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词的感情色彩及其构成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家都承认,语言中某些词具有感情色彩。但是,词的感情色彩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词才具有感情色彩?词的感情色彩有什么样的构成方式?这样一些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 词义是客观现实中一定的物体、现象、性质、特征、行为、关系等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反映,是(某一语言中)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因客观对象本身的不同,词相应地具有着不同的意义内容,这种不同的意义内容是词的理性意  相似文献   

2.
南宁白话词没有"子"缀.本文揭示了普通话"子"缀词在南宁白话中的三类存在方式,并从构成、意义、色彩、读音四方面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贾迪扉 《殷都学刊》2004,(2):109-112
"后门儿"笑话儿"等词中的"儿"当看作特殊词缀.除了不自成音节的特性之外,"儿"的特殊性还表现在构词、表义和修辞色彩等方面.其特殊作用可以概括为改变词性,变不成词语素为单音节词,变两个本不能组合成词的语素为双音节词,调整词形,区别词义,增加感情色彩等.  相似文献   

4.
形象色彩与修辞杨振兰词的形象色彩即在词的形象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感性的联想色彩。它作为色彩意义的一种类型蕴含在某些词的意义之中,从而使得该类词形象、生动、引人联想,令人回味,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形象色彩构成了色彩意义中最富有修辞特质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量的商标外来词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如内贸部1994年公布的91种各类名优商品的商标中,有22种是外来词商标.商标外来词的大量出现,给汉语外来词研究、规范化管理等都带来了新的课题.本文拟就商标外来词的分支,特点谈一些初步认识.中国大陆出现的带有外来词商标的商品,主要是由国外进口或大陆、港台准备出口的商品,它们多是先有外文商标然后再译成中文商标.也有一些仅在大陆内销的商品,先有中文商标,然后再据此译成外文.后一类商品从来源上讲是由中到外,不能算是外文商标的译名,因而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首先我们看看商标外来词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1.音译式1.1单纯音译.即重视外文读音,完全按照外文读音找出汉语中相同或相似的替代词或语素.由于受外文语音限制很大,即使在谐音范围内选择意义较美好的词语,也难以形成商标的整体语义,但它却能让人一望而知它的“洋味”,不懂外语的人凭借字面已能判断出它是外文商标译名.一部分外文商标以人名、地名及其编写命名,它们都是把人名、地名这类专名移用于商标名,不具有类似通名的语义.如:Cadillac——卡迪拉克(汽车),由公司创始人姓氏命名;Adidas——阿迪达斯(运动服装),由公司创建人Adolph·Dassler姓名中抽取字母稍加改  相似文献   

6.
吴艳 《江西社会科学》2003,(11):136-137
“色彩词+X”这类委婉词语不仅表义形式特殊,委婉词语中的色彩词也被赋予了带指向性的联想意义;而且时代性强,深层的委婉含义折射出现今的人文世界,更多地表现出社会公众的心理情感和褒贬内涵。本文拟从色彩委婉词语的构成特点、结构方式、语义内涵、语用倾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一、“色彩词+X”族委婉词语的构成在古代中国,黄、赤、青、白、黑就被视为五种正色,一直到现在这五色词也是汉语中最基本的色彩词。色彩委婉词语主要是由传统的黄、赤、青、白、黑五种正色,加上单音节名词或双音节名词构成。由它们构成的色彩委婉词语主要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修辞性疑问句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认为在特定的语境中,个人感情色彩的增强构成了修辞疑问句的特殊含意,致使疑问句的常规功能减弱。其语用力量的强弱则根据修辞疑问句的否定力度来决定  相似文献   

