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空间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域”,因此,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然而传统的空间理论视域下,儿童游戏空间仅被理解为物质性空间,儿童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被抹煞,空间被理解为狭隘的、静态的、平直的、线性的和非生产性的,儿童与游戏空间是二元分离和对立的。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儿童游戏空间的非物质性得到扩展,儿童在空间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彰显,儿童游戏空间走向综合的、动态的、关系的、交互的和生产性的理解,儿童在游戏空间中走向主体间性的融合。研究认为,儿童游戏空间具有主体性、物质性、社会性、教育性、游戏性和关系性的特点,其中游戏性是其特征属性,关系性是其本质属性。双主体关系、游戏关系、两界关系是儿童游戏空间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与技术合谋、技术实践活动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不统一以及科学技术盛行的致思路径下,使儿童生活世界走向了殖民化,由此“技术-儿童”关系也呈现为一种异化的状态。技术回归儿童生活世界,是儿童生活世界价值理性的呼唤。在现代信息时代下,本真的儿童生活世界应超越资本逻辑,走向技术正义;厘清“技术-儿童”关系的基本结构与内在发展逻辑,正视主客体关系;用技术的艺术思维审美地观照儿童的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3.
儿童身份是对儿童亦或童年的一种属性的界定,更是对儿童教育界限的一种表达。儿童身份和儿童教育之间以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确立了儿童教育的样态与价值。学校作为儿童活动的公共场域,表现出了儿童生活的“公共性”和儿童教育的“向善性”两大核心特征。学校公共生活中由于身份差距的悬殊,儿童“妥协”成为常态化问题,儿童身份式微,具体表现为儿童身体的缺失、儿童话语的缄默和儿童意识的迷失。舒缓儿童天性与公共理性、儿童意识与公共权威、儿童经验与公共知识之间的巨大张力并建立一种平衡,是实现学校公共生活中儿童身份从“占有”到“存在”这一超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儿童散文诗观照世界的审美方式并非单纯使用儿童视角或成人视角.诗人通常是将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的交织在一起,用儿童的眼光过滤生活的杂质与喧嚣,将生活诗意化并呈现出脱离成人"习惯化理解"轨道的意义.同时,成人视角的延伸使作品拥有了人生的厚度和凝重,使作品具有了哲学和美学的意趣.  相似文献   

5.
儿童文化,看似一个极为单纯的议题,不具备任何深邃的内涵可供讨论,殊不知它饱含能量,无时无刻不在等待着成人的关注与挖掘。可惜的是,成人世界向来对此不够重视。“原初性”与“可塑性”是儿童文化最珍贵的精髓,也是该文化的价值核心与基本特征。儿童文化虽不直接带来经世致用的功能,但对它的探索,将有助于唤醒成人对儿童文化的尊重:且为儿童文化打开一条可供应用的思路。这对净化人心与创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是幼儿园课程最为基本的价值诉求。因此,“儿童立场”的幼儿园课程质量观应被重视。通过对哲学视域下质量话语权的转向、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观基础以及儿童相关研究范式调整的梳理,不难发现,当前学术界关于儿童的研究已然将聚焦于儿童本身作为研究的基本遵循。由此,文章从理论层面论证了儿童在幼儿园课程质量中主体性地位的重要性,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四个方面出发,论述了在教育实践场中“儿童立场”幼儿园课程质量观的基本样态。  相似文献   

7.
美善生活是对儿童生命的自由力量、理性规范与博爱表达的或然想象,也是德性浸润下儿童美好生存状态的自然打开。游戏德育正是要在儿童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中,充分发现其品德启蒙的契机,引导儿童通过具身行动、主体对话、熏陶感悟等方式,全力投入一种身心一体、情理交融、知性合一的自由与和谐状态,从而触动儿童对美好道德与社会生活的思考与省照。游戏德育,架起了儿童游戏与儿童美善生活耦合融通的价值桥梁。儿童游戏德育的基本主张是“行动中成人”“主体间性”“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8.
爱的本质在于付出和给予。儿童既是爱的被动接受者,也是爱的主动付出者。但在实际生活中,主动付出的儿童之爱常常被成人无意识的忽视。儿童之爱出自本能,源于自然,是儿童的天性;儿童之爱在教育中首要表现为对环境的爱和对成人的爱。儿童之爱是儿童内在敏感性的源泉,影响儿童的自我实现;是儿童精神世界的表达,帮助成人了解儿童;更是成人的精神诉求,实现成人尊严的提升。儿童之爱的培育需要成人接受儿童的爱,尊重呵护儿童爱的天性,以爱育爱,实现成人与儿童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9.
与马修斯强调的儿童哲学相比,朱熹的儿童哲学偏重于“成人哲学”与“家庭哲学”。因此,如果以马修斯的儿童哲学作比较,朱熹的儿童哲学是一种“没有儿童”的儿童哲学。这里的“没有儿童”,是指朱熹将儿童视为成人教育的前期阶段,表现为他的“小学”与“大学”的同构性。同时,朱熹在讨论儿童哲学时,主要是以成人与家庭的视角进行探入。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南宋儿童观在哲学语境的兴起还处在萌芽阶段;二是中国传统呈现为家国天下一体,儿童是在家庭中得以体现。基于此,儿童无法形成马修斯主张的完全“主体性”,父母也不存在为儿童“释放权利”的要求。因此,朱熹希望通过父母和师长的干预使儿童形成上达“天理”的伦理目标。在这一点上,父母和师长构成儿童上达天理的中介。但是,儿童对父母与师长的干预不是消极的“服从”,父母与师长对儿童的干预必须在道德本心的前提下才有教育的有效性,即对儿童而言,“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这达到成人与儿童互相限制的教育情景。  相似文献   

