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探查流动儿童在教育起点上是否处境不利,对135名幼儿园大班和刚入读小学一年级的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测验性评估.结果发现,有18.5%的流动儿童存在“入学准备不足”的情况,略高于标准比例(17%).统计分析表明,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总体状况与总体儿童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或许是由于将“良好”与“优秀”两个入学准备的等级进行合并所致;除了“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外,在入学准备的其他四个领域以及总分上,没有一个流动儿童达到了“优秀”水平.因此,在针对流动儿童入学准备的干预上可以朝两个方向努力:一是“补差”,二是“培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英国剑桥大学入学准备之《早期技能与支持指标评估简表》(BESSI),对黑龙江省H市A、B、C、D四所幼儿园的4个大班,共计101名45-55岁儿童进行入学准备水平评估。结果发现:城市地区大班45-55岁儿童入学准备具有片面性、不均衡性以及性别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在语言和认知发展领域准备最为充分,不存在明显问题;在行为适应及日常生活技能方面,部分学前儿童入学准备不足;在家庭支持方面指导缺位或指导不当;入学准备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童入学准备水平低于女童。基于此,在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工作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尽量关注儿童的性别差异;关注入学准备的重要性;构建科学化的认知准备内容;强调家庭支持在入学准备中的关键作用;提供综合化的入学准备专项服务,以提升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水平。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教师-学生评定量表〈T-CRS-C〉》2.1中文版与《家长参与儿童入学准备的调查问卷》,考察了兰州市安宁区215名一年级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入学适应状况。研究表明,一年级流动儿童总体适应良好,但在行为控制与同辈社交能力方面适应较差。本地儿童与流动儿童在任务取向、自表能力、同辈社交能力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一年级流动儿童的入学适应与就读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家长较高的参与儿童入学准备水平、担任班干部、就读Y小学与K小学积极相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五大领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儿童间发展的不平衡;背景支持的不足。为了促进儿童入学准备水平的提高,未来的教育中应该树立全面的入学准备教育观念,关注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小学对初入学儿童提供差异化教育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图画讲述能力是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对北京市272名5-6岁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进行图画讲述能力进行测查,发现5-6岁城市儿童和流动儿童图画讲述能力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句子的运用方面表现较好,讲述的连贯性方面表现次之,讲述的生动性方面表现最差;5-6岁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在图画讲述测查总分以及句子的运用、讲述的连贯性、讲述的生动性三个子维度上的差异极其显著,城市儿童图画讲述水平明显比流动儿童高.  相似文献   

6.
儿童发展关乎国家未来和民族希望,关乎社会公平公正。聚焦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发展现状,对白、傣、羌、壮4个民族9个村落幼儿园3~6岁儿童的体质健康、认知、语言和社会性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从儿童发展各维度来看,西南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身体协调性及下肢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发展较好,体格发育、灵敏素质、爆发力和上肢及腰腹肌肉力量较差,营养问题较为凸显;数量认知和空间认知发展较好,时间认知和类比推理发展较差;语言(汉语)理解能力较好,语言(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较差;生活技能发展较好,交往品质和行为控制发展欠佳。从不同年龄、性别和民族的儿童发展来看,各维度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白族儿童整体发展较好,傣族儿童身体素质发育较好,羌族和壮族儿童整体发展水平欠佳。因此建议:加强民族地区村落学前儿童的医疗和膳食营养服务,研发适合民族地区村落的学前教育本土课程和教材,多途径促进民族地区村落幼儿园教师的增量提质,实施对民族地区村落儿童家庭的专业干预与心理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湖南安仁、澧县、安平276名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调查数据,对湖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入学成熟水平进行考察,深入探究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现状及差异,并结合父母文化程度、父母职业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农村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发现:1)农村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入学成熟水平之间差异显著;2)相比于留守儿童,父母文化程度对非留守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影响更显著;3)相比于非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水平对留守儿童入学成熟水平的影响更显著;4)留守时间和个人因素对留守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有显著影响。主要建议:家庭应创造支持留守儿童入学成熟水平发展的环境;幼儿园应全面关注留守儿童入学准备教育;政府应在留守儿童入学准备教育上发挥引领与指导作用;建立政府、幼儿园、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8.
基于大班幼儿的视角探究幼小衔接,采用“马赛克方法”,选取三所不同等级、不同性质幼儿园的66名大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以“小学”为主题进行自由绘画和说画,并逐一访谈,了解他们对小学的认知和需求。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与小学在校园环境、学习方式、生活节奏、师生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庭的三方合作:幼儿园用心帮助儿童做好入学的准备,小学积极做好接纳儿童入学的准备,家庭配合引导有序做好儿童入学的准备,三位一体使儿童顺利从幼儿园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9.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所中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4124名学生进行调查,探求民族地区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与学生就业意向的关系及专业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认同对学生就业意向具有正 向预测作用;专业认同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在院校层次和类型变量上存在差异,各维度发挥的中介效应有所不同。主要教育 建议:明确就业定位与培养规格是民族地区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路径,增强专业适切性与情感性是民 族地区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专业认同教育的关键抓手,健全社会保障与培养体系是激发民族地区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 业意愿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执行功能的影响,笔者从福建省龙岩市某注意力培训学校中选取6-7岁学龄前儿童28名, 所有儿童接受《儿童感觉统合检核表》和执行功能的认知测验,并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接受不同的干预训练。结果发 现:1)64.3%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2)运动与认知配合的训练方案要比单纯的认知训练方案在儿童执行 功能的提升方面有更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选取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部分县市汉语授课幼儿园各民族儿童691名,运用经过修订的“儿童入学准备状况教师等级评定表”对抽样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团体等级评定,所有数据输入SPSS15.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儿童在身体健康与运动技能、情绪与社会性上无显著差异,而在学习方式、认知和一般知识、言语发展等领域均有显著差异,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发展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省儿童心理发育状况,探讨儿童行为问题形成与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程度,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四川省部分城市4-7岁儿童1978名,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中国标准化版本(家长用)[1]进行测量,问卷回收率94%;对280名儿童所在班级的幼儿教师采用sc l-90量表测查其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8.83%,其中男童检出率(23.31%)高于女童(13.86%),男女之间差异显著(X=10.23,P<0.01),6~7岁组检出率(19.30%)与4-5岁组检出率(18.73%)无年龄差异(X=0.179,P>0.0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总症状得分与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儿童行为问题的各因子分与幼儿教师的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而且年龄越小的儿童行为问题与教师躯体化因子得分的负相关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两个研究,调查留守儿童的人格现状,并探究社会干预对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研究一:选取50名留守儿童和52名非留守儿童,实施艾森克人格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在神经质维度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其它三个维度精神质、内外倾、掩饰性差异均不显著。根据结果,编制了"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研究二:选取两组留守儿童并实施人格前测,第一组52名参加社会干预;第二组67名不参加。12个月后,对实验留守儿童、对照留守儿童实施后测,并对同年级43名非留守儿童施测。结果显示,实验留守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维度显著改善,显著低于对照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项目显著提升了留守儿童的人格状况。  相似文献   

