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农村发展的未来,留守儿童是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有效优化现有帮扶体系,生成全面持续的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成为拓宽乡村振兴发展空间的重要环节.研究引入生态系统理论,基于以社区为本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通过行动研究法改进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探索实现长效化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为了有效破解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所面临的困境,可以在乡村振兴的框架下从需求把握动态化、家庭运作有效化、帮扶体系持续化三个关键要点出发,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帮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社区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外部环境.农村社区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发挥着既积极又消极的影响.农村社区欠佳的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际关系氛围及社区教育主体素质较低等因素均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对策——以湖南长沙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转型背景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因学校教育偏差、家庭教育缺失等原因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如焦虑与自卑,任性与自我中心,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等。应整合社会资源,营造学校社区环境,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养育方式对学龄前儿童发展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养育现状有助于改善农村学龄前儿童的生存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家长教育观念、家长素养、亲子互动和家庭教育指导等四方面通过对陕西农村地区1161名0-6岁儿童家长的调研发现,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重视家庭养育,存在重智倾向,家庭养育受家长生活环境和家长实践智慧的影响,家庭教育指导难以满足家长不断增长的养育需求等。据此,通过依托社区建构0-6岁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发掘社区本土资源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建立政府主导的联动机制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策略,建构适宜于农村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完善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缓解留守儿童教育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经济结构和经营体制的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整体改善.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科技、教育以及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社会条件.社会转型时期,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引发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危机.笔者从构建农村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通过农村社区教育体系的完善缓解留守儿童教育危机的重要意义,在理清农村社区教育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农村社区教育化解留守儿童教育危机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农村儿童福利需求出发,以四川、贵州和宁夏的三个国家级贫困县6个村所获取的访谈和问卷资料为基础,探讨了中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儿童福利的现状和需求.家庭贫困对于儿童福利状况的影响在研究样本中突出地反映出来,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家庭、社区、政策等条件综合造成了贫困地区儿童福利需求多方面得不到满足.研究的结论是:贫困地区农村家庭、社区组织、学校和政府供给能力不足和制度安排缺陷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福利的满足程度.关注贫困地区儿童福利是长远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突破口,应对贫困儿童群体进行综合性保护并建立相关的贫困地区儿童福利监测信息体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社区建设具有能切实解决农村社区的各种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各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以农村社区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快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以村落为范围、以创新为动力、以村民自愿参与为前提、以服务村民为宗旨、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程务工,加入到民工潮的行列,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与此同时,很多农村留守儿童表现出道德认识模糊、道德情感淡漠、道德行为失范的道德教育问题,其中家庭道德教育缺位、学校道德教育错位和社区道德教育移位是其主要原因。转变父母的家庭道德教育观念,监护人树立科学的道德教育观,端正学校办学理念,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举办家长学校,净化农村社区环境,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教育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区市场存在于农村社区之中,是农村经济的重要子系统,在农村社区中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功能、服务功能和整合功能的作用。从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市场的特点出发,通过功能主义的视野对农村社区与农村社区市场的协调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不容忽视.文章研究了留守儿童现阶段的心理问题,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五方面提出建议,期望可以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一些依据,从而促进留守儿童问题的更好解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为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从而形成了庞大的民工潮队伍,这就意味着留守儿童问题将长时期存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不容乐观,它是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相互协力,共同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儿童权益保护法律体系十分完善,确立了社区发展、青年与体育部为国家级的儿童权益保护机构;建立了儿童虐待登记处为专门的保护儿童权益管理机构;并通过开展咨询、调解、心理服务、抚养服务等项目,实施永久计划、建立危机处理委员会和审查委员会等新举措,加强和促进对儿童权益的保护。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我国应设立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明确儿童权益保护的首要责任由家长承担以及组建我国的志愿家庭队伍等建议来促进构建儿童权益保护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一个国家社区教育体系应该与其社会体系相适应,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社会体系相适应的社区教育应该包括农村社区教育和城市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教育是在县城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县城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县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高等教育是社区教育的最高层次,县级社区学院是以实施农村社区高等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农村高等教育机构。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重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良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包括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影响的研究综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不良归因研究综述和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及对现有研究的反思。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自20世纪80年代持续至今,已成为拉动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与之相联系的户籍制度,使得上亿农村务工人员只能"城乡两栖",也因此产生了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这一群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对当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归纳,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与数量规模、针对留守儿童的多学科研究以及问题的现实性对策等几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全面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社区视点     
《社区》2022,(8):6-7
社区儿童议事会为提高儿童参与权,创建儿童友好型街道,促进辖区儿童健康成长,日前,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交东社区儿童议事会正式启动。儿童议事会由社区中的儿童代表组成,是一个儿童参与,儿童协商、儿童决策的互动式参与平台。在这里,儿童承担起社区“小主人”的角色,从自身视角发现社区中的问题,与其他儿童伙伴们一起协商、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不良心理行为的易感期,因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更应受到关注。亲子分离造成的亲情缺失、监管缺失和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前留守儿童比较敏感、内向、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特质。亲子分离和教育意识与方式是造成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核心因素。学前留守儿童心理重建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决亲子分离、完善监护制度,促进亲情回归;国家、政府、社区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防止亲情流失;父母之间建立合作互助组,形成亲情共享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享受亲情呵护、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提高父母及代理监护人的教养意识,优化教养方;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意识、方法来提升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质量,促进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18.
社区是社会福利制度得以落实的基础,是社会福利服务的最佳载体。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在农村的实现,有赖于农村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的构建。我国农村社区福利的发展与完善,将在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框架之内,从目标、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构建社区福利服务体系,以不断改善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为追求目标,走社会化、多层次、适度普惠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留守儿童由此而生。缺少父母关爱的儿童在学习和心理健康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困境。本文结合实际,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及特点,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通过以家庭为切入点、学校为主导、教师积极参与、地方政府政策扶持等多样化的合作,形成“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教师—村委会(社区)—家庭”一体化平台,以有效促进少数民族集居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家校共育,减轻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灵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了解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在农村社区实施现状,将发展相对成熟的上海浦东新区L农村社区与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福建漳州J农村社区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提出J农村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产生不足的原因,旨在强调政府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农村社区的顺利施行,要求政府要加强由内及外的政策宣传、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