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唐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继承并发展了秦汉以来历代王朝的羁縻制度,并广泛运用于边疆地区。与和亲一样,遣子入侍及各类书籍、工匠技艺、谷物种子等的输出,是中原文明向外输出的重要元素,更是唐朝羁縻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唐王朝对是否输出中原文明虽存在争议,但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开放的态度。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吐蕃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吸纳中原文明,促进了汉蕃文化的良性互动和吐蕃文明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藏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唐朝天宝年间,由于唐朝的措置失宜,导致南诏投靠吐蕃.但南诏投靠吐蕃,反受其挟制,而德宗年问唐朝势力增强,多次打败吐蕃,加之吐蕃与大食为争夺中亚而进行酷烈战争,吐蕃遭重创而力量大衰,为南诏归附唐朝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南诏的兴亡及其和唐、吐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南诏的兴亡及其与唐、吐蕃三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在三者关系中,唐王朝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南诏的兴亡则和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分不开.  相似文献   

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藏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藏区的经济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藏区自然环境脆弱、以高寒农牧业产品为主以及藏传佛教影响深刻的现实,鼓励和调动当地人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努力实现以藏区实际为出发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藏区特点的人本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摘要]《四部医典》是藏医药学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藏族传统社会中最早系统反映医护职业道德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讨论了道德与健康、宗教与医德等关系,并在藏族职业道德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医护人员所应具备的五大美德,并对医护人员在职业道德生活中的行为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由于《四部医典》中涉及到的道德准则和要求都是和治病救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带给藏民族的职业伦理精神和道德观念,在当时和以后都是其他任何说教性著作所不能完成的。《四部医典》不仅为藏族社会医疗卫生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也为后世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  相似文献   

6.
唐初忙于统一全国,无暇顾及西南的经营,与南诏保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进入武则天时期,吐蕃对中国的威胁日益严重,为了抵抗吐蕃的侵扰,唐朝不得不联合南诏的势力,因而采取支持南诏统一的战略方针。当南诏强大以后,围绕着争夺爨部的问题,唐与南诏引发了冲突,使得西南地区的民族关系逐渐复杂化,最终影响了唐朝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摘要]从耶稣与犹太会众的关系,本文具体地阐述了《马可福音》的社会逻辑中的人人关系。它们都关涉耶稣是谁这一基督论的主题。这同时是马可写作的目的,是马可要向其读者传递的讯息。他们可能是两个群体,形成一定的张力:一是接受第一条诫命(12:29-30)、把耶稣的到来看成预演大卫之国的犹太人(11:9-10);一是第二条诫命(12:31)的信仰者、称“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的外邦人(11:17)。不过,他们共有一个关于耶稣的形象:耶稣是基督,是人史关系(犹太传统)、人人关系(帝国文化)背后的人神关系中的上帝本身。  相似文献   

8.
[摘要]从1922年周作人率先提出研究民间文学的两个新视角——“文艺的”和“学术的”,到90年代钟敬文糅合文学与民俗,以“民俗文化”为话语对象,民间文学“文艺的”与“学术的”两种话语范式经历了曲折的转换过程。民间文学“学术的”研究视角,既使民间文学有了广阔的话语生成的空间,也使此后民间文学的研究,越来越偏离文学的范畴,在历史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的共同介入下,成为各学科的公共资源,但其文学本位却日渐失落。  相似文献   

