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王弼重新诠释老子哲学的个案说明 :在中国传统哲学形上学中 ,有本源论与本体论之区分。本源论的特点 ,是通过揭示由终极本源到万物的生成过程 ,来说明万物的现存状况与变化规则。本源与万物的关系 ,为实存物之间的关系 ,本源之化生万物 ,是在时间中进行的。本体论则是追寻万物得以存在与发生作用的终极性统一依据的理论。本体与末用的区分 ,是借逻辑认知得以成立的。末用被视为可以认知的相对有限的经验世界 ,本体则是被逻辑置定的具有超越意义的绝对无限存在。至于王弼哲学本体论之强调“以无为本” ,则表现了他对经验世界与经验知识的独特看法 ,和对现存社会政治文化的批判取向。  相似文献   

2.
(一) 柳宗元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和他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密切结合的。他继承和发展了王充气一元论唯物主义思想,以“元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明确地回答了屈原在《天问》中对宇宙本始问题的质难。他说:“庞昧革化,唯元气存,而何为焉?《(天对》)在这里,他肯定了在蒙昧状态中促使事物发展变化的,只是元气。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既是马克思的东方道路理论得以形成的重要理论依据,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以"新唯物主义"为指导,从"世界历史"的理论视域和"东方道路"的思想维度出发,马克思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且业已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观、价值观和价值实现观为基本内涵,以理论视域的世界历史性和思想维度的现实性、价值评价的历史性和辩证性、价值实现的开拓性和创新性为本质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如果说其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东方道路理论"的原创建构、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新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的话,那么,其当代意义则主要体现在不仅为正确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世界历史"的理论视域和"东方道路"的思想维度,而且为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上, 由于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回答不同,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凡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即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的哲学派别就是唯物主义。人类历史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就产生了,但是,唯物主义这个名词并非随唯物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它从孕育到问世,经历了个一相当长的过程。在唯物主义刚诞生不久的奴隶制社会里,唯物主义哲学家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客观事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本原(始基)达一概念,认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水、火、气、土等是万物的本原,是多样性背后的统一性,万物由它或它们产生出来,并经过各种变化之后又复归于它或它们。比如,中国战国时代的《管子》一  相似文献   

5.
论唯物主义方法辜堪生在一个较长时期,人们忽视对唯物主义方法的研究。本文力图对唯物主义方法的客观根据、基本原则、基本形式以及如何运用唯物主义方法等问题作点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唯物主义方法的客观根据唯物主义方法是以物质本源论为前提的。一切唯心主...  相似文献   

6.
四法界说是华严宗的核心学说。其中的事事无碍法界说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观相关。事泛指现实中的一切事和物。它们或以心为本源,或者以性为究竟。在这一形而上学思辨体系中,不仅理与事产生了关联,事与事也相互融通,事事无碍,形成一个意义整体。这便是万物互通与圆融。这种意义论视域中的万物互通观不同于生存论视域下的万物一体观。  相似文献   

7.
“万物的本源是水”,这是两千五百多年以前古希腊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泰利士的名言。他把水视为万物的本源,足见他对水的重视程度。后来有人说泰利士的命题是“科学的假设”,因为近代科学曾提出这种观点:万物是由氢构成的,而水有三分之二是氢。还有人说泰利士之所以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传统美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中,关于审美意境的本体根源即“意境本源”一直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主要存在“意象本源论”、“乐象本源论”和“观象本源论”等说法,其理论源头都可追溯到“易象本源论”。这一重大问题随着艺术实践的发展,常说常新,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能观—观象本源论”具有深远的艺术哲学启蒙意义,但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一般认为,《易经》原始八卦说是一套朴素唯物主义的万物本原说。他们说,八卦是上古人们从无数的自然物中挑选出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用来说明构成世界的物质基础的。而在这八种自然物中,天地又是生成万物的总根源。一些学者说,这种思想,至迟在殷周之际已经产生。但是,我们知道,《易》分经和传。《易经》六十四卦是根据大量的占卜记录编纂而成的。《易传》则是战国未至汉代的学者们对《易经》的阐释。这就产生了两个相关联的问题:其一,以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象征世界万物并代表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是不是《易经》成书时乃至筮占产生时的观念?换言之,八卦之“象”是不是《易经》所固有的?其二,八卦说是不是殷周之际的万物本源说?笔者以  相似文献   

