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依据客观的天气奈件作为保险赔付对象,能有效地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天气灾害的有效替代方式,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结合保险经济学、市场增进理论以及比较分析等理论与研究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对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制度优势、发展路径、国内外的制度实践和不足之处,以及政府作用等有关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围绕如何降低基差风险与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巨灾风险分担机制等方面,给出了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农户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农业生产主要面临干旱、洪涝、强降雨、冰雹、霜冻、强风等6种气象灾害,每种气象灾害在不同地区受到的关注度不一样。山东农民在过去与现在都有多种措施去防范与应对气象灾害,但农业保险不是农民主要的风险事后管理措施,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主动需求较低。究其原因,农业收入在农村家庭收入中占比低,农地分散经营机制和多元化种植结构等因素抑制了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由此来看,山东省乃至全国农村农业保险需求市场的培育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保持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目前,应积极培育农业保险市场的真实性需求,防止泡沫性农业保险市场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粮食安全的保证都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和农民收益面临着自然风险,农业保险相关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分散和转移风险,从而影响农户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基于2003—2017年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库的数据,使用动态面板估计和工具变量方法,分析了农业保险覆盖率对农户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了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保险覆盖率的提高促进了农户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户为非乡村干部、非少数民族、低收入群组时,农业保险对农户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还可以通过增加农户的农药投资、机械投入、耕地规模以及促进农户采用新技术的方式来实现,从而提高农户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以陇东黄土高原区玉米和马铃薯保险为例,采用条件评价法设计问卷调查,运用情景分析手段,就农户购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和传统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基差风险较大,在同一保障水平和个人投保费率下农户购买传统农业保险的意愿高于购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鉴于气象指数保险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拥有诸多优势且基差风险成为制约农户购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主要因素,依据分析结果就该区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保障水平、政府财政补贴标准及减小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基差风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保险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研究影响农户森林保险的需求因素有助于森林保险的良性发展和政策目标的实现。利用2009年对浙江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森林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年人均收入、是否有未偿还贷款、最严重的一次灾害损失占当年家庭收入的比重、林种以及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等因素对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农户种粮积极性是影响粮食产量及产值的重要因素,关涉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基于Y县272份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从农户个体、家庭、市场、社会和区域特征五个方面探究农户种粮积极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农户种粮积极性呈显著正相关的因素有农户对粮食市场价格满意度、农户对农资价格满意度、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满意度、农户的家庭经营规模、农户对农业保险的保障能力评价;与农户种粮积极性呈显著负相关的因素有农户对加入合作社是否利于提高种粮效益评价、农户种粮投入占家庭总支出比重、农户所在乡镇近三年自然灾害发生次数。据此,应通过加大对粮食市场价格及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提高农户的生产经营能力,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业保险保障能力等途径,有效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农业大国。各种灾害及事故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农业保险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在稳定农业发展、补偿农户收入、保障农户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至今,历经起伏。实证分析表明,农业产值增长、农户收入、灾害率以及政府财政补贴政策是影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此,应从上述几方面着手提升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龙岩市413户烟农的调研数据为例,通过构建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烟叶种植面积、农户对未来灾害的预测、近5年最严重灾害造成每亩损失金额、对政府职能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负向影响,而务农年限、家庭年收入、灾后烟草公司补贴、保险赔偿经历等因素在实证分析中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同时利用累计概率模型测算出千元保险金额的农业保险费率为17.95元较为合理。据以上研究结论针对性地提出了巩固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与制定农业保险补贴标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天气指数保险国内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气指数保险是以指数为基础的风险转移产品,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以来,因其具有降低道德风险、抑制逆向选择,管理成本低、易实施再保险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在发展中国家得以试点与应用。国外针对天气指数保险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关于天气指数保险与传统农业保险孰优孰劣的研究,天气指数保险应用条件与存在问题的研究。国内借鉴了天气指数保险的国际研究成果,介绍了一般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试验做法,并对天气指数保险的优缺点以及我国开展天气指数保险具备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于金融市场进入受限视角,分析农民获得农业保险补贴时的最优行为选择,并通过数理推导,证明了农业保险会对农民的生产决策产生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风险偏好。研究发现:由于受有限理性、市场摩擦和市场失灵等因素影响,农民和保险公司会进入金融市场中跨度不同的封闭子集。因此,农民和保险公司会在各自的市场子集内对替代农业保险的其他风险规避方案进行评估。