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当前,我们正在遵循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限度地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步伐。科技工作如何适应加速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个事关国家强盛、事关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总体需要呢?纵观科技工作的全过程,我们应牢牢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直接性基础”的观念,增强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时代感、紧迫感。  相似文献   

2.
反贫困战略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集中反映了邓小平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解决社会主义在当代历史课题的。立足于反贫困走出认识社会主义的误区在谈到整个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时,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停滞“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我们整个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上来,把建设四个现代化作为几十年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世界性的科技革命时代。我们面临的挑战实质上是科学和知识的挑战,是人才方面的挑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创造出一个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才能最终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搞不搞四化建设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如何调动起亿万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同心同德搞四化,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今年年初的南巡谈话犹如强劲春风传遍神州大地,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共中央提出,全面深刻的理解邓小平同志谈话的精神实质,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就如下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关于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变的问题。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为什么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就是消灭剥削和压迫,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使人民共同得到富裕。要做到这样,必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不逾地发展生产力。它是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个科学的整体,它规定了我们的奋斗目标和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领导力量、依靠对象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基本路线的实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是个“根本指导方针”。1979年他又说:“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最近他又指出:“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率先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主张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这个转移 ,他关于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等观点 ,确立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提出的以“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他进一步提出的分“三步走”到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确立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现代化建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方面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只有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已是家喻户晓了。邓小平根据历史的经验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新鲜经验,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了“走自已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从此,“中国特色”响遍华夏大地,许多学者都深入探索这个在理论上和政治上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概念。什么是中国特色呢?邓小平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已的力量来办。”“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十分清楚,邓小平提出的中国特色,就是指中国的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路要自己走,中国的事情要按照自已的实际来办。  相似文献   

8.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就是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不动摇。”“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江总书记这段话非常精辟、非常深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没有旗帜,就没有遵循,就没有理论武器,就没有统一意志,社会主义事业就不可能成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和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最根本的就是创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形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有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前进。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地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基本政治要求,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偏离。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明确规定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从那时以来党中央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反复强调,始终坚持,在任何情况下毫不动摇。今年年初邓小平同志巡视南方的重要谈话,又一次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并提出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点。这对我们更加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个思想贯彻到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所有一切工作中去,无疑将会产生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公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 ,是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历史选择。在我国面向 2 1世纪的宏伟目标中 ,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同时 ,我们在发展中一定要充分关注社会公平问题 ,由于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和人们在发展经济中对于发展重点把握的不同 ,甚至还有认识和理解上的偏差 ,社会公平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依据这个原理,结合当代中国实际,邓小平同志特别强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一系列论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重大发展,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在系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必须把邓小平同志关于在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的思想作为重点,深入学习,认真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2.
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内部联系,又要看到它与周围其它事物的联系;既要了解事物的正面,又要了解它的反面,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认识它的过去和将来.当前,我们党提出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统一的整体.要把我国建设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就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而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就是为了更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为保证改革开放健康地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前进,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四项基本原则制约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避免经济建设滑向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一)把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提到总体布局的高度。邓小平早在1979年规划中国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时就提出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目标。他说:“我们的国家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有了两手“就可以沿着正确的方向走”。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了邓小平的思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省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地学习《纲要》。邓小平同志的市场经济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是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必须掌握的思想武器。下面,我结合《纲要》,对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谈点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第一,明确地回答了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思想武器。而邓小平同志反复倡导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因此,深入理解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涵和实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解放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他一贯倡导我们搞现代化建设思想要解放一点,胆子要  相似文献   

16.
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中一个十分突出和贯彻始终的重要原则。邓小平同志最近的重要谈话,又一次深刻阐发了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认识社会主义的道理,这对于破除以忽视和脱离生产力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观念对人们的思想束缚,促进全党和全国人民思想进一步解放,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思想的提出和确立,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最重要的支点,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学说及在我国实践的重大贡献。在中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邓小平文化教育思想的务实性1.文化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意义。邓小平在长期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尤其在我国这样落后的经济文化条件下,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更有特殊的重大意义。然而,搞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①这是从战略高度上论述了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  相似文献   

19.
搞四个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而欲达此目的,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没有改革,人们的一切美好愿望统统都会落空。当前,改革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各行各业的改革形势令人欢欣鼓舞。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改革主要触及社会有机体的三大子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在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要改革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中某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环节和具体形式,建立和健全有助于三者协调发展的新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否正确,改革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需要接受客观标准的检验。这个标准,归根结底就是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程度。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20.
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我们搞社会主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即在努力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努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必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一、以道德论道德愈论愈糊涂 何谓“道德”?《辞海》中概括为:“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个定义已为道德论家所普遍接受,人们从这个定义出发来阐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