10.
赵伟 《东方论坛》2021,(6):111-121
生死问题在中国古代被视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古人观察、思考与企图解决的对象.古人通过观察大自然,提出万物是由"天""道"等所孕育并生出,尽管现实世界中的万物有生皆有死,却认为万物没有随着形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而是认为生命在不停地进行着流转与循环.古人从万物之生及有生皆有死中引申出平等观念,并竭力阐释着存在着差异的个人一方面在"生"的本源上是平等的,一方面通过遵守、修行或提升某些因素(如"德")向本源的平等或集体的平等靠拢.中国古代的生死观念与平等观念,尽管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却仍可以视为等级社会秩序中依然存在着的理性光辉.  相似文献   

11.
学术界一般认为孟子的天命观是唯心主义的,本文论述:孟子视天为自然,而不是超自然的主观精神,孟子把这类自然物视为世界之本源;在对成败盛衰、吉凶祸福的认识上,孟子也强调客观因素而否定天意。结论是:孟子继承了西周传统天命思想中的积极内容,其“天命观”的主导方面是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管子·水地》中关于水为万物之本原的思想 ,认为对于管仲及《管子·水地》中水本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应予以重新评价 ,提出《管子·水地》中关于水为万物之本原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形态  相似文献   

13.
张横渠(载)是宋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崇高卓越的地位。他是第一次从哲学基本问题上批判佛教唯心主义的人;他提出了完整的唯气哲学,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提到新的理论水平;他继承发扬《易大传》的辩证思维,对于中国古代辩证法哲学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民胞物与”思想为中国近古时代人道主义思想确立了理论基础;他是中国近古(宋元明清)时代唯物主义传统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4.
综合叶燮《原诗》的研究资料发现,关于其本体的论述,形成了“胸襟”本体论、“气”本体论、“理”本体论、唯物主义本源论、主客体系统本体论等,这充分说明叶燮《原诗》的本体是不确定的,从而导致他的诗学体系不完备。由此反思中国文论的失语现状,可以从确立核心范畴、加强理论推阐、创新文论话语三个方面,来进行本土文论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长期争论的重大问题,它经历了三次大的论战,每一次争论都推动着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唯心主义则受到一次打击而被迫改变它的形式。 第一次大论战是从殷周以来直到战国末期,才由唯物主义集大成者荀况作了唯物主义的总结。荀况认为“天”不过是“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的物质自然界,《荀子·天论》。世界万物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是“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他论述了“天行有常”和“天人相分”的思想,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光辉命题,从而否定了殷周以来的宗教迷信世界观,否定了孟轲的“天人合一”,墨子的“天志”“明鬼”的观念,否定了志子的消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在20世纪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哲学运动———实践唯物主义思潮,实践唯物主义思潮作为一种世界性现象,深层的理论之根就是人道主义,这不仅是因为,"人"和人道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中心话语和理论主旨;还因为,西方人道主义文化传统是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血脉之源;而且,人道主义作为实践唯物主义思潮的理论之根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的实践根源。  相似文献   

17.
宋明理学即新儒家的哲学理念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周敦颐以太极之"道"贯通天地,其"太极说"表明人与万物乃先天性的本源存在,因此现实的人与万物应保持"诚"的关系,体现出周子敬畏生命的宇宙情怀;张载以"德"贯通万物,提出"民胞物与"的光辉思想,并以此反对人对自然的"对立";程朱以"理"贯通生命,并对"理"层层推进,为万物提供了存在的理由;陆王以心"统"万物,将主体之人与自然万物打成一片,尤其彰显出其对自然万物的"同源性"关照。某种程度上,新儒家的"天人贯通"思想可谓中国哲学史上最为系统的生态本体论。  相似文献   

18.
张岱年的"新气学"是张载、王夫之气学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哲学相结合的理论产物。他通过对"气"范畴的唯物主义的哲学阐释,对传统气学作出唯物主义的解读和梳理,构建了现代新气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自觉地以继承和发扬"气学"为己任,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改造,促进古典气学向现代的生成与转化,对于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本源文化之一,是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其审美价值。中国民间美术反映了劳动者来自内心深处的高亢之歌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创造了生活智慧和文化财富,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基石和灵魂,也是一切美术创作的源头和“活水”。近年来,学术界虽然对中国民间关术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中国民间美术本源文化特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显得不足.尤其是对民间美术本源文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古朴的民风民俗已有所扭曲、断裂和偏移,纯朴的本源文化内涵被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淡化和忽视。要使中国民间美术真正发挥其社会功能,必须立足于民间美术本源文化的基本特征与特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革命性变革的学术范式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哲学形态是经济哲学。迄今为止,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已经历了三个里程碑,从而形成了经济哲学形态的三次提升。一是马克思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逻辑架构的构建和经济哲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二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实践唯物主义理论硬核的探讨和经济哲学学科的创立;三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弘扬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