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避难南渡"时期,元好问的散文创作体现出对社会问题的强烈关注,并初显"以文存史"意识之端倪,涌现出一批优秀之作.这些优秀之作以其充实的内容、充沛的感情、精辟的见解、多变的手法和高超的技巧,标志着金代散文的发展已达巅峰,并为蒙元初期的散文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蒙元政府推行土官制度的原因和特点。笔者认为,土官制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与蒙元时代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相适应。其特点主要有:重用土官,土流参治,土官民族成份复杂,中央政府对土官有任命权与处置权。蒙元政府通过土官加强了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统治  相似文献   

3.
在蒙元帝国初期,身为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行了"以儒治国"的政策,对蒙元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及此后的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这一思想在宋子贞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中得到了全面而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儒户"与蒙元初期的文学功用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户"的创设,使蒙元初期的大批儒士走上了职业化的道路.国家对儒户的实用贵求与"文以裁道"思想传统相结合,会使蒙元初期文论更加突出强调文学在社会政治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蒙元初期,河北内丘的扁鹊祭祀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一时期内丘扁鹊庙中涌现了大量的碑刻,扁鹊祭祀亦因忽必烈两次遣使代祀得以与"岳镇海渎"祭祀联系起来,甚至比同时期的三皇祭祀更受重视。宋代对扁鹊文化的推崇,加之蒙元初期涉政医者和儒臣的共同推动,使得蒙古族统治者顺利接受了这一汉地民间信仰,并利用其产生的良好社会舆论巩固了"邢州大治"的成果,使内丘的扁鹊祭祀成为国家统治策略与民间信仰的一次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6.
小品文应该具备如下4项缺一不可的特征:1二形制简短;2.无固定体式;3.随意、轻松、幽默;4.含义深远,意境阔大。小品文的产生和发展与散文的整体发展分不开,它只有在散文体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才可能产生,它的发展也与一个时代的政治气氛、文化趋向以及作家的个性和爱好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宏观上论述了我国现代散文理论的发展与成就:(一)二十年代初期和中期,散文理论由萌芽而发展,其主要建树在于现代散文观念的探讨与形成。(二)二十年代末期至三十年代中期,在散文理论上,一方面是空前的活跃与繁荣;一方面是深刻的分歧与论争,在对散文艺术经验、散文艺术源流、散文发展道路诸问题的探讨上,均取得一定成就。(三)三十年代中期以后,散文理论虽然同散文创作一样,不似前一时期那样活跃与繁荣,但是一些观点、见解,却趋向成熟和深入。  相似文献   

8.
从元人其创作观念入手来探讨袁桷散文创作,可以更好地发现元代散文的价值。蒙元对金、宋二朝的毁灭性战争使百年之文化累积受到重创,这导致了元代题跋创作的衰落。袁桷出身于宋末元初著名之文化世家,学术修养深厚,其题跋数量之多,质量尤臻上乘,代表了元代题跋创作之水平与成就。从袁桷的品题鉴赏性题跋和历史感慨性题跋入手,可看出其仍留有自宋代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和士大夫情趣。  相似文献   

9.
元代高丽贡女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女制度是伴随蒙元帝国同高丽王国双方宗属关系逐渐确立而形成的高丽王国向蒙元帝国献纳本国女子的一种特殊国家行为关系 ,是兼有通婚和役使双重作用的政治、社会宗属制度。在蒙元帝国同高丽王国长达 1 30多年的交往中 ,贡女制度大体上经历了初始、形成与鼎盛、转折与禁绝三个发展阶段 ,对蒙元帝国和高丽王国的国家关系以及民间交往 ,均产生了重大、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何其芳是一个具有深厚“三峡情结”的京派散文作家。面对30年代散文日益趋向“叙事化”和“说理化”,离新文学初期倡导的美文距离越来越远的现实,他试图以自己独特的创作改变这种状况,并对京派文艺理论形成一种契合。  相似文献   

11.
北宋散文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北宋散文的发展几乎是与北宋古文运动同步发展的。欧阳修奠定了北宋古文运动胜利的基础,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并标志了北宋古文运动的胜利完成。北宋散文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我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璀璨的珍宝。  相似文献   

12.
试论社会转型期散文的创作趋向张冬梅在社会体制和文化系统转型的时代里,文学也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同频共振。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一种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新的文学格局正在构建之中。作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散文,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新的态势和创作趋向。它以走向...  相似文献   

