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徐继畬以开放的思想、积极的心态正视改变的世界,其著作《瀛寰志略》名为世界地理志,实则充满危机意识和警醒思想;科学的态度、求真的精神、正视现实的勇气,是贯穿《瀛寰志略》的灵魂;《瀛寰志略》为近代中国平等科学开放认识世界的嚆矢,作者以独特的思维方式认识着外部世界,其深刻的见解远远超出同时代人。徐继畬独特对外认识的成因与他对外来强敌和世界具有强烈的真实了解要求、追求学术的求真精神、学习西方以达到富国的愿望以及他的世界观、价值观是分不开的。徐继畬正视现实的勇气、开放的心态和远见卓识对中国近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2.
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先驱者之一、中华民族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和世界的近代史上均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徐继畬启蒙思想的研究,指出:徐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向中国人指明了近代世界的面貌和时代潮流,提供了值得中国人效仿的近代化样板.对此应给予客观评价.作者还对徐的专著《瀛寰志略》和日本近代化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著的《西洋事情》,进行了比较研究,着重论述了两书在中日两国近代化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不同作用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徐继畬<瀛寰志略>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士人撰写的一部较有影响的舆地学著作,该书在介绍欧美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时,翻译引介了一批法律新词,成为中国近代法律新词的滥觞.  相似文献   

4.
徐继的欧美观徐继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鸦片战争后历经五年撰成的《瀛环志略》,系统地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其中对欧洲和美国的介绍尤为详尽。《瀛环志略》以大量的篇幅介绍欧美各国尤其是欧美...  相似文献   

5.
<正> 雅片战后,西人挟船炮余威缔造不平等条约之结构,凌辱中华,而我朝野对西方世界了解不够,对策难筹,或坚强对抗,或忍辱抚绥,意见分歧,其能虚心研究西事,知己知彼,拟具肆应之方者,殆如凤毛麟角,邵阳魏源、五台徐继畲,分别著述《海国图志》[1]及《瀛环志略》,为其中佼佼者。本文简介徐继畬的生平事迹及其对西方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代史上,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倘若如范文澜所说是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话,那末,第二人就是也参加过抗英战争的道、咸、同三朝名臣徐继畬(以下简称徐公)了。徐公(1795—1872),字健男,号松龛,山西五台人。他那刚正不阿的性格、勤俭朴素的生活、一尘不染的节操、丰富的著述、爱国爱民的精神以及表现在《瀛环志略》(以下简称《志略》)中的远见卓识,久为中外人士所钦佩。可惜数十年来很  相似文献   

7.
闽东畬族服装服饰技艺是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而畬族服装服饰之一的“福安装”系列中,凤翔畬族服装服饰具有突出的典型性与代表性.本文以田野考察资料,力求解读凤翔畬族服装服饰技艺的生成环境、民族特色、文化内涵以及其对历史的传承与现实存留状况等等,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保护、弘扬凤翔畬族服装服饰技艺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19世纪90年代中叶至20世纪最初10年;被有的学者称为中国近代思想变化的“重要的分水岭”,“在这一过渡时期,梁(启超)是一位关键人物,…其思想成为中国意识形态运动的一个重要的和永久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一、与19世纪理性主义的特殊关系严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是普遍公认的。他不仅是一位卓越的翻译家,而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是他,才大大缩短了中国思想与世界近代思想之间的距离。梁启超说:“西洋留学生与本国思想界发生影响者,复其首也。”蔡元培也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中国共产党人称颂严复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深入细致地对严复的思想进行研究分析,探寻其思想渊源,剖析其基本层次和结构,分清表里关系,考察其得失长短,对于揭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它的成就是巨大的。虽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但毕竟使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大大加速,客观上加快了清王朝灭亡的脚步,为中国早日推翻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奠定了基础。但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的学习心理使中国的每一步学习都事倍功半,成效大打折扣。学习中的“一边倒”现象和盲目照搬现象使中国的西学东渐走了许多弯路,学习中的“急功近利”思想也是造成西学东渐成效甚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英国现代主义作家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展现了一幅技术高度发达而人性惨遭泯灭的世界性国家图景。在这幅想象的图景中,新世界中不再有社会动荡,新世界里的公民不再遭受焦虑、衰老的困扰,再无饥寒、病痛侵袭,他们享受着无垠的文明与幸福。然而这个看似美丽的乌托邦世界却是遮蔽了一切反对派意见的单向度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公民丧失了批判意识和否定性思维,沦为“单向度的人”。“美丽新世界”中的“单向度”人与社会是技术异化的结果。赫胥黎站在未来时空为当下敲响警钟,启发人们对未来技术发展的辩证思考、对“文明”与“现代性”的客观审视,唤起他们“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认知。  相似文献   

