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船山一生力辟佛老,使六经别开生面,为什么于佛有《相宗络索》,于道有《愚鼓词》、《十二时歌》之作呢?他传正统,继绝学,孝以批佛,忠以辟道,为什么于佛又谈禅,于道又炼丹呢?据《姜斋文集·行状》所载,明著名高僧德清憨三曾与船山之父及船山之师伍定相辩论过“率性之旨”,“清为挫屈”。夫之少年时曾听其舅父谭惺欹说过此事,并问其父,其父微笑不答。这件事的详情不得而知,但船山之父及其师是儒  相似文献   

2.
<正> 一笔者写过一篇评王夫之否定竟陵派钟谭的文章,题为《儒家正统的阴影》(载《船山学报》一九八六年第二期);而王夫之对李贽的否定,更表现出他身上的这种儒家正统的阴影。李贽是泰州学派后期的代表人物,晚明杰出的进步思想家。他在中国封建社会走向  相似文献   

3.
<正> 王夫之,字而农,号船山,我国明清之际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唯物主义思想散见在浩瀚的著述中,最精采,最富有特色的部分,集中体现于《张子正蒙注》、《周易外传》、《尚书引义》、《老子衍》、《庄子通》等著作中,特别是《张子正蒙注》一书,其坚持唯物主义立场的作法和思想观点,在中国古典哲学史籍中是罕见的.本文就《张子正蒙注》一书对船山唯物主义的特色作一些剖析.一、坚持唯物主义旗帜鲜明,不含糊其词,不调和折衷.船山其时,程朱理学居于正统地位,并杂以佛教唯心主义、老庄唯心主义、陆王心学.船山面对形形色色唯心主义,不为错误观点、思潮所左右,而是奋力举起唯物主义旗帜.他无视程朱,大力推崇北宋唯物主义者张载,从经、史、子、集中,挑选其《正蒙》一书作注.认为《正蒙》一书,“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是“匠者之绳墨,射  相似文献   

4.
<正> 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许冠三先生陆续发表了有关王船山的专论五篇:《王船山的历史学说》,《原王船山之“理”》、《王船山的宇宙观》、《王船山的致知论》和《船山学术思想生命年谱》,共约二十三万字.下面,我们先分别介绍各篇主旨,特别是许先生关于船山思想的独到见解,然后从总体上比较作者的思路和研究方法,与大陆研究者的异同。以交流学术,启迪新思.《原王船山之“理”》一文,以八章近五万字的篇幅,专门剖析船山的“理”范畴的历史演变和逻辑层次。作者认为,船山哲学的中心范畴不是“天”,不是“道”,不  相似文献   

5.
<正> 王船山是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又是杰出的史论家和爱国主义者.史论是船山学说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论史的一大特色,就是通过对历代的兴替、存亡、得失的总结,作为“求治之资”。所以他的史论,往往就是他的政论,真实地表达了他的政治思想。他在论史时曾经批判过“孤秦”和“陋宋”,特别是指责宋代统治者,因“陋”而使国敝,先陷于女真,终亡于蒙古,溃决了“华夷之大防”。显然,这是他联系到当时明亡于清的现实,有感而发。本文拟从他在《宋论》中提出的关于“陋宋”的观点,作一些考察,进而对他的政治思想作一些探  相似文献   

6.
王(?)是明初重要的史学家,在史学思想上很有独到之处。其特点是受金华儒学传统影响,重经学而不废史学,讲求经世致用;他曾在修正欧阳修正统学说的基础上,批评正统问题论述的“妄”与“偏”等弊端,提出所谓“四绝四续”的正统论,并贯彻于他的史学代表作《大事记续编》的具体叙述中,对历史做出自己的理论诠释。王(?)的史学思想,虽基本仍未跳出传统儒学观念的藩篱,但也有不少积极的内容。王(?)的史学思想对明初的史学特点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王船山政治,伦理观念中确有很多封建糟粕。例如,他极力鼓吹“君臣之义”“父子之仁”这些,杨昌济早就指出:“船山所论多有已成明日黄花者”。但这只是船山思想的一个方面。船山在论述自己的治学方法时曾说,“而就事论法,因其时而酌其宜,即一代而各有弛张,均一事而互有伸诎,宁为无定之言,不敢执一以贼道。”我们分析船山的政治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8.
<正>在创刊百年到来之际,《船山学刊》杂志社隆重推出《〈船山学刊〉百年文选》,收录了《船山学刊》(《船山学报》)自1915年8月20日创刊以来刊登的一批学术成果。该文选从约3000万字文稿中精选而出,从选编校对到最后出书前后历时一年有余,分为《船山哲学卷》《船山史学卷》《船山文学卷》  相似文献   

