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风险社会突发事件增多的今天,政务微博作为官方新媒体阵地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方面面临众多挑战,从"被动"要占据"第一",从"单一"要做到"融合",从"业余"要做到"专业"等成为政务微博积极引导舆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微博为主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网络舆论通过新媒体得到了广泛传播.西方文化思潮涌入后,产生负面效应的舆论在微博平台传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主动重视新媒体的运用和引导,健全网络舆论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强网络舆论管理的执法力度和法治监督.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新媒体微博已成为变革传播方式的新型生力军和各大门户网站重点建设的新宠。我国微博用户的庞大数目和快速增长给社会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微博问政、微博打拐、微博求血等事实彰显了微博不容忽视的微力量。微博逐渐成为各种突发事件和热点事件传播的舆论中心,给自上而下的传统舆论控制体系提出挑战。立足大众传播理论视角研究微博作用于社会生态的规律有利于扩大微博的正面社会效应,建构web2.0时代网络文明。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通了政务微博,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政务微博的传播方式和特点,结合相关案例,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其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模式的影响,进而提出新媒体语境下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0年微博年度报告,微博对当下网络舆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网民爆料首选方式。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各地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微博,与网民沟通引导网络舆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浪微博2011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尝试通过"两会"微博管窥中国政务微博的主要传播特征、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环境给舆论表达提供了一个开放空间,承担着舆论引导责任的主流媒体,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引导是其当下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新媒体环境下要想发挥好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传统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的传统优势;新兴主流媒体不仅要占领好、利用好网络这一阵地,而且要培养意见领袖,打造专业微博群;加强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互动呼应机制;从现实角度和新媒体技术研发以及网络自身的制衡来优化网络舆论引导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微博作为自媒体的典型代表,赋予了公众话语权和媒介接近权,使其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信源、传者和受者等多种角色,加上其即时推送信息、互动传播以及庞大的用户数量等优势,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使舆情自下而上形成并蒸腾,打破了原有舆论格局中政府、传统媒体的绝对中心地位自上而下传播信息的格局,成为舆情传播的新途径和聚集地。以多伊切的舆论生成的"瀑布模式和蒸腾模式"来阐释微博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在形成机制上的不同,观察这两种模式下生成的"主流媒体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冲突与重叠,有利于对新媒体与舆论关系的整体把握,为政府引导舆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微博作为网络传播媒介,因具有强大的开放性、互动性、便捷性、草根性等特点而迅速风靡全球,对社会影响深刻。微博同样对高校舆论的导向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基于传播学、舆论学有关理论研究,微博对于高校舆论影响具有形成速度快、打通官民舆论场、范围广的特征,因此值得重视和探析。以此为视角,微博影响高校舆论时要注重及时疏导,把握制高点;强化把关人,引导意见领袖;注重管理,打击噪音舆论。只有加强对微博影响高校舆论导向的引导,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有效应对微博可能带来的舆论影响,从而构建汇聚高校网络舆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社会语境和媒介生态,媒介的融合诱发了社会变革,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论因而呈现出多种异化与畸变现象,给社会管理带来了冲击与挑战。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有效地引导网络舆论,已经成为社会管理范畴的重要课题。因此,需要通过议程设置重构、完善网络问政机制、加强网络社交管理、规制政府行为失范、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等途径,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引导,从而促进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得以健康稳定、和谐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政务微博异军突起,网络舆论的主战场逐渐从论坛、博客转移到了微博。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在运用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论时,应做到以下方面:快速反应,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正面引导,平息负面舆论影响;找准苗头,排除危险舆论隐患;明辨真伪,避免虚假舆论操纵,从而把握住话语权,引导舆论向正面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移动通信设施与软件的普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舆论监督与引导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网络涉腐舆情日益成为微时代廉政舆论生态的晴雨表,因此,在微时代加强网络涉腐舆情引导很有必要。网民数量倍增、政务信息公开、移动终端网络互动、官民廉政微舆论场融合,这些都为微时代网络涉腐舆情引导提供了新机遇。与此同时,网络语言暴力、新媒体用户异质性、网络政治谣言、无序"人肉搜索"等,又给新时期网络涉腐舆情引导带来了挑战。在推进政治新常态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网络涉腐舆情引导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网络涉腐舆情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从业人员作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我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引导公众舆论、表达政治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新媒体从业人员社会态度对及时掌握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状况,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积极发挥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考察维度,分析新媒体从业人员社会态度存在的问题,剖析新媒体从业人员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新媒体从业人员形成正确社会态度的对策,是全面把握新媒体从业人员社会态度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突发性事件报道屡见不鲜。新技术——Web2.0自媒体产生带来了媒介的新发展,使传统媒介不再是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微博的研究对转型期的中国具有意义。文章以微博信息传播方式的角度出发,探讨突发性事件中微博的传播模式、微博传播效果、微博舆论引导、微博谣言的控制和引导等切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正迅速崛起。当前社会已经进入到微博时代。在关注与被关注之间,在传播与被传播之中,微博冲击着司法舆论,影响着司法公开。因此,法院开通微博有其必要性。应构建微博时代司法公开的相关机制,并促使法院开好微博,用好微博,打造司法公开的窗口平台。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引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社会思潮、社会矛盾、社会热点等问题和新媒体现代传播方式聚集交融,形成的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对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个性心理、政治倾向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自组织网络群舆论的主体、客体和介体特点,积极探索高校自组织网络群体舆论引导机制,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在微博影响力呈几何式倍增升态势下,微博已成为第二大舆情源头,在向舆情和突发事件的转移扩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异军突起,并对传统主流媒体舆论产生重大影响,微博对新闻和舆论传播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和方法需要改进,尤其应重视微博关键传播节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微博等新的舆论表达形式快速膨胀,网络舆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的监督手段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从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入手,分析了其优缺点,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新媒体作用、开展网络舆论监督、使网络舆论监督成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有力武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微时代下,公众参与反腐既是主观需要也是客观形势所需,新媒体涉腐舆情固有的隐匿性、多样性、全面性、持久性等特点,为当前反腐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对监管新媒体舆情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有必要从新媒体舆情监管法制建设、新媒体网络文明宣传、新媒体技术研发、官方微博舆论引导、媒体间合作网络治理、约束大"V"网络语言、维护司法权威等角度入手,健全新媒体涉腐舆情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工作更加公开透明。新媒体增强了舆论对党的监督力度,提升了公民的参与意识;新媒体提高了公民的民主意识,拓宽了群众的政治参与渠道;新媒体带来的舆论多样性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对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挑战;新媒体带来的社群变化对党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面对新形势,共产党必须充分认识并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革新舆论引导方式,提升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增强新媒体环境下共产党科学执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舆论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力的发挥受传播渠道的制约。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舆论的表达和影响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数字化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对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表达方式、传播机制、呈现方式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的影响力与传统媒体环境的影响力也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更好地发挥舆论的社会影响力,应采取积极措施,建立健全舆论发挥作用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