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非学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影响学术期刊"影响因子"的既有学术因素,也有非学术因素.非学术因素主要有学科因素、论文的性质、期刊类型、期刊编排质量等,在应用学术期刊"影响因子"时,应对这些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从晚清民初开始,海外汉学学术共同体逐渐确立,学术范式也随之形成,而范式的形成迎来了汉学学科的建立。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进程中有了巨大的改变,其变化影响着学术范式的变化与发展,这种嬗变意味着海外汉学学科的革命性进步。访谈中,曹顺庆教授就学术范式转变中关于学科称谓、学科建设、学术自律、学术前沿以及在该学术共同体中中国学者所承担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大致勾勒出海外汉学学术共同体起承转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正>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说的是当时关羽在"斩颜良,诛文丑"后拜辞曹操后去寻找兄长刘备,尽管曹操为守诺言予以默许,但曹将却是一路阻挠,结果关羽在历经艰险后为世人留下了过五关斩六将的精典故事,其中就有斩杀东岭关  相似文献   

4.
夏之放 《东方论坛》2007,1(5):24-29
衣俊卿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区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危机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的文化哲学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但是目前还显得粗疏,如:注重宏观社会研究而缺乏微观的个体分析,对于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区分显得绝对化,对"制度化领域"的思维性质判断不够准确.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日常思维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非日常思维即科学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掌握方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专门的思维方式.双方通过人生感悟达到"度"的掌握而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是不能截然区分的.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引申出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两个概念,"经济人"与"道德人"反映了人的不同方面的需求,两者并不是统一的,更不是和谐的,而是对立的和谐。"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而我们强调两者的结合是建立在两者的冲突的基础上,"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依赖于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种和谐思想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需要不断强调人作为"道德人"的一面,否则市场经济体系将无法建立,同时要促进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和谐,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6.
要领略艺术内在的生命力和魅力,方法之一就是必须对艺术实行"辩证的生命还原",即以人性的追问和反思为核心,以艺术中对生命活动的描写和表现作为艺术解读的对象,既重视其个别具体性,更注重其运动变化的辩证性,从艺术与人生的关系上感悟艺术对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AF贫困测量法,结合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四个维度出发,将各维度对应指标均匹配到国家关于老年人或妇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据,识别出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非收入层面的多维贫困现状——医疗服务不足、卫生条件简陋、互联网生活匮乏是当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的三大生活困境;量化分析收入贫困与文章定义的非收入多维贫困的关系,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妇女的致贫因素——年龄、学历等个人因素和区域因素明显影响着多维贫困的发生,收入、家庭成员等变量与老年妇女晚年是否陷入非收入多维贫困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论语》"君子之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一语之解读难点出发,探讨孔子口中"君子"、"小人"两词的真正意涵。首先论证小人并无道德丑恶的含义,所指仅为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关心实际利益的小人物。至于君子,则传统上所谓从位言,从德言的两分法并不允当;孔子所称之君子皆位、德、才三者合言,此为其正名论思想的必然延伸。正名论既要求有其名位者有其实质,自然亦要求作为管治者的君子有管治的才德,即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君子君子"。君子、小人的意涵一经厘清,则该话之解读再无窒碍。  相似文献   

9.
把数和逻辑的本质视为非实在的本质,并把这种本质奠基在先验纯化了的现象的基础之上,是胡塞尔所找到的一条克服数和逻辑的基础理论中的两难困境的出路:一方面承认数和逻辑的本质的普遍有效性,另一方面又不否认它们是在意识活动中被构成。在胡塞尔为《大观念》写的导论和舒曼为这本书写的编者导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胡塞尔这一思路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0.
《春秋》五例,本来是以命名的细微差异表示对事件和人物的褒贬,达到宣示作者政治伦理信仰的目的,并不是就文学的修辞和叙事而言.历来论者对五例立论指向未予细辨,诠释多欠精确.刘勰通过对五例善意的误读,赋予了新的含义,并创建了全新的文论范畴“隐”,推进了中国文论民族特色的形成和强化.刘勰所说的“隐”与五例中的“微”,他说的“复意”、“重旨”与《春秋》的微言大义,有性质的区别.离开文学的特性对春秋书法过度诠释,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穿凿附会的索隐批评,是不可取的.文学批评史研究,应将本来意义的五例,与后来的“重旨”之说明确区别.  相似文献   

11.
释奠古礼起源甚早,属于非时而祭的简约之礼,具有不忘先祖、敬祖归功的礼仪内涵。周代的释奠古礼存在两个受祭系统:先祖先王(多于“庙”中举行),先圣先师(于“学”中举行)。“学”中所行的释奠礼显示出重视人事经验、知识智慧的理性倾向和文教意味,是中国文化由巫到史的历程在礼仪上的具体体现。伴随着孔子及儒学在国家意识形态中地位的提升,历经汉、魏、晋,释奠古礼最终由对先圣先师的群体祭祀演进为专祀孔子之礼。释奠孔子新礼结合了祭祀礼典与讲经活动,南北朝、隋唐时期更形成为规范隆重、自由辩论的学术盛会,以及国家礼仪文化展示盛典,具有了崇圣重师、继承道统、昌明经学的新的礼仪内涵。当代继承和发展优秀礼文化,应处理好礼仪展示和精神承传的关系,发挥释奠礼在增强文化认同和凝聚人心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