9.
侯德仁 《兰州学刊》2009,(7):203-206
正统论是中国史学史上影响非常深远的一个史学观念,是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历史哲学。文章对学术界近三十年来的中国史学正统论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主要从正统论的起源问题、“正统”的概念和内涵、正统论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正统论研究的几个热点时段等进行了详细的爬梳和整理。最后,对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所讲的“清末民初”,指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前后,至本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氏《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出版这一段时间。所谓“王船山论”,则指这个时期内一些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对王船山的思想言论的利用和评论。这种利用,一般都是出于当时政治斗争的需要;这些评论,不仅在当时发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来乃至当前的船山研究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为了推动船山学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谭嗣同对王船山推崇备至,他把船山的思想看作是复兴民族、“昭苏天地”的一声春雷。他说:“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他在老师欧阳中鹄、刘人熙的教导下,“为学专主船山遗书,辅以广览博取。”(《潭嗣同全集》261页,以下简称《全集》)因此,学习能深造有得,“多发前人之未发”(唐才质《戊戌见闻录》)。  相似文献   

12.
<正> (一) 注重史家修养,是历代著名史家相当关切的一个问题。他们把史家自身修养的好坏视为能否认识客观历史的关键,因而在他们史学反思工作中,同时也包含着对史家修养的反思,而且是极其重要的反思。刘知几相当重视史家主体意识的培养问题,他的“史才三长论”和“书法直笔论”便体  相似文献   

13.
<正> 《船山学报》1985年第一期发表了黄明同、周穗明两同志合写的《也论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以下简称《也论》),对徐泰来同志《船山史观与历史唯物主义》(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和拙作《中国朴素唯物史观的历史探索》(《湘潭大学学报》1984年第四期)》提出异议,我们表示欢迎。但该文所提的问题,我觉得仍有商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 “让步政策”理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从1965年以来,就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至今未得解决。前些时,反复阅读了《资本论》第八章《工作日》,受到很大启发。马克思在《工作日》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限制工作日的英国“工厂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特别强调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叙述。他说,“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  相似文献   

15.
在船山的两部著名史论尤其是《宋论》中,往往“以宋事影射明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色彩,如“士气论”和“李纲论”等部分,都不徒是分析往事,而是蕴涵有作者本身之历史际遇和心灵体验。对于船山史学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应从“思辨历史哲学”和“分析历史哲学”的分际加以考量。从船山的史论中可以看出,船山论史而尤重“设身处地”,是属于“庖丁解牛”而非“按图索骥”,与分析历史哲学有着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6.
正统论与欧阳修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梁启超指出:“中国史家之谬,未有过于言正统者也”后,述中国传统史学者,皆以为正统不足论.其实,作为传统史学中的一种深层的历史观念,正统观一直影响着史家的史学思想以及史著的内容与形式,决非不足论之事.本文对传统史学中具有典型性的欧阳修的正统观做一探讨,以期加深对欧阳修史学思想的理解,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一探讨,加深对传统史学中一些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洪钟同志发表在《社会科学研究》80年第六期上的《论张船山的诗》一文,受到不少启发。在当前的学术刊物中,这样全面而深入地介绍和评论船山诗的,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在这里,我只想就洪钟同志所提到的张船山与袁随园的关系提一点小小的异议。洪钟同志在文章中说:“从诗歌流派上看,张船山是属于性灵派的诗人,”这点是不容置疑的。但是说,“他对袁枚很崇拜”,又说他主张“师法袁枚”,这却值得商榷。首克,船山是不承认这点的。《船山诗草》中有一首诗,是有人说他诗学随园,他公开加以否认:“……汉魏晋唐犹不学,谁能有意学随园”,这是最明显不过的。他在《寄贺简斋先生八十寿》诗中,虽然不免有些歌颂之词,但如“山林奇富贵,花月艳神仙”之句,固是恰如其分,也还有点讽刺之意,足见他不是真正崇拜随园的。从诗的风格上说,随园是学杨诚斋的(这点  相似文献   

18.
<正> 船山重视法相唯识学,近人时有发明。熊十力先生说,他早年十分崇拜船山学问,后读佛典,“始知船山甚浅。然考船山遗书目录,有《相宗络索》、《八识规矩赞》二书,自邓显鹤,曾国藩之伦,皆莫为之刊行。诸为船山作传者,亦置弗道。吾臆船  相似文献   

19.
<正> 尝读湘潭罗正钧《船山师友记》,很同意王启原对他的评赞:“搜采博,考证详”。近年纂辑《浯溪新志》,查阅了新、旧《祁阳县志》和《湖南通志》等书,同时也发现了有关船山师友的资料,见即抄录,以充实拙著《船山新年谱》。兹特著为短文,供同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与举国学术繁荣相辉映,我省的船山学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船山是一位生长于湖南的穷乡僻壤,却又目光高远、胸襟宏阔、思想深邃的伟大思想家。他从政治、经济、道德、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诸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教训,进行了独具慧眼的批判性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诸方面,几乎都可以从船山留下的博大精深的著作中,窥其发展的轨迹。船山著作象一面镜子,它既反映了中华民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