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失真问题又趋抬头,财务造假案例层出不穷。要治理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就要从严监管和惩处财务信息造假者及相关责任人,减少会计的盈余管理的弹性空间,提高企业业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包括巨大的利益驱使、监管不严、会计准则规定的盈余管理弹性空间等,文章相应提出了防范财务造假、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象被视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的“毒瘤”,这在我国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上,显得尤为严重,并已引起我国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原因分析入手,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手段及其主要危害,进而提出了解决财务造假问题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券监管不力 ,处罚不严 ,法规不健全 ,政策供给滞后于市场需求 ,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披露充斥市场 ,上市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纷纷造假 ,获取丰厚的非法收益 ,祸害中小投资者 ,严重干扰了我国证券市场公平有序的正常运行。面对严峻的资本市场 ,监管部门必须时刻提高警惕 ,积极汲取西方成功的证券监管经验方法 ,尽快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严格执法 ,严厉处罚 ,用制度理念和法规实践威慑造假者。构建有效的投资者监督机制 ,发挥新闻媒体优势 ,打击上市公司信息虚假披露 ,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 ,培育健康规范诚信公平的国内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非常严重,对广大信息使用者特别是上市公司的中小投资者产生了极大影响,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试图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作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资本市场的检讨:一个SCP框架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品种单一、市场体系缺乏统一性和层次性、市场实行严格管制等结构特征,决定了资本市场行为主体筹资者以圈钱为目的的融资需求膨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投机化,最终导致中国资本市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企业管理优化动力不足、二级市场价格信息失真。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资本市场的系统性改造需要一整套互补性制度安排做出保证。  相似文献   

6.
财务治理影响企业资本结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财务治理数据和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数据,研究了财务治理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其财务治理指数对资产负债率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大部分的财务治理分项指数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与总指数是一致的,特别是财务监督和财务激励等分项指数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从影响程度来看,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与资本结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大一些.公司财务治理好意味着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程度更高,因而会受到中小投资者的青睐,公司的资本结构就会得到改善,在国有上市公司更是如此.文章的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治理和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提供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中国股票市场普遍存在,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上市公司违规披露、内幕交易等,这些严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使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从信息不对称角度,通过构建博弈模型对上述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信息不对称造成中小投资者行为具有短期投机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参与企业会计造假及提供企业虚假财务审计信息的分析,在纵观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性质、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剖析了会计师事务所在社会经济事务中发挥的弥补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基本社会功能,并从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揭示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虚假财务审计信息、参与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及其社会危害,进而提出了管制会计师事务所行为扭曲的政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浅析会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会计造假现象的漫延,造成公众对业界和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将严重影响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必须全面分析产生会计造假的原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盈余预告作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和促进市场稳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4年管理层盈余预告信息为样本,从投资者特征的角度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择时披露策略及市场反应进行研究发现,管理层披露盈余预告会采用在交易日披露好消息、在休市日披露坏消息的择时策略。从投资者构成特征来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中小股东股权越为分散,管理层越倾向采用此策略。研究表明管理层采用该策略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中小投资者可以利用时间的分析视角,识别上市公司盈余预告信息披露的策略,关注市场反应,从而间接弥补信息获取的劣势。  相似文献   

11.
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建立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ISC)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基于2015—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SC网上行权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被ISC网上行权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收费更多,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概率更高。机制检验表明,ISC网上行权通过影响被行权企业的监管风险和诉讼风险引致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ISC网上行权提高了相关企业外部审计师变更的概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和盈余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ISC网上行权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政府应在立法层面上赋予ISC更多便利,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上市公司信息欺诈现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资本市场从来就充满投机和欺诈,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在信息欺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通过中美上市公司造假现象的对比分析,试图揭示资本市场信息欺诈的复杂性和监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国企改革进入规范年,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是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工作。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虚假信息披露问题,法制缺陷与诚信不足固然是其发生的原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由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明显缺陷造成的。因此,必须改法人治理为公司治理,将信息披露系统置于公司治理框架之内,通过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来规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保证信息披露的质量。其目的是为了净化资本市场环境,保护所有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内地创业板市场从初步酝酿到正式启动,期间舆论界关注之强烈和管理筹备之精心,当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10余年来所仅见.创业板市场在为民营企业上市提供场所的同时也为民间资本增值提供了场所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坚持"三公原则"的信息披露是保障这一市场健康、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浅谈财务造假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造假是将企业的各种财务缺陷和隐患隐藏起来,使投资者作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侵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造假不会改变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财务造假的手法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国家市场经济的有序、稳定的运行。剖析导致财务造假的真正原因,寻找治理财务造假对策,确立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秩序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造假现象严重,舞弊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失真的会计报表使投资者身受其害、防不胜防,也使为上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誉大大降低。本文从上市公司造假动机入手,剖析了上市公司舞弊常用的手段,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为了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利益,需要对其进行规范。规范的关键是要保证关联交易能在公平的原则下进行,并能最终体现实质公平。形式公平是达到实质公平的保障程序,同时又可以完成司法上举证责任的转换。  相似文献   

18.
2000年《财经》杂志上一场对机构投资者黑幕的揭开,带来了对机构投资者的思考,一时间“操盘大户”、“剥削中小股东权益”等标签纷纷贴到了机构投资者身上。伴随这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往全流通健康有序地发展,以基金为首的机构投资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标志就是股票市场越来越成为机构投资者的博弈场。本文从中国和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轨迹来研究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变化。  相似文献   

19.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秉承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增强资本市场韧性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盈余平滑为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维度,考察了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不同属性盈余平滑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在降低股价同步性方面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可以促进企业的信息属性盈余平滑,抑制机会主义属性盈余平滑;稳定型机构投资者通过促进信息属性盈余平滑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当企业内部控制较差、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信息属性盈余平滑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要加快建设机构投资者体系,发挥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积极作用,以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构投资者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构投资者在一国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世纪中叶以来,当代发达资本市场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得到迅猛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拓发展时期,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已经十分迫切,而且发展的条件已趋向成熟。机构投资者的发展,能推动我国金融创新,有助于缓解当前资本市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促使资本市场走向规范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