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能为所有程序制度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能匡约公权力的扩张性。能保障公民权利有效实现,它体现了程序正义的价值追求,是实行宪政的客观需要,世界多数国家通过不同形式将其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入宪问题,能为具体程序法治场域突出宪法的权威,其入宪才能使具体的程序法治更有效地实施,以保底性规范来避免法律的真空。“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入宪在我国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已成为世界宪政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论刑事再审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但是和谐社会绝不会自然实现,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运行,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动。所以,法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刑事再审程序作为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法的稳定性和公平性,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和谐社会必须关注再审程序。而我国的刑事再审程序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需要在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建设法治国家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培植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法律程序经过程序工具主义到程序本位主义直至现代正当程序的发展,体现其在法治中的不同价值。在我国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相对于实体法治而言,程序法治显得更有意义。只有正确处理好程序法治与实体法治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推进法治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程序正义是一项要在刑事审判过程中实现的价值,没有程序正义,也就很难实现实质正义.也正是由于对程序正义的漠视,最终导致了本该可以避免的佘祥林冤案,从该案的全过程可以看出刑讯逼供、法院先定后审的审判程序、有罪推定、疑罪从轻以及没有正确对待民愤是违反程序正义的具体表现.只有从根本上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和做法,在司法实践中遵守程序正义,才能避免类似悲剧重演,真正实现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宪政之路一直都是在自由与秩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展开的,其中交织着生存压力、利益博弈、利用、勾结和倾轧。博弈的结果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作出最伟大的选择,由此成就了美国全社会对宪政制度和法治的最高尊重和最大维护。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宪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价值选择以及全社会忠诚法治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步建立和发展的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因自身的缺陷已难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文章从我国现行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主要弊端入手 ,分析指出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革必须做到观念更新 ,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7.
论法治国视野中的检警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法治国家的刑事诉讼结构中,检警关系模式应当充分体现宪政主义诉讼价值理念,即有效控制警察行为的合法性,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侦检一体化模式的确立,成为刑事诉讼结构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巩固国家宪政基础和法治秩序具有历史性意义,不仅有利于刑事诉讼目的的顺利实现,也为检察制度的健康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宪政之路一直都是在自由与秩序、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展开的,其中交织着生存压力、利益博弈、利用、勾结和倾轧.博弈的结果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作出最伟大的选择,由此成就了美国全社会对宪政制度和法治的最高尊重和最大维护.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宪政制度建设过程中的价值选择以及全社会忠诚法治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9.
有三种宪政理论影响中国:形式宪政论、实质宪政论和程序宪政论。通过比较,程序宪政应当最契合中国法治变革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0.
自刑事和解这一新的名词进入法学界的视野后,学界围绕刑事和解的理论与实践等基本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形成了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不同观点。对刑事和解制度法治属性的论证是建立并顺畅运行刑事和解制度的关键。基于法治理论的阐释,结合刑事和解制度的价值分析,刑事和解制度贯彻了“有限政府”这一法治原则,满足了“无害正义”这一良法要求,实现了“人民主权”这一宪法原则。  相似文献   

11.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以其作为众多部门法的交界点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借助于刑法之力将刑法和民法、经济法、宪法、行政法及诉讼法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法律体系,因此体现出独特的宪政价值。对于裁判的尊重不仅是刑事法问题,更是关乎一国法治地位的宪政问题,为此选择形式合理性应是逻辑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人权保障是我国程序法制建设的价值目标,人权是衡量程序正义的主要价值标准。程序正义能限制权力、实现实体性人权、确认并保护程序性人权,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手段。从人权保障看,当前我国程序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程序正义意识不发达、程序法规不健全、现有一些程序法的条款不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只有确立程序正义的理念,完善程序法制,才能真正尊重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13.
试论公民的平等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离不开平等权,平等权是宪法与宪政的重要内容。平等权应是公民的一个具体的基本权利,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宪法原则或者法制原则。本文对平等权的宪法渊源、含义及其与宪法基本人权、法治原则和刑法平等原则的关系、效力范围等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4.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宪政道路的有益探索,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程序化与法律化,从而推动我国宪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依法执政是我国宪政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只有依法执政,才能实现宪政的的形式价值与实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刑事诉讼活动中,案件久拖不决,侵害犯罪嫌疑人权利等现象时有发生,究根求源,是我国刑事诉讼效率低下的表现。所以,提高刑事诉讼效率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需要。本文在首先论述效率的概念后,提出了阻碍我国刑事诉讼效率提高的诸多因素,然后提出了改革的对策。尤其认为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提高我国刑事诉讼效率的最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事诉讼法》在制度的设计上,不仅应注重打击犯罪,还应注重保障人权。而在修改前的《刑事诉讼法》中逮捕必要性存在规范设定上的缺陷,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逮捕被滥用,其余刑事强制措施遭到虚置,一些本不应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逮捕。我国立法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修改旧法时凸显了对逮捕必要性的规制,以明晰、限缩对逮捕的适用,来凸显、昭示人权保障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主权在民理论确立的公民主权所有者地位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政治根基,公共物品理论揭示的税收与公共物品之间的对价关系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经济考量,权利义务相一致理论要求的权利与义务的对称平衡是纳税人权利保护的法理解读。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我国应当借鉴国外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立法理念和经验,分析和审视我国纳税人权利保护的现状和不足,从宪政、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三个方面对纳税人权利进行立法构建。  相似文献   

18.
法治国刑法文化应当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与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保护弱者应有之权利。因此,最大限度地保障包括犯罪人基本人权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刑法的价值所在。刑法解释是适用刑法进而实现刑法价值的一个能动的过程。在释法过程中,"刑法的谦抑性"、"有利于被告"以及"常理"是司法者应当遵循的规则和坚守的底线。只有如此,才能保证释法的结果符合普通公民的意志,也才能够最终实现刑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法制现代化是法律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形式,也是现代宪政建设的核心内容。以民主为基础,以法治为保障,以人权为目的,宪政和法制现代化内在地紧密相联。如何在实现法制现代化基础上促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清末立宪以来,中国宪政走过了百余年历程,产生了十多部宪法与宪法性文件,反映了中国走向宪政与法治的艰辛与曲折。当代中国由于实行不同于西方法治国家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之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法治的涵义也不完全与西方法治原则相一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宪法变迁,对法治原则的体现又可分为法治的蒙昧时期、萌芽与发展时期和法治地位稳固确立与法治内容进一步发展时期。法治因素的成长与快速进步主要发生在第三阶段。今后一个时期宪法所反映的法治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及宪法实施机制进步的层面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