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女性主义语言研究理论指导下 ,从英语中语言性别差异的角度 ,运用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Leech)的会话“礼貌原则”及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 (H·P·Grice)的“合作原则”进行观照 ,《远离尘嚣》中的女主人公芭斯希芭并非放荡轻浮之流 ,而是一位敢做敢爱的善良女性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通过例举对比吉本芭娜娜的四部作品中感觉表现的数量、对比五种感觉表现出现次数并引用原文具体分析感觉表现在文章中隐藏的深刻意义和感情,进而分析阐述感觉表现在其各部作品中是怎样表现其主题并带来了怎样的表现效果。  相似文献   

3.
拉班·芭特妮芙动作体系是一个可以理解人类多元性动作模式的综合性体系。在该学科视野下,可以区分复杂的广场舞动作表象,整合表象背后的运动模式,并在广场舞创作中寻找更适合于个体运动的本质规律。在广场舞实践中,变幻动作力效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广场舞受众群体的需求,构建空间思维能够助力于舞者身心状态的传达,而根据身体的运动模式开发相应运动方案,更是能够加强广场舞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让舞者在感知力效变化、探索空间可能、注重形体开发的过程中,充分修补情感需求、促进行为健康、增强物我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宿命论角度出发,对小说《远离尘嚣》中女主角芭思希芭的生命轨迹进行探索,从人物情感的发展变化浅析芭思希芭命运悲剧的必然性,从而体会哈代作品中的宿命论观点。  相似文献   

5.
在吉本芭娜娜的《厨房》和续集《满月》中,厨房不仅成为樱井美影摆脱孤独的寄托,更成为她维持生活的依靠。这种欲罢不能的厨房情结并非现代女性袁层生活的映照,而与女性深层次的传统继承有关,与女性的生理本能和心理需求有关。它是现代女性与社会妥协调和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族裔如何建立起自身独特的文化身份认同,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班芭拉在长篇小说《吃盐者》中提出的关键问题。对此她给出的解答是,在主体性身份的构建过程中,明确个人的自由与责任,建立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侯苞、侯包、侯芭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韩诗翼要》十卷,武英殿本题侯芭撰,中华书局点校本题侯苞撰。《旧唐书·经籍志》亦著录此书,题卜商撰。《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韩诗》,卜商《集序》二卷又《翼要》十卷”。《经义考》作“侯氏包《韩诗翼要》,《隋志》...  相似文献   

8.
在草原文化的背景下,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面对哈萨克族叙事诗《阔孜库尔佩西与芭艳苏露》八个版本的新母题进行了探讨,理出了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相同的一部叙事诗不仅因民族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在同一民族内的艺人因所处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也会出现一些新母题;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就不同的艺人和听众,也催生着新母题的诞生.  相似文献   

9.
《树新娘》是著名美籍印度裔移民女作家芭拉蒂·穆克尔吉小说创作的成熟之作。小说通过主人公塔拉的寻根之旅,再现了殖民霸权、父权制度及阶级压迫对女性,特别是第三世界女性的摧残与迫害,探讨了殖民阴霾下女性意识觉醒之路,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从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视角出发,分析小说中殖民时期以及后殖民时期几位典型女性的形象,反思其殖民背景下重建自我身份的历程,揭示其回归精神家园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10.
在吉本芭娜娜的《厨房》和续集《满月》中,厨房不仅成为樱井美影摆脱孤独的寄托,更成为她维持生活的依靠。这种欲罢不能的厨房情结并非现代女性袁层生活的映照,而与女性深层次的传统继承有关,与女性的生理本能和心理需求有关。它是现代女性与社会妥协调和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发表于一八七四年的《远离尘嚣》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哈代的成名作,它不仅代表着哈代早期小说思想和艺术方面的主要特征,而且还同他后来创作的小说有着一定的联系,是我们探索啥代作品的主题、人物、艺术成就等问题不可忽视的一部作品。(1)《远离尘嚣》是哈代“性格与环境小说”的第二部,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趋向于赤贫的农民加布里埃尔·奥克成了韦瑟伯利农场女农场主巴丝谢芭·埃弗登小姐的佃户。他非常衷心地爱她。可是,巴丝谢芭却醉心于乡村中唐璜式的人物——骑兵中士特罗  相似文献   

12.
《女人世界》2005,(10):30-30
圣芭蒂(SANBETTER)是深圳市澳博传奇实业有限公司从意大利引进的高级成衣品牌,自刨建伊始即以打造白领女性及社会知名人士的个性化时尚生活为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远离城嚣》是哈代早期爱情题材小说之一。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奥克对女农场主巴丝谢芭小姐的爱真诚而执着 ,但却经受着爱的困惑与失落、爱的宽容与超越的考验。奥克历经艰难、曲折而不摧 ,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4,(12):43-43
在中美洲中部的的卡隆芭拉地方,有一些卵形的石块,土著人一直把它视为宝物。这些石块在下午时是平滑的,奇怪的是,经过一夜时间,所有石块上便会出现一些神秘的纹圈。经太阳晒过以后,这些刻纹便自动在下午全部消失。好几公里范围内的石块皆是如此。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作为英国跨世纪的一代文学宗师,对后世许多作家有很大影响。法国的普鲁斯特、英国的D.H.劳仑斯、美国的福克纳、西奥多·德莱塞……都从他身上获益匪浅。本文结合《德伯家的苔丝》、《卡斯特桥市长》和《嘉莉妹妹》探讨一下哈代对德莱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十九世纪文学想象》[1](以下简称《阁》著)这部在女性学界久享盛誉、影响深远的著作.由桑德拉·吉尔伯特(Sandra M.Gilbert)和苏珊·古芭(Susan D.Gubar)两位美国学者合作撰写.该著问世当年,即在美国普利策奖和美国书评奖的竞技中荣居第二.吉尔伯特和古芭也被公认为20世纪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家.  相似文献   

17.
著名专栏 作家哈理斯 (Sydney J. Hames)和朋友在 撒摊上买报纸, 那朋友礼貌地对 报贩说了声谢 谢,但报贩却冷 口冷脸,没发一 言。 "这家伙 态度很差,是 不是?"他们 继续前行时, 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 上都是这样的," 朋友说。 "那么你为 什么还是对他那  相似文献   

18.
英国小说家托尔斯·哈代不但对妇女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对男权传统限定下的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而且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上超越了男权传统的女性角色对比,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独立自主的女性,充分体现出妇女所独有的女性意识。在小说《远离尘嚣》中,女主人公巴丝谢芭在与男性的爱情、婚姻关系中努力追求实现自我存在和自我需求,对抗着男权传统对女性自我存在、自我需求、自我表达的干涉和压制。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当哈代在伦敦作助理建筑师的时候便开始写诗。他的诗歌创作欲望起初来自于雪莱和斯文本恩。但对他影响最深的却是多塞特郡的一位小学校长威菲·巴恩斯,他的那些具有高雅韵律以农村为素材的诗歌在哈代看来简直成了梦幻中的绝妙佳句。在后来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哈代始终以此作为创作目标。哈代一生中共写了九百一十八首诗。这些诗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其中包括:用方言写的故事诗、讽刺诗、爱情诗及沉思录等。有些诗歌要比他的小说更能简明地表达他的思  相似文献   

20.
美国文学中存在地方色彩,英国19世纪的文学中也存在“英国色彩”:简·奥斯丁的中产阶级婚姻观,狄更斯笔下的童工悲惨遭遇,萨克雷书中的资本主义上层社会,艾米莉·勃朗特的荒原意象和哈代的韦撒克斯的乡村生活,共同形成英国19世纪文学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