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再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0(3):37-40
人格结构既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也是人类学用来解释族群差异的概念,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格的基本特点与类型,有利于我们评估和预测各民族的群体行为与心态。散杂居背景下贵州.省大方县八堡乡彝族与汉族和苗族在相似的生态环境中,由于文化背景及其与各民族融合程度不同,而呈现出相似或完全不同的人格结构。 相似文献
2.
[摘要]对高校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贯彻。成都某高校在校彝族学生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具有巨大的文化适应潜能。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对非正式群体加以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很好地解决彝族学生文化适应问题,提高学业成就,成为民族文化的有力传播者和民族区域发展的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3.
武陵走廊是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的物资与文化通道,伴随着散杂居民族的迁徙、流动与定居,武陵走廊逐渐形成了散杂居民族和自治主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场景。蒙古高原南迁的蒙古族及其先民、云贵高原东迁的白族及其先民和华南北上的侗族及其先民共同构成了武陵走廊人口数量最多、分布也相对集中的散杂居群体。在民族交往交流与文化互动的恒久过程中,散杂居民族体现出文化变迁与文化固守并存、文化认同与边界意识明显、文化寻根与文化重构交融的重要文化特征。强化散杂居民族的走廊研究视角,对推动建构有中国特色民族学学科体系、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走廊学"学科体系建设都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彝族聚居区传统矫正模式与社区矫正的融合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文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49-53
[摘要]彝族聚居区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就犯罪问题而言,在犯罪主体、犯罪形态、犯罪心理和犯罪控制等方面都呈现出有别于内地的个性特点,而与之相关联的犯罪矫正也在不同程度上受族群环境、传统处遇、地域差异和民间习惯法的影响。在彝族聚居区推行社区矫正制度,需要考虑犯罪本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内地的差异性,并结合犯罪矫正的民族个性特点,实现传统矫正模式与社区矫正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5.
莫代山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2-45
长期历史发展中,重庆市向家村蒙古族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保持着和谐互助关系。文章对民族关系双方在民族意识引导、社区管理、文化互动、经济互补等方面积累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散杂居民族关系的"日常生活建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峻俊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47-150
[摘要]作者以发展传播学中大众传媒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为研究切入点,以鄂西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的巴东县、野三关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社会调查所得的资料和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互联网在民族地区发展的独特之处,并对当地互联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首先,必须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其次,要加大对受众认知互联网的教育力度,大力开展互联网的普及工作;再次,从政府带动和自主发展两个方面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互联网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文化生态学给研究散杂居民族关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其通过人类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互动有力地证明了民族分布格局和民族关系的形成原因,这成为共生互补理念的理论前提之一。在这种语境下,多元文化的生态关联、系统论的分析脉络是散杂居民族关系研究中不容忽视的新内容,共生互补理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本视野、方法论和话语体系,并对散杂居民族关系作出逻辑上的推演,提出多元民族文化共存与相互尊重、各民族在共生中发展互补性竞争与规则性合作。 相似文献
8.
耿亚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60-64
[摘要]以藏族大学生为样本,运用调查问卷并结合个别访谈方法,对他们的宗教、语言、身份、风俗等四个方面的认同状况进行研究。调查分析表明,藏族大学生民族认同虽然受宗教、语言、身份、风俗等潜在因素影响,但其间也反映出并渗透着藏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即积极的适应主流文化、珍视本民族优秀文化、以自己的民族成分而感到自豪等。藏族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民族认同与文化认同特点,反映了藏族文化融合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个体的心理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莫代山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5,(1)
长期历史发展中,重庆市向家村蒙古族与周边其他少数民族保持着和谐互助关系。文章对民族关系双方在民族意识引导、社区管理、文化互动、经济互补等方面积累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散杂居民族关系的“日常生活建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散杂居民族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安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6)
散杂居民族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主要经历了孕育、形成、发展等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处理中国散杂居民族问题,提出了散杂居民族理论思想,确立和发展了民族乡和城市民族工作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1.
