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会引起混凝土连续梁桥不断上拱或下挠.当前国内在建高速铁路中许多混凝土连续梁桥将采用无碴轨道,其可调性很小,必须控制铺轨后的徐变变形(后期徐变变形).对几种常用规范的混凝土徐变系数影响因素、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以武广客运专线上一座(70 125 70)m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模拟整个施工过程按几个常用规范对该桥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研究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桥梁变形和截面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桥梁后期徐变变形不可忽视;根据不同规范计算得出的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2.
高墩大跨PC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难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受力和变形比同类直线桥复杂。本文应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f对某大桥施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改变平弯半径对不同半径曲线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进行分析,对比分析了墩高、圆心角、结构自重、预应力、温度效应、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对高墩曲线连续刚构桥的内力和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两方面,介绍了客运专线32m双线整孔箱梁预应力施工技术,尤其是三阶段张拉工艺的应用,有效地防止了梁体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纹,并提高了台座的利用率,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现有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资料为基础,通过对京沪线、武广线两条长大干线和京津、沪宁、沪杭三条城际客专的列车运行图结构特征及其在时间轴上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说明列车的速度等级、停站情况、A、B类列车的开行比例以及旅客列车在时间轴上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列车出发间隔时间服从的分布规律,对高速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以及客运产品设计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力筋放张后客运专线32 m双线整孔简支箱梁的真实应力状态,现场进行了张拉应力测试,主要测试跨中截面应力分布、1/4断面顶板的剪力滞效应及端块锚下横向应力。由于初等梁弯曲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借助ANSYS软件计算张拉应力的精确值,并将二者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进行分析比较,对梁体设计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进行评价,为32 m简支箱梁的预应力优化设计积累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在自然环境下,钢 混凝土双面组合箱梁受一天中日照变化的影响,在梁体内部会产生相应的温度应力和变形。以三跨钢 混凝土双面组合箱梁为研究对象,对组合梁在6:00至18:00日照条件下的温度应力与位移进行计算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10.0建立三跨连续组合箱梁有限元模型,采用间接耦合解法进行热 结构耦合场的运算。得到了温度应力与温度位移的分布规律及时程分析,并对箱梁混凝土底板对温度效应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利用MIDAS/civil 6.71软件,针对先简支后连续桥的特性,运用具体工程实例,建立模型,计算出桥梁从开始施工到成桥以及成桥后十年的任意时刻任意截面的内力以及变形图形,通过整理主梁恒载弯矩数据的变化,分析了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简支变连续桥梁的受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发现徐变对跨中的挠度影响最大,两边跨的挠度大于中间两跨的挠度,徐变对中间固定支座负弯矩的影响比跨中正弯矩的影响要大很多.  相似文献   

8.
以高速公路连续刚构桥贺坪峡大桥和高速铁路连续刚构桥南庄特大桥为例,利用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Midas/Civil对两桥进行模拟计算分析,对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梁体箱梁上下缘应力差与两类刚构桥跨中下挠关系进行研究,得出收缩徐变及上下缘应力差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跨中长期下挠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快速发展,桥梁结构不断创新,但在进行桥梁结构设计时,桥面防水层只作为桥梁工程的附属结构,一般不作专门的计算分析.随着交通量和重型车辆的增加,桥面病害普遍.本文以20 m的简支板桥和3跨20米的连续板桥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荷位下的防水层的力学响应进行分析,并对铺装层、防水层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对比,为防水层的设计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武广客专新咸宁站站台钢结构雨棚采用正三角形立体桁架结构。施工期间因运营联调联试,交叉作业,吊装安装难度大。根据工程特点及重难点,详细介绍主桁架结构在厂内散件加工预拼装、现场再拼装、科学精确吊装、分区卸载临时支撑体系等施工过程。通过施工方案预控、技术质量把关,确保了工程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铁路建设中的32 m双线箱梁的广泛使用,提出了基于虚拟仪器的箱梁蒸汽养护系统方案,该系统采用分散式结构,使用无线通讯方式,采纳了模糊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箱梁的蒸汽养护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施工便利,安全可靠,可保证和提高箱梁的品质,缩短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总结了影响客运专线预制箱梁混凝土质量的各种因素,以石太铁路客运专线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为例,总结了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改善及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南汉悬索桥施工特点,针对悬索桥主引桥衔接处纵坡线形控制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主桥端部钢箱梁纵坡线形的控制,提出两个调坡原则;对于伸缩缝纵坡线形的控制,提出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所提方案解决了施工进度与施工工序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悬灌连续梁采用三角形挂篮施工,三角形挂篮具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稳定性好、自重轻、变形小、行走和装拆安全方便等特点,结合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连续箱梁施工实例,介绍了挂篮的具体设计与安装技术及预压和施工工艺,并指出了施工中需注意的要点和线形控制中需注意的问题,该桥建成后,连续梁安全,质量可靠,线形与设计线吻合良好,这些可为类似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斜交变截面连续箱梁桥的有限单元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薄壁箱梁单元出发,采用带刚臂的偏心结点,导出一种能考虑斜桥弯扭特性结点偏心的薄壁箱梁单元刚度矩阵.通过一有机玻璃三跨双室斜支承模型试验分析,并与粱格分析方法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速铁路32 m双线箱梁养护过程中传统温度监控系统的传感器布线繁琐、 线缆影响其他设备操作等问题,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混凝土箱梁温度监测系统方案。该系统以主从式模式工作, 采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箱梁温度的无线测量。系统结构简单,施工便利, 安全可靠,电池使用寿命长,保证了箱梁养护过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一座钢管混凝土连续梁拱组合单线铁路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先整体后局部的两步分析法,首先利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计算拱肋安装及后续施工阶段结构的受力状态,得到局部模型的力边界条件;然后利用ANSYS软件建立拱脚结点局部有限元模型,分析施工期间拱脚结点的局部应力分布规律和应力集中程度;最后将拱脚结点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拱肋与梁体间传力顺畅,拱脚混凝土基本处于受压状态;拱脚内侧与箱梁顶板交界处应力集中现象较明显;拱脚上部拱肋周围、拱脚前脚趾处及两拱脚之间箱梁顶板的局部区域出现较大的拉应力,建议在同类桥梁的设计中加强这些部位的构造措施和配筋。拱脚结点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说明用实体有限元模型计算的局部应力是可靠的,可用于设计验算。  相似文献   

18.
下承式移动模架现浇箱梁施工工序为流水作业,每孔梁的施工周期约为15d.为了缩短工期,从优化施工工艺的角度展开研究,提出箱梁钢筋骨架整体吊装施工技术.该技术实现子钢筋骨架安装与其他工序同步作业,可缩短3d左右工期,是对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方法的补充,可从根本上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9.
首先对剪力滞效应的原理进行了综述,理清了概念,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薄壁箱梁的剪力滞效应进行数值分析,与相关文献数值解、实测值和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然后通过分析受弯箱梁本身受力特点,得到各影响因素对于其剪力滞系数的影响,并总结剪力滞系数沿跨径纵向分布的规律。再进一步分析了仅轴力、纯弯作用下剪力滞系数的纵向分布和翼缘板剪力流的关系,然后结合工程实践中的恒载、活载和预应力三者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全预应力结构有均衡剪力滞系数纵向分布及降低峰值的优点。最后对箱梁进入塑性状态后的剪力滞效应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研究钢 混凝土双面组合连续箱梁的徐变问题。根据混凝土徐变后的双面组合连续箱梁的截面应力自相平衡,内力仍为零这一条件,通过平衡方程得到负弯矩区截面的曲率,进而得到截面的应力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分析双面组合连续箱梁的应力重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