10.
丰子恺儿童散文中流露出明显的原始主义倾向,体现为:一是推崇具有原始人格的儿童,反思成人的异化,二是描摹具有原始意味的理想世界;这是丰子恺探索应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方式,其中,也反映出丰子恺对儿童社会化的悲观体认。  相似文献   

11.
返乡后的回流儿童如何更好地融入到乡村的教育环境之中是教育者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通过典型的案例,呈现回流儿童“小龙”在教育融入过程中,由环境变化激活的“敏感自我”感悟、由学业退步引发的“消极自我”体认和由冷嘲热讽导致的“反抗自我”倾向,从而提出要关注回流儿童的生活世界,建立关怀式情感联接;重视回流儿童的自我体验,寻求师生主体性的交互空间;施以平等对话式的教育活动,促进师生意义世界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2.
游戏和教育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鹤琴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起开始关注儿童游戏,其儿童游戏思 想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鼓楼幼稚园课程实验及“活教育”理论体系等领域的研究中不断演进,逐步实现了游戏在儿童生活中 的合理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合理化和幼稚园课程教学中的合理化,奠定了我国儿童游戏研究的基础。从“儿童以游戏为生活” 到“教学游戏化”中游戏本体价值的坚守及游戏与课程融合中游戏教育价值的挖掘是陈鹤琴儿童游戏思想的时代价值与现实 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识社会学发展到以伯格为代表的建构范式时期,将“知识”的范畴扩展到了日常生活现实,与游戏作为儿童日常活动的基本形式具有内在一致性。以其“拆解”儿童游戏生活可知:游戏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事实,兼具确证性和意向性。在“游戏现实”被建构的过程中,幼儿园的制度化生活提供了意义背景,语言则作为中介推动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儿童游戏正被建构起一种“双面”形象,较之成人规定的教育性游戏在时间与空间构成上产生“失衡”。因此,要求教育者辩证看待儿童与游戏之间的关系、游戏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并组建一种生活游戏观和生活教育观。  相似文献   

14.
儿童哲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仅是创立儿童学与哲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更重要的是它为成人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周边的儿童。儿童哲学促使人们树立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即“儿童是有思想的智者”。肯定“儿童是有思想的智者”,承认儿童有其自己的地位,就是打开了思想的一扇窗。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一生中对儿童问题倾注了很高的热情。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儿童的描写,塑造了一批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深厚的文化蕴涵的儿童文学形象,构成了一个与成人世界密切相关的丰富复杂的儿童世界。  相似文献   

16.
现代解释学的“视域融合”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具有十分重 要的启发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视域融合是发生在异质文化互动中的。异质文化互动中的视域 融合使历史文本的作者与读者之间不仅存在着时间差距,而且存在着空间意义上的文化差距。对于实现这种 视域融合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必须在实践中把握视域融合过程的问题逻辑。只有深入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过程 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才能真正通过视域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在当下文化中占据着引领地位,而且已在很大程度上拓殖了儿童文化,童年正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儿童溜入了广阔的成人世界——一个充满了危险与机会的世界”,“我们必须有勇气准备让他们来对付这个世界,来理解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在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构筑的诗歌艺术殿堂里,他的许多诗歌都在用一双儿童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用儿童的思维理解这个世界。近几年来华兹华斯的诗歌研究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儿童乃成人之父”,“复归婴孩”和“灵魂前存在”是儿童观的核心内容,构成其诗歌的独特的儿童视角。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华兹华斯诗歌的儿童观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出现了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文章,研究领域涵盖了诗人独特儿童观的深刻内涵,历史渊源,所反映的时代信息以及带来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意义上清晰地区分"发生"和"历史"是极为困难的。胡塞尔本人1931年之前的文本对这两个概念的混同以及当代西方一些现象学研究者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视而不见都证明了这一点。胡塞尔1931年的"圣诞手稿"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胡塞尔在这份手稿中通过对个体存在与客观存在、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封闭视域和总体视域的区分,把"历史"概念逐步从"发生"概念中剥离出来。这种分离对胡塞尔《危机》思路的形成及其后期的"历史学转向"具有开创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儿童品格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性伦理学以“德性”为研究主旨,以“人应当成为什么样的 人”为核心议题,以“人应当过什么样的生活”为理论旨归,重视德性的内在价值和实践品性、人的完整性以及生活的公共性,对 儿童品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德性伦理学”的视角,儿童品格教育以立足品格的内在价值培育具有实践品性的 “好品格”、成就完整的“好人”、创造共同的“好生活”为价值诉求。为此,品格教育应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重塑教师对品格 的价值观念,以弘扬品格的内在价值;第二,立足于实践活动,以彰显品格的实践品性;第三,打破品格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以促进儿童的优良品格在不同时间和场域中的完整性;第四,重视公共品格教育,以培育关心集体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