14.
运用Cite Space 对21 世纪的WOS 核心数据库中儿童早期保教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主要探究国外儿童早期保教 研究的主要概况、热点主题与前沿演进。结果表明:美国、澳大利亚、英格兰等在儿童早期保教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研 究热点聚焦于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的界定及测评工具的开发,儿童早期保教质量与儿童入学准备关系,及早教教师的专业发展; 研究前沿从宏观层面的儿童早期保教质量概述逐渐转向微观层面儿童早期保教质量的提升;未来研究应聚焦于多个利益相关 者共同构建儿童早期保教质量体系,儿童早期保教质量测评的改进与发展功能,儿童早期保教质量影响儿童入学准备的阈限 值,聚焦于师幼互动质量提升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的结构,本研究编制适应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抗逆力问卷。本研究采用半结构访谈和开放编码方式构建抗逆力理论模型,形成了初测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农村留守儿童各550名分别进行初测和正式施测,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问卷包含8个维度(逆境信念、社区融合、积极认知、问题解决、家庭支持、情绪调节、学校适应和朋辈支持)。问卷总分与因子分的Cronbachα系数为0.73~0.81,分半信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90,表明问卷信度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指标拟合良好(χ2/df=1.21,GFI=0.90,TLI=0.91,CFI=0.90,RMSEA=0.039,P=0.001)具有良好的效度;抗逆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与效标问卷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0~0.62,P<0.01),问卷具有较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留守女生比男生抗逆力水平更好,留守时间“长短效应”仍然存在,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发展。这项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抗逆力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留守儿童抗逆力的测...  相似文献   

16.
合作是幼儿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为了解我国当代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合作倾向特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我国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358名在校大学生展开调查。研究发现,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整体上具有较为良好的合作倾向。其次,独生/非独生子女家庭、城市/乡镇生源地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不存在合作倾向的显著性差异,而不同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之间存在合作倾向的显著性差异。第三,与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合作倾向还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访谈研究表明,合作化、游戏化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提升学前专业大学生的合作倾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探讨其与患者的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32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进行测评。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SPBS总分为(29.26±6.27)分,处于轻中度水平,90.0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SPBS的3个维度中,经济因素条目得分最高;患者社会支持总分高于国内常模(t=8.762,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成负相关(r=-0.513~-0.856,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普遍存在自我感受负担,且与社会支持成负相关关系。医护人员应充分调动患者的有效社会支持,帮助其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意在找到影响自闭症儿童父母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针对成因,向自闭症儿童父母提出合理化建议,缓解其心理压力。采用调查法调查35名自闭症儿童家长与39名普通儿童家长。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水平高于普通儿童家长,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生活质量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父亲与母亲的心理压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生活质量总分越高,采取幻想这一应付方式的倾向性越低;心理压力与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研究以465名农民工为被试,采用自编农民工城市适应问卷,考查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及其对社会认知的影响。结果如下:(1)城市适应包含7个因素:融入感、人际关系、个人期望、向往程度、个人准备、语言适应及生活习惯,这7个因素对农民工的社会认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具有不同背景的农民工,城市适应存在以下显著差异:男性农民工在个人准备上高于女性;年龄大的和已婚农民工,在个人期望、人际关系、向往程度、个人准备、语言适应、生活习惯等方面高于年龄小的和未婚的;有多次打工经验的在个人期望、人际关系、个人准备上高于第一次打工的;打工时间长的在个人准备、语言适应、生活习惯上高于时间短的;收入高的农民工在人际关系、融入感、个人准备上得分高,生活习惯上得分低。  相似文献   

20.
以大班幼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调查家长参与的现状并分析其对幼儿入学准备的影响。结果发现家长倾向于在家庭内参与子女教育;家长参与的各维度与幼儿入学准备的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在家长参与的不同水平上,幼儿的整体入学准备存在显著差异;母亲职业是农民或者生产制造业的在家长参与各方面均有待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家长参与水平和质量,幼儿园应为家长之间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引导家长多种方式参与子女入学准备教育;鼓励家长提高对子女入学准备的参与度,但家长不必过度参与子女的入学准备;关注母亲职业为高强度劳动型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家长参与情况,弥补因家庭因素造成的幼儿入学准备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