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地方高校既是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地方高校如何应对挑战,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之路,已成为一个事关高等教育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文章探讨了地方高校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着重讨论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发展战略,特别强调了"突出特色、立足地方"的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区域化已经演变成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教育大省,河南地方高校发展迅猛,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在大众化背景下,河南地方高校要顺应从教育大省到教育强省的呼唤,实现长远健康发展,必须准确定位,发挥优势,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狠抓内涵,提高质量,实施内涵发展战略;根植区域,立足行业,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加强合作交流,做到强强联合,实施抱团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综合集成战略: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地方高校的发展面临自身难以解决的两大难题,一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使地方高校的资源占有严重不足;二是长期封闭的自我发展传统使地方高校有效参与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弱,因此综合集成战略就是地方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校际间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和项目合作,从而达到优势集成,使地方高校科研的突破能力加强,社会的服务能力得到扩张,并使其社会影响得到提升,最终实现共同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研究生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新时代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高度,立足全球人才竞争新格局和科技自立自强新战略。要坚持“四个服务”和“五育并举”,不断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引领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强内涵建设,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打造研究生教育优势特色;构建“七个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优化研究生培养模式;严格教育标准,优化评价体系,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要求,也是地方财经高校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参与主体多元、行动机制复杂的系统性组织,地方财经高校在追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应对新的挑战,以往关注单一主导逻辑的制度理论已经无法提供全面合理的指导与借鉴。构建地方财经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多元制度逻辑分析框架,其中外部逻辑包括地方政府逻辑、市场逻辑、社会逻辑和区位逻辑,内部逻辑则主要表现为组织逻辑。从多元制度逻辑视角出发,利用其全面性和综合性优势对地方财经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探寻五种逻辑对地方财经高校的共同塑造作用及其机制。实现地方财经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应从多层级和多角度出发,运用“上下呼应”和“内外结合”的发展方略,即低层级的行动目标与高层级的行动目标达成一致,内部逻辑的行动方法与外部逻辑的行动方法保持协调,从而努力实现各制度逻辑的兼容与平衡。  相似文献   

6.
7.
地方高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众多大学把国际化发展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地方高校如何顺应这一潮流,借助国际化发展提升实力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以鲁东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践为例,对当前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问题予以阐述,以期为地方高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为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建地方高校必须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优势,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战略,以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制定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从项层设计、路径设计、动力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及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新时期发展战略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地方高等院校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制定新时期的发展战略规划,从顶层设计、路径设计、动力设计三个方面探讨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及特征。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社会结构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转型的角度来看,地方院校不仅只有通过学科、专业的内涵、特色发展以求升格这一条道路可走,还应承担起后大众化进程中时代赋予的作为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的“容器”与非适龄人口的中学后教育和培训的双重使命。地方院校可以通过特色发展、文化活动、教育内容实用化以及模块化课程等战略达到多样化、分层化发展,而地方院校成功实现多样化、分层化发展是形成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的结构框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主体的地方高校,应该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失时机地实施好制度创新、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质量固本、特色发展、品牌服务七大战略,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伴随着新全球格局的历史性变革,西方国家整体力量削弱,而非西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单极体系日渐式微。与此同时,中国崛起对全球格局的变革正在产生重大的决定性影响。因此,全球格局在激烈的竞争中进入深度重组的历史关口。近期来看,全球格局必然呈现出旧格局崩塌与新格局生成这一变革转型期的混乱和无序。长远审视,全球格局必然走向以无极化为根本特征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全球一体化时期。针对当今全球格局的最新动向,中国的战略选择最为关键的是处理好中美关系,加快推动新科技革命,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全面助力发展中国家崛起,进而在建构全球新格局的历史性进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高校信访工作以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为主,而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跟以往不同的许多特点。新时期高校信访工作应当变"等信坐访"为"主动出击",从"善政"向"善治"转变,不断创新信访工作的途径、方式和工作机制,提高信访工作的成效,把信访工作看成联络师生感情的融合剂,构建和谐校园的发酵剂,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带来的行政管理信息化新特性推动高校OA协同办公系统转而依据数据分析、模型计算和演化推理来开展并优化行政管理与决策,以提升学校行政管理效能。然而由于教育资源限制及办学目标的特殊性,地方高校在应对这种变化时,面临管理思维模式滞后、信息处理基础薄弱、数据管理机制缺失等一系列挑战。地方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际,规划整体信息化发展战略,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构建行政管理信息中枢,促进校内专业人才协作,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新时期高校院系党总支工作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总支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主体,是加强和改善党对高校的领导,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载体。进一步认识新时期高校党总支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对于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广大教职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向前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发挥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主体作用,需要克服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的同质化倾向,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从观念上认清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构建的独特价值;其次,地方师范院校要敢于矫枉过正,正视特色构建中系列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夯实基础,打造特色,实现地方师院院校在教师教育办学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运而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这批院校在办学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矛盾和问题,严重影响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存和发展。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科学发展,既是促进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实现战略转型的需要,也是事关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更是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进程的迫切需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战略转型与科学发展,必须切实遵循转型的基本原则,准确把握转型的总体要素,科学选择转型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大众化时期地方本科院校定位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是本科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大众化发展时期,理性思考地方本科院校定位,是地方院校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校意识形态具有敏感性、复杂性、示范性的特点。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全球化的趋势与“西化”思想的抬头、网络化与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流失 ,等等。迎接这些挑战 ,就要强化阵地意识 ,切实加强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党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战略任务是 :推进理论创新 ,努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完成此项任务 ,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充分发挥政治理论学习和“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注重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牢固占领高校意识形态阵地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