9.
[摘要]序跋等副文本广泛存在于翻译作品周围,是读者从作品外部走向正文所必经的一道门槛,编者和译者在此设计了一套阅读路线和阐释规则,直接影响并干预读者的解读。译者在此阐发的翻译思想、推介的文学手法,具有重要的诗学意义和史学价值,是建构翻译理论不可或缺的史料,也是中西文学理论比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摘要]人类历史的发展推进了食品生产与销售,但也使食品安全问题呈现出不同的向度,从而适应食品安全机制的经营者食品安全义务得以演进。透视食品安全机制演变中经营者义务的进化,可以寻求完善我国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义务的路径,以适应当代食品安全机制和维护消费者利益,也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的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11.
[摘要]“百年中国因明研究”这一课题应以对印度因明两座高峰和汉传因明的正确认识为出发点,以面向未来的态度来总结过去,旨在于国际学界的广大论域中彰显中国因明的独特价值。本课题由五大专题构成:(1)百年因明研究的概述:以汉传对陈那新因明的正确解读为据,评析百年研究的功过得失;(2)百年因明的文献研究:总结百年来的文献研究,促成学界对梵汉藏文献综合研究法的充分认识;(3)百年藏传因明研究:总结藏传因明百年的历史进程,说明未来应在汉、藏因明的比较中弘扬藏传因明;(4)百年量论研究——以港、台学界为核心的考察:梳理百年量论研究,特别是港、台近来的研究,指出未来的中国量论研究要以因明方面的已有成果为指导;(5)因明研究——国际与中国的对话:总结百年来对国外研究的译介工作,及其对我国正反两面的影响,探讨我国研究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下发扬自身优良传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摘要]1950-1970年代的当代文学作为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尝试,虽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但它却以勇敢的文化创造的精神,打破陈规,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19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以自由、美、人性为诉求,完成了非政治化的意识形态的转向。90年代及新世纪以来,新的文学因素不断出现,但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有限。总言之,“政治性”和“当下性”是当代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如何理性面对新媒体,深刻把握新媒体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科学引导新媒体发展,使之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渠道和有效平台,是政府、社会、公民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从李治和武则天伊始,唐王朝专尚进士科,所试内容亦渐弃原来的试策和儒家经义,转而以诗赋为主。初唐中后期新出现的这一国家用人政策,导致了唐朝主流文化的大转变;流风所煽,中国佛教亦从士族宗教而转变为平民信仰,中国佛教的世俗化就此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5.
[摘要]《五史鉴》是吐蕃时期的宗教文献合集,现已经失传,不过在12世纪的一些教法史著作如《第吾宗教源流》、《娘若宗教源流》中有其文本的抄录,13世纪以后的一些著作还不断引用这些古代文献。本文主要根据上述藏族传世的教法史著作以及其他文本如《拔协》等中所保存的有关《五史鉴》的史料,通过对《五史鉴》文本的系统整理就其中涉及的古代神灵而加以归类和综述,系统的将《五史鉴》记载的神灵进行比较研究,以寻求这类古代神灵在后来藏族宗教主要是苯教和民间宗教中的演变历史。  相似文献   

16.
[摘要]动漫产业具有保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国家文化地位的优势,故应不断优化动漫产业链、培育成熟的二级模式、建立健全政策体系,来造就具有高强度文化影响力的动漫产业,使之成为锻造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摘要]就契约文书来看,清代台湾的番汉关系并非如有些学者所宣称的那样,是一部汉人压迫番人的血泪史。番汉在贌耕、水利与治安等方面存在诸多合作,双方的冲突既小且少,主要表现为番租纠纷与侵垦霸耕。番汉合作与冲突的形式是由双方的经济、文化等因素所决定,而非受清政府的操控。有的台湾学者刻意夸大番汉冲突之目的无非在于为台独诉求寻找法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本文首先阐释了新现象学的主要观点:可感的身体、身体的动力机制、情境、原初当下和展开当下、气氛、主体性,其次介绍了新现象学对若干心理疾病的解释:身体动力机制、个体情景和主体性的紊乱。在新现象学的心理治疗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将现象学与心理治疗以及认知科学相联系的合作方式。新现象学提供的动态化和主体化人类图景,可以成为理解、探索和治疗心理紊乱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阐释活动在解构大浪淘沙的冲击之下,其传统的忠实对等观受到质疑,译本与原文的关系被颠覆,译者和读者的创造性得到极度的张扬,传统的文本观念和阐释策略被推到风尖浪口,解构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容忽视。与此同时,解构过分强调文本的隐喻性和修辞性,往往使阅读陷入极度的困境。其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主张,虽然颇具辨证的因子,却往往导致极度的相对和虚无主义,文本的阐释也往往出现“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局面,对翻译的影响将是“误译有理”、“乱译有据”,因此,解构最终也难逃被颠覆和解构的命运,留给“理论之后”更加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摘要]汉语的字义关系宛如处在一个十字架上,四周的意义如果向中心点汇聚,就会形成同义关系;而中心点的意义向四周扩散,就会形成多义关系。同义关系的形成,是字义凝聚的结果,多义关系的形成,则是字义变易的结果。本文所谓 “字义凝聚”是指异字同义的凝聚,“字义扩散”则是指同字的意义变异。研究字义的凝聚与扩散,能搞清楚字的同义关系、多义关系是怎么形成的,为汉语历史词义学理论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