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我国的灾害特点 ,以及防灾减灾管理的现状 ,除尽快建设完善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外 ,还应 :1)在搞好经济建设工作的同时 ,必须注重减灾 ;2 )重视城市灾害防御 ;3)要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4 )加强防灾减灾立法工作 ,提高综合抗灾减灾能力 ;5 )加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 ,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防灾减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都有特殊重要性。社区是开展危机预防和应对的最基层管理组织,农村社区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和积极的意义。为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防灾减灾体系,北京针对其自身的灾害风险类型及特点,在探析当前农村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不足的同时,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启示,提出应明确农村社区灾害风险,健全灾害应急预案、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完善减灾基础设施,并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减灾活动,提高社区综合防御灾害能力。  相似文献   

3.
由伊朗巴姆大地震引发的巨大的灾害损失,促使人们必须反思当前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存在的误区。防灾绿地作为“柔性”空间,在城市防灾、避灾、减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城市防灾绿地建设中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健全相关城市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构建具有合理的层级结构和均衡分布的城市防灾绿地网络,建立城市防灾绿地的补偿机制,从而在根本上有利于城市的防灾与减灾。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科技防灾减灾的必要性与有效性,大力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与教育工作,培养全民科技防灾减灾意识,从体制机制建设入手,建立起符合省情实际需要的、科学完整的、有效的立体防控体系,对于完善我省科技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提高我省运用科技手段进行防灾减灾的能力与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城市气象防灾减灾的一个重要和基础部分——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简要分析了我国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西部民族地区是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繁、损失较严重的地区,如何有效地减免灾害造成的损失,历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近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主要灾害特征,结合减灾防灾可能带来的经济效应,指出西部民族地区构建减灾防灾体系良性循环的建议及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孕灾承灾环境发生显著改变,洪涝灾害愈演愈烈,城市洪水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防洪体系的短板,也是未来一段时期防洪减灾的重点。针对目前城市洪涝灾害治理现状,提出基于流域系统视角的城市洪水风险综合管理框架,从流域水系、区域城市群和单个城市3个层面统筹规划城市海绵体的建设和弹性需求。以景德镇市为例,分析流域[CD*3]区域[CD*3]城市防洪格局下的城市洪水风险,从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机构设置、治理制度设计、战略规划制定等方面提出城市防洪弹性策略,从而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和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为自然灾害高发区。社区是民族地区防灾减灾的基础。“5·12大地震”之后,由非政府组织在丽江拉市海和北川县的羌族社区开展的社区实践证明,参与式的“社区灾害管理”有助于提高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此外,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蕴含着本土少数民族适应不同生境及气候变化的地方性知识。民族地区的社区防灾减灾,要群策群力,整合政府、非政府以及社区多方面资源,将“社区灾害管理”进行本土化调试,纳入区域发展框架,充分调动社区主体参与,并与民族地区减灾文化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民族地区社区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框架体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上,国际社会正在经历由政策向立法转化的过程,中国应当响应这种转化,启动并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进程.在此,有必要对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的框架体系从整体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参考国际国外的立法经验,中国气候变化应对法的框架体系应当由"一体两翼"构成:一体即气候变化应对综合立法(或称为气候变化应对基本法),主要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法律原则和基本法律制度;"两翼":一是减缓性立法,主要包括节能减排、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立法,二是适应性立法,主要包括完善自然资源、相关产业、防灾减灾、社会保障等立法.  相似文献   

10.
徐州市气象行业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福址安康对气象事业的需求,不断提升气象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大力推  相似文献   

11.
防灾减灾是大国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 ;是大国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利用资源的补救条件。积极防灾减灾要抓住三个基本环节 ,即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实施资源保护环境战略  相似文献   

12.
为保障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升防灾减灾治理水平,探究城市韧性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体系,利用改进耦合协调度、莫兰指数与地理探测器等模型,系统剖析了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综合城镇化水平持续上升;综合城市韧性水平呈现波动变化趋势。(2)耦合度和协调度在2014年显著降低后呈现整体上升趋势。其中,耦合度得分一直略高于协调度得分,但差距逐年缩小。(3)各市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异质性。(4)耦合协调度总体呈显著正相关,局部上高—高聚类的城市数量逐年增加,低—低聚类的城市数量逐年减少。(5)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异由多因子共同作用,并呈现出阶段性的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13.
防灾减灾是大国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途径;是大国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并持续利用资源的补救条件,积极防灾减灾要抓住三个基本环节,即建设林业生态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实施资源保护环境战略。  相似文献   

14.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灾害作斗争的历史。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为了使我国防灾减灾事业能尽快得到全面依法有序高效的开展,有必要依照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加快制定一部综合性的基本性的《防灾减灾法》,以进一步推动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在我国,尽早制定《防灾减灾法》价值重大,意义深远,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SBM超效率DEA模型对2010—2013年20个省份的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得出以下结论:80%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防灾减灾资源未得到高效利用;纯技术效率不高和规模效率不高都是导致大多数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的主要动因;近一半的省份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并未与其农业产值规模同向变动。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与我国在农业自然灾害应对中“重防灾减灾数量投入,轻投入结构与质量改进”“重投入,轻管理”的策略相关。农业防灾减灾的具体结构优化策略包括:(1)农业防灾减灾战略结构优化。转变重资源数量投入的粗放式农业防灾减灾战略,建立效率导向型的农业防灾减灾战略。(2)农业防灾减灾动力结构优化。农业防灾减灾投入产出效率的提升要着眼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轮驱动。(3)农业防灾减灾区域结构优化。依据产值—效率矩阵分类,各省份需要调整农业防灾减灾资源的区域投入重点。  相似文献   

16.
“政府减灾行政”是在以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为研究对象时总括出的新概念,其含义旨在从理论上强调政府在防灾减灾上的特殊作用,同时从观念、制度创新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政府减灾行政”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政府减灾行政”是在以城市综合减灾管理为研究对象时总括出的新概念,其含义旨在从理论上强调政府在防灾减灾上的特殊作用。本文从观念、制度等创新上提出了建设“政府减灾行政”系统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 2 0 0 8年北京建设“科技奥运”的目标出发 ,利用科技减灾的大安全观集中探讨奥运建设这一庞大系统工程中的防灾减灾及其安全保障问题。文中列举了北京现在的“十大”灾害源 ,并对 2 0 0 8年前后北京城市减灾的最大危险源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了对北京奥运防灾减灾建设的思路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三社联动"+防灾减灾救灾是把三社联动模式纳入到新时代中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之中,通过政府购买防灾减灾救灾领域的社会服务项目,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互联互动,解决以往政府单一主导下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模式中出现的重救灾轻减灾、防灾减灾救灾缺乏政策和项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激发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进而提高全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是对新时代下我国综合减灾工作的一次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减灾规划面临的九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2003年春夏的"非典"已给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上了一次生动的城市危机课,但大中城市频发的事故与灾害仍难以应对。要有效推进中国城市综合减灾事业,必须关注九大问题的研究,在确立城市公共安全的特殊地位、非传统灾害预防、综合减灾建设、危机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多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管理走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种种误区,建构起中国城市减灾管理的行政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