13.
韩愈散文在朝鲜古代千余年的传播与接受中经历了由高丽朝文人士子自下而上的推动、朝鲜朝初期深度参与意识形态建设、17世纪达到高潮、朝鲜朝后期发生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韩愈的不同散文作品契合了朝鲜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被融入民族审美文化之中,甚而成为朝鲜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中国批评话语影响、朝鲜古代的政治生态、民族散文批评话语构建的需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韩愈散文的典范地位,表现出了中国古典散文域外传播和接受的典型特征,在东亚范围内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蒙元史研究可从四个时期考察其历史发展。鸦片战争时期是近代蒙元史研究的开创时期,作为这一时期边疆史研究重要内容的蒙元史研究,直接服务于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其治史旨趣已经不同于乾嘉学派脱离现实的古史考据;洋务运动时期是近代蒙元史研究承前启后的时期,蒙元史料搜集范围扩大了,域外史料的采用使治史方法上有了创新;从甲午战后到五四运动是近代蒙元史研究新旧递嬗时期,一些旧史家继续沿用封建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蒙元史,其史学思想与治史方法是陈腐的,但其对史料的搜集与考订功不可没,而资产阶级史学的建立使一些学者尝试用资产阶级文学思想与方法研究蒙元支,代表了蒙元史研究中封建史学向资产阶级文学演进的历史趋势;本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运用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与方法研究蒙元史的时期,王国维、陈垣、陈寅恪等学术大师在蒙元史研究中突破了传统史学方法的局限,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蒙元时期的联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蒙元皇室与国外高丽的联姻,以此结成并巩固藩属关系;二是蒙元皇室与国内蒙古外族高昌、汪古、西藏萨迦款氏、云南大理段氏的联姻,以此结成并巩固内属关系;三是蒙元与西夏、金的联姻,以此显示自己的胜利与强盛;四是蒙元皇室与弘吉刺部、斡亦刺部及亦乞列思部等同属蒙古系统但无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的联姻。从如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蒙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和亲史和政治婚姻史上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在中国古代政治婚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第一,从联姻的次数来看,蒙元时期的联姻至少有136次,比两汉、隋唐时期的和亲次数高出几倍,约为清代的1.76倍;第二,从联姻的对象来看,蒙元时期的联姻与唐朝比较相近;从联姻的地域来看,与唐朝、辽朝的和亲比较相近;第三,从联姻的成效来看,蒙元的联姻对象都在协助蒙元东征西讨时立下了汗马功劳;第四,蒙元时期的联姻对清代联姻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朝的满蒙联姻在动机、特点等方面几乎与蒙元时期的联姻一脉相承;第五,将世代联姻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第六,亲上加亲的特点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6.
蒙元军队在其发展的历史上所创造的军事奇迹与辉煌是与其独特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分不开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蒙元军队战斗力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因素,再次对蒙元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作了精要的归纳。  相似文献   

17.
契丹人在蒙元初期随蒙古军进驻云南以后 ,因长期受当地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及古代濮人孟高棉语族的各种物质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 ,其后裔在饮食、服饰、民居等方面 ,逐渐改变了祖国北方古契丹人的习俗 ,形成了具有本身特点的新的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散文产生于王纲解钮的“五四”时期,在胡适、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努力下,现代散文摆脱了传统的载道命运,在吸纳了西方随笔的文学精神质素之后,形成了颇具晚明风格式的自由自在、独抒性灵的“士”风文统。而四十年代抗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加剧,促使中国文学普遍的纳入到了政治理念宣传的工具范式,尤其是同样属于“广义散文”范畴的报告文学、杂文等文体,由于创作与传播的迅捷性而繁盛一时,甚至一度沦为抗战政治宣传的文学工具,“士”风传统因而被拒斥与边缘。而以钱钟书、梁实秋、王了一等为首的一批学者在政治统摄逼仄的文化境遇中,却始终坚守五四散文个性化与自由化的文学精神,呈现出积极的“去政治化书写”的美学趋向,以此试图勾连和打通古今散文“士”风传统的文脉,显示出难能可贵的“士”风精神与自由主义立场,以及对散文文体之本体性特征的积极构建。  相似文献   

19.
《雾里看伦敦》是冯骥才20世纪80年代初期访问英国伦敦之后创作的一部散文集。从“他者”镜像的角 度研究发现,正是在这部散文集中,冯骥才表现出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学现代主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念,这种矛盾恰 恰反映了现代性的两种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的性质,即表现为现代性与自我批判的现代性。现代性的这一特征, 使得冯骥才突破了散文模式化书写,在文体上促使一种具有反思性主体的文化散文产生的同时,也从思想上为散 文书写增添了审美张力,从而对新时期以来的散文书写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志贺直哉是日本近代文坛上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因其出众的创作才华而被誉为“小说之神”。其所发表的散文更由于简洁的文体、细致的描写和准确的心理写实而成为近代散文的范本。这些散文多篇幅短小,取材周围的人和事,淡雅含蓄,独具特色。志贺创作初期至中期的作品多以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对立为题材,《某个早晨》是志贺的初期作品,读来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