依据实地调研可知,近年来湖北散杂居民族乡镇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但仍存在相关政策落实不够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落后、经济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劳动力综合素质比较低等困难和问题。据此从政策扶持、项目支持、基础设施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队伍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散杂居民族乡镇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民族旅游研究是伴随我国民族旅游业发展而兴起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93~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87~2012)立项,以民族旅游研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总计137项,累计从10个学科、4个学部进行资助,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民族旅游研究的水平。文章从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旅游业发展、融合与区域合作、民族村寨旅游与社区、旅游交通、旅游扶贫、旅游安全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展示目前民族旅游研究的最新进展;进一步结合资助项目学科特点、研究内容、地区差异来反思民族旅游研究现状,为民族旅游学科建设进行积极探索,也试图为研究者选题及基金项目申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特殊的社会文化生态,散杂居蒙古族有着独特的地域、身份和文化认同,散杂居民族特征非常明显。作为移入族群,重庆蒙古族形成了对族源地和居住地的强烈地域认同观念。同时,重庆蒙古族还体现出以民族传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民族认同意识。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重庆蒙古族固然体现出对国外蒙古族民族属性的认知和认同,但同时也强烈关注到国籍与族籍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巨大差异,有着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穆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36-40
[摘要]在丰富多样的藏族民间艺术中,弦子歌舞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极富审美价值的艺术特征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藏族艺术形式之一。文化人类学对艺术的兴趣并不完全体现在其艺术表现力上,相反,来自科学的使命让观察者带着“我者”与“他者”的比较目光去关注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环境以及时代两大因素。本文试通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探讨影响藏族弦子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为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艺术的跨文化发展提供浅薄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部氏族人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远离民族主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到当地民族之中,这背后其实是民族成员依借诸如口传历史、传统节日、习俗、暗语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事项来不断强化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并且在代际间传承这种认同情感,因而数百年来部氏族人依然坚守着同而不化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摘要]文章选取西藏农牧区的两个村落为调查地点,以社会学定量方法对西藏农牧民群体的文化认同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农牧民群体对本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程度都较高,但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存在隐性断裂,农牧民群体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也存在异构。应该在重视西藏民族文化建设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巩固和强化西藏农牧民群体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17.
熊宣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202-205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阐释活动在解构大浪淘沙的冲击之下,其传统的忠实对等观受到质疑,译本与原文的关系被颠覆,译者和读者的创造性得到极度的张扬,传统的文本观念和阐释策略被推到风尖浪口,解构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容忽视。与此同时,解构过分强调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往往使阅读陷入极度的困境。其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主张,虽然颇具辨证的因子,却往往导致极度的相对和虚无主义,文本的阐释也往往出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局面,对翻译的影响将是“误译有理”、“乱译有据”,因此,解构最终也难逃被颠覆和解构的命运,留给“理论之后”更加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邓光奇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44-147
[摘要]西藏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西藏地区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藏族传统文化人文旅游资源,作为藏族生产、生活的活态人文旅游景观更是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西藏旅游不断发展,国内外游客大量进入,可能会对当地文化带来影响,进一步影响藏族传统文化个性和特质的保持。因此,以藏族传统文化为核心,同时加大对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才能实现西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郎维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6-13
基金项目: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11&ZD058)子课题“治理西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2013年度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建设项目(2013XWD-B0304)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20.
李少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9-36
[摘要]民族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历史传承性的文化体系,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分离的部分,而作为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的宗教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拥有着特殊地位及其影响,因而在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如何吸纳宗教文化等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资源,进而实现二者的互动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本文认为,民族传统文化需要借助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导入公共文化的价值理念以实现文化转换与创新,而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公共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公共文化也必须建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才能获得持久深入的回应和精神共鸣。两者通过对接和互动而形成新的合力,必将实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