由于农民和保险公司仅在各自的金融市场跨度内对金融产品的正交投影进行定价,因此农户的支付意愿要低于保险公司的接受意愿。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有助于拉近农民和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估值的认知差距。因此,农业保险补贴仅通过改变农作物的自然收益率和农民对待边际风险的态度来影响他们的生产选择,这种影响应归因于农业保险补贴带来的更多收益机会,而不是农民风险偏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采用辽宁省农村入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等方法,从微观层面实证研究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农业灾害、耕地面积对农户农业保险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产生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性支出不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决策,但是影响农户投保产量的高低;农户风险偏好、负债与农户参保决策及投保产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家庭资产数值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概率越低,但是家庭资产对投保产量不产生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新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手段,这类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农业保险;除此之外,农户对农业保险的满意程度也是投保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参保主体是农民,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要顺利开展,政策设计就应符合农民的愿望,本文通过对江西省10个县200户农户的调查,探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农户小额信贷“正规化”趋势的渊源以及实现这一转变的基本方法。从小额联保和动态激励两个方面对正规农户小额信贷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北大花旗”数据库中1 581户样本农民的借贷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抵押品、贷款证、非农收入、农业保险等因素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正规农户小额信贷的业务发展,各级政府应完善农村地区经济模式、产业模式以及征信体系等方面的机制,发挥正规农户小额信贷的联接作用,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以来,作为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一项重要举措,农业保险尤其是政策支持下的农业保险在我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与此同时,一些问题随着农业保险规模的迅速拓展正不断显现,农业保险原有的“政府热、企业冷,农民无所谓”的局面并没有根本转变。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基于对农业保险参与主体的认识,本文分别对农业保险的三方主体,即农户、保险公司、政府进行行为特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低温冻害气象指数保险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极端天气事件的不断增加,低温冻害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减少低温冻害对我国农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需要加强对低温冻害风险管理的学习和应用.作为国内外有效的风险转移及分散手段,指数保险克服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技术及管理难题.基于此,本文对低温冻害指数保险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及评述,以阐述低温冻害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最新进展、实践和我国低温指数保险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的天气指数保险的发展和今后学术研究的方向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依托政府有关部门行政推动、基于一家一户承保理赔,产生了成本高昂与违规行为严重的问题,损害了农户的利益和政府通过农业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政策目标.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户以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的国情与传统农业保险产品之间本质上不相容.要通过建立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以指数保险取代传统的农业保险产品,实现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为了推动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财政要加大支持力度,将指数保险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构建普惠性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户提供最基本的风险保障;促进与指数保险发展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创新的制度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利用江苏省淮安市431户农户的支付意愿数据,通过T0bit模型检验了对政府公信度、保险认知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支付意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农户对政府公信度会愿意支付更高的保费,而对于保险的不同认知会对支付意愿带来不同的影响方向,参加过农业保险的农户会愿意支付更高的保费,但遭受过灾害而没有得到赔偿的农户则支付意愿较低.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于2007年7月分别在泾阳县和洛川县实施了奶牛和苹果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2007年11月笔者在泾阳县和洛川县以问卷调查方式对239户奶牛养殖户和苹果种植户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因素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stie回归模型分析具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险的种类、保费是否合理、对保险的认识和收入四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意愿的影响显著,并提出增加农业保险的种类、给予财政补贴、加强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等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保险创新工具,对提高农业保险业务水平、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概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早期研究,系统总结关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论研究与产品设计研究成果发现:理论层面的研究已经成熟,在优劣势比较、可行性分析、支付意愿与水平衡量层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结论共识;产品设计层面研究的思路已基本形成,但在关键设计环节上仍存在一定的争议性难题,主要体现在研究数据与区域范围的选取需适宜、气象产量分离的模型方法需优化、气象指数关系构建标准需提高三个层面。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下一步发展需要从数据质量程度、区域范围选取、产品差异化设计、产品设计科学性四个方面着重改进。  相似文献   

20.
美国农业巨灾保险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巨灾已经成为威胁全球的灾害事件。美国通过“特别灾害救助计划”、“巨灾风险保障机制”和其他办法积极开展农业巨灾保险,并且采取了财政、税收、再保险和紧急贷款,特别是农业巨灾证券化等手段来分散和转移农业巨灾风险。实践证明巧妙利用农业巨灾保险这种社会互助形式,基本建立农业经济“安全网”,可以起到稳定农业经济、提高国民整体福利水平的作用。这些为我国开展农业巨灾保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