种追寻中的“家园”被赋予了诸多形而上的意味,且与“诗意地栖居”等话语概念相关联,描述了人类带着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漫长旅程。  相似文献   

16.
“知止”三义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知止”。“回到你自己”是“知止”的根本义。这涉及到今人所关注的“认同”问题:自我的认同和文化的认同。从内容上讲,知止这一观念强调的是文明与自然的内在贯通。由此,知止的观念又展开为三重意义:回归自然、回向历史与成德知本。此三义辐辏于第二义而贯通为一体。其特点则表现为一个“复古”的历史精神。但“知止”并非故步自封,止步不前,而是要在“进”与“止”之间保持一种内在的张力和协调的关系。“知止”观念从存在实现论意义上凸显了一种历史的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差异原则。这对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峻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59-160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是世界著名的意识流文学大师,其《尤利西斯》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范围内意识流小说的最高成就。本文简要介绍了他的主要经历及其独特的人生追求,重点介绍和评价了他的代表作《尤利西斯》,及其意识流小说的创作道路,并指出超越真理一步就是谬误,为艺术创新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8.
道教养生的特征是超越性,是得道成真;而得道成真的最显著特征是长生不死,因此,一般习惯于把道教养生学归结为《老子》的“长生久视”之道。道教养生学首推内丹学,内丹学肯定“长生久视”;但认为其最高境界不能仅限于“长生久视”。而是与道合一的“真人境界”,萧天石称之为“道世界”。与道合一的过程是追求“合真”的过程,道教称为“全真”,正是在此意义上,萧天石称道教养生学是“全真之道”。将道教养生学的最高境界从“长生久视”提高到“道”的境界,进一步拓展了道教养生学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19.
从“天人合一”的本体论角度探讨真理的问题,可以把真理分为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又可以转化为四种人生境界。不论是对真理的追求还是对人生境界的追求,都离不开“虚拟”,真理的主观性就恰恰体现在人的虚拟中。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吉林青年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吉林青年价值观变迁历经震动反思、冲突徘徊、追寻自我价值、重新整合等几个阶段,从其展示的变化中总体上可以预见与把握吉林青年价值观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