12.
正确理解人生的目的、价值和使命,进而明确为什么要树立和怎样树立马克思主义人生观。这是我们现实生活的迫切要求,也是每个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生就是人的生命历程,就是人们改变世界的历程。历来“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6页)“我们的任务是要揭露旧世界,并为建立一个新世界而积极工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414页)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人生总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生观和世界观总是从属相联的。所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待人生的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康有为的思想和活动,在中国近代化的曲折进程中,是起着开路先锋的作用的。他早期思想中的人道观念,可以看作是中国思想近代化的一个标志。本文清理了康有为早期思想的两部代表作《康子内外篇》和《实理公法全书》中的人道观念,分析了这一观念的四个层次的内涵及其与中西文化的内在联系。以“人道”观念为切入点,对认识中国近代思想主流的科学主义、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功利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新传媒正在从时空观念、经济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全方位地形成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是一个以互联网为社会深层结构的开放世界,它的地平线已经显现。作为新世界的网络世界,有其自身的逻辑,但离不开人类的积极参与。新世界在方法论上,更倾向于归纳逻辑、认知逻辑和论辩理论。新世界的出现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何时灭亡、人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产生更多的开放性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钱玄同是一个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极力推崇西方文化的文化激进主义者。他抱着传统原罪心态,在功利主义、经世致用的目的下,要铲除“东方化”,以为“‘东方化’终于是毒药”①,主张“欧化”、“世界化”。文化激进主义作为中国启蒙运动的主导思潮,对20世纪中国的思想文化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文化激进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钱玄同,其心态、理论和实践,当成为我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龚自珍(1792——1841年)是近代思想启蒙运动先驱者之一。侯外庐先生曾誉之为“十九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一个号筒”。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这个历史的重要转折时期,他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他继承前人优秀史学传统,第一个明确提出“尊史”的口号,百多年来,已成为思想界的共识。本文拟就其“尊史”思想的具体内容、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特点和意义,及其与龚氏社会改革思想的关系诸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现实的“有限性”基础上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无限性”根基,因而把传统形而上学置入现实生活世界中,在此意义上,马克思哲学在现实的“有限性”根基上实现了其在哲学史上的变革,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变革意义,在现实的“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旧世界”的消亡与“新世界”的产生是同一个历史过程,因此,马克思哲学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实现其“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由此而知,“有限性”是马克思哲学变革的现实基础;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世界观变革的方法,由于现实的“有限性”本身孕育着其“无限性”,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使现实的“有限性”蒸发出“无限性”成为可能,同时也是使蒸发的“无限性”变成现实的“有限性”成为可能,所以,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现实的“有限性”本身固有的本性.  相似文献   

18.
宗教仪式与村落生活密切相连,它是世俗社会与神圣社会取得联系的途径.宗教仪式分为两类:强化仪式与转换仪式.文章中选择了畬族的强化仪式——“做福”及转换仪式——“传师学师为”为切入点,重点探讨这两种宗教仪式与畬民村落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1999年12月2日,在北京万通新世界召开的“中国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协作网络”的成立大会上,沈阳华新国际集团总裁卢铿首次提出了“新住宅运动”的概念。他说:“当今房地产市场和同业成长中蕴藏著深刻的危机,迫切需要有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总题目来领导全面的变革。”之所以提出“新住宅运动”,卢铿的眼光首先看到的是中国房地产业无比巨大的市场,他说:“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一人口大国,由於历史原因,目前中国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只有9.3平方米,仅相当於俄罗斯的一半,美国的1/5,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住房历来是家庭首要的和最重大的…  相似文献   

20.
林则徐和魏源分别作为官员经世和学者经世的不同代表人物 ,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经世致用学风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共同特点是主张学习与实践的结合 ,提倡经世思想中的“力行”观 ,在河工、漕运、盐政经世三大政方面各有建树 ,进而由传统的经世思想向近代思想转型 ,开中国近代化思潮之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