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立波 《老年人》2006,(10):36-39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在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68天的征战中,共发生了380余次战斗,其中有6次较大规模的战斗,关系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对长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湘江战役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27日,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控制了渡河点。但是,大部队因为辎重过多,行动迟缓,没能及时过江,遭到敌人的夹击。为强渡湘江,红军各军团浴血奋战,损失惨重。12月1日,国民党军队发起全线攻击,企图夺回渡口,围歼红军于湘江两岸。12月l日…  相似文献   

2.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但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后至遵义会议召开前,中共中央召开的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三次重要会议,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奠定了基础,是伟大转折的前夜。这三次会议实际上是遵义会议的预备会议。  相似文献   

3.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决定红军长征的因素固然很多,鲜为人知的是,有一份绝密情报,及时促使党的临时中央做出战略大转移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文戈 《当代老年》2008,(6):31-31
在万里征途中,红军时时受敌重兵围追堵截,却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  相似文献   

5.
张磊 《当代老年》2006,(2):28-29
在中央苏区,林伯渠、谢觉哉、董必武、徐特立、何叔衡五人,被尊称为“苏区五老”。长征开始,何叔衡年逾花甲,未能随军长征,其他“四老”踏上了漫漫长征征途。  相似文献   

6.
《中外书摘》2006,(12):23-23
罗永佑是江西南康人,他的母亲是湖南湘潭人,是彭德怀的堂妹。也正是因为这层亲属关系,1928年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时,年仅14岁的罗永佑在其父亲的带领下投靠舅舅彭德怀。当时他身体赢弱,年纪尚小,出于爱惜,彭德怀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要他回去“好好读书识字,长大当红军,给穷苦人打天下”。  相似文献   

7.
何立波 《老年人》2007,(9):36-37
1934年10月,在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前夕,中革军委决定将红军大学、第一步兵学校、第二步兵学校、特科学校合编成立军委干部团。军委干部团的领导阵容非常强大,陈赓任团长,宋任穷任政治委员,钟伟剑任参谋长(后为毕士悌)。干部团的干部都是久经考验的红军指挥员。 、  相似文献   

8.
甘荔  杨必军 《老年人》2006,(10):39-39
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怀化的通道境内时,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因当时军情紧急,会议是边行军边召开的,所以又称“飞行会议”。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的瑞金、于都与福建的长汀、宁化突围,开始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但红军在西进途中暴露了战略意图,蒋介石于1934年11月17日发布《湘水以西地域剿匪计划大纲》,妄图阻止中央红军与红二、六军团会师。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的城步、绥…  相似文献   

9.
吴殿卿 《老年人》2006,(9):32-33
带罪的“上干队”队长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苏区,踏上漫漫长征之路。在红军大学担任专职教员的肖劲光接到命令,担任军委干部团“上干队”队长,并率“上干队”随大部队转移。而此时,他还是个身负罪名的人。1934年1月,肖劲光被打成“罗明路线在军队代表”,判刑5年,并撤销军籍、党籍。可刚关了一个月,就被释放了,而且被任命为红军大学军事教员。半年后,长征开始,肖劲光又被任命为“上干队”队长。至于肖劲光有无罪行,审判的对错,是刑期撤销还是减刑,党籍、军籍是否已恢复,都无人提起。“上干队”,全称是上级干部队,约2…  相似文献   

10.
耿飚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功勋卓著的战将。在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他先后任红四团团长和第一师参谋长,率部斩关夺隘、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声威显赫。  相似文献   

11.
长征开始前,当大规模军事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展开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符、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国红军总怀司令部——构成苏区指挥中枢怕宠大机构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快速运转。  相似文献   

12.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中央红军历经一年多苦战,未能打破敌人的第5次“围剿”,被迫走上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相似文献   

13.
石海 《老年人》2005,(11):36-38
1934年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实行战略转移,准备与在湘鄂西的红二、六军团会合。1934年10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开始突围西征。11月中旬,红军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第三道封锁线,进入湘桂边界之地。蒋介石急忙调兵设卡,企图“于湘、漓两水以东地区”围歼红军。11月12日,蒋介石任命何键为湘粤桂边“追剿”军总司令,薛岳为“前敌总指挥”,出动26个师约30万兵力“围剿”红军。他们的如意算盘是,凭借湘江之险,并利用桂北沿江600多座碉堡,在全州、兴安、灌阳长约130…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象征。其内涵包括: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等。弘扬长征精神,对于加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举国上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全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今天,为使我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达到更高的新目标,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富民兴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文中阐述了“红军的创建,红军长征和哈达铺在长征中的历史地位,长征精神永不忘和‘新长征,奔小康,让农民群众富起来’。”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前三部分颂扬长征精神,第四部分主要写要让宕昌人民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方法和路子。通过宕昌30万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宕昌农民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6.
车辚辚.马萧萧.大军在夜色中跨过于都河,向着日落的西方迤逦而去……在脑海中尘封了几十年的往事,最近常常出现在老红军钟明的梦中。  相似文献   

17.
何立波 《老年人》2005,(10):36-37
长征出发时,中央成立了“三人团”,由博古、李德和周恩来组成,负责重大事情的领导工作。这是当时最重要的领导机构。在“三人团”中,博古负责政治工作,李德负责军事,周恩来督促军事计划的实施。实际上,一切大事都由博古和李德说了算,好多事情周恩来并不知道。其时,毛泽东虽保留  相似文献   

18.
长征精神主要体现为坚定理想信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新长征中,长征精神依然是我们实现伟大目标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红军长征经历少数民族地区途中,为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我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当时各少数民族具体情况,制定了系列政策和措施并取得成功,为我党后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民族政策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上层统战问题、民族宗教问题、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等方面取得了的重要突破,为其他民族政策措施的顺利贯彻落实提供了条件和保障,这对于当前进一步完善民族政策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期时期,党和红军打破"关门主义"的束缚,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上层统战工作,为红军长征创造了有利条件。遵义会议的召开,从思想上扭转统战工作只限于工农群众下层的作法,为上层统战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八一宣言的发表和瓦窑堡会议的召开,开创了上层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