8.
以《红楼梦》为基本语料库,对比不同时代的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相同范例,可以发现:修辞造词其实是一个漫长的动态演变过程。同常规词语比较起来,修辞造词有着不同寻常的表达效果,即在表达词的概念义的同时,还鲜明地传达出词的附加义——由修辞背景所带来的附加形象色彩、情感色彩等。从个性、偶发的修辞格到群体、常用的普遍修辞文本,最后到打破规则却又创造规则的新词语,对《红楼梦》修辞造词动态过程的解析可以有效揭示:汉语中的修辞造词,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历时的演变中将最初的个性化修辞效果,最终固化在静态的普遍词义(色彩义)中,从而呈现出奇崛美的。  相似文献   

9.
臆造词即新创造的词汇,是当前进出口商标翻译中越来越常见的一种方式。商标译名臆造词的构词为研究对象,从语音、形态、语义和语用四个方面对其构词理据进行探究分析。商标译名臆造词构词,遵循音似性理据、形传神理据、形达义理据和符号映射语境理据。  相似文献   

10.
移就修辞格是词与词之间的一种不合逻辑的超常搭配,这种词语搭配的变异具有很大的独创性和灵活性,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使作品语言简洁,形象生动,意境鲜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修辞是修辞研究的新进路.《墓园挽歌》是成功运用移就辞格的典范,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分析《墓园挽歌》一诗中的移就辞格用法,可以加深对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思维特征的了解以及对诗作本身的创新性和艺术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词的褒贬是依附于词的指称义而存在的感情色彩,一般来说它是固定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词,在一定条件下褒贬色彩可以发生变化。弄清制约词语褒贬的各种因素,对于把握词的感情色彩、增强词语表达效果、促进语言规范化都十分重要。本文试从语言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略作窥探。语言内部因素一、语音因素词是语音与词义矛盾的统一体,语音的变化导致词义的改变,而依附于词义的色彩意义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如“好”通常读上声,是襄义。读去声为中性:“虚心好学”、“好为人师”。再如“恶”Q读j和读Wb虽都属贬义,但读e的贬义程…  相似文献   

12.
胡桐一词的词源与古代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早见于<汉书·西域传>中的"胡桐"一词与内地的桐树毫不相干,唐代颜师古关于"胡桐"词源的错误解释,影响甚大,延续至今.该词很可能是由音译而来,可能源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Tohlak"(汉语音译为"托和拉克").胡杨树在古代楼兰地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五种。这是一级比一级高的语法单位。其中,词组占有重要地位。汉语是非形态语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语素与语素构成词,词与词构成词组,词、词组构成句子,其基本结构方式是一致的。这样,弄清楚词的组合规律,往下分析构词法,往上分析造句法,便可举一反三。因此,语法研究与语法教学中,应该以词组为重点。过去,在这方面我们做得是很不够的。 从语言实践看,常见的语法修辞错误(这里说的修辞是指消极修辞),大多数发生在词的组合上。去年,我们向实际做了一番粗略的调查。每天读报时,把从报纸上发现的语法修辞错误搜集起来,全年共搜集了七百八十一条。其中属于词的组合方面的就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语境、商标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研究,试图从文化语境中语言文字,具体地说,从商标词的角度探索历史文化传统在商标词中的体现和商标词在一些不同语境中的翻译,从而产生“实效”(既引发购买行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英语颜色词习语特征、趣味性及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纪 《云梦学刊》2005,26(5):127-129
习语是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语言的载体,语言学习不能独立于习语学习之外,英语是一门快速发展的语言,在其不断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习语,特别是大量的英语颜色词习语,是英语中值得注意的一种文化现象。从颜色词习语的结构及其句法功能,修辞特征及其表达的心理特征等四个方面对英语中的色彩词习语进行研究,可了解其常见的四种结构及功能、所具有的修辞特征和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试谈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义词是词汇系统中某个词汇意义相同语法功能一致而在语音或词素构成的形式上呈现出差异的一组词。色彩意义的同异对同义词的确定不起决定作用,但有些同义词仅仅靠色彩意义的不同而显示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本文介绍的同义词限定在普通话系统之内。现代汉语同义词首先根据词语的运用情况即语境分成静态同义词和动态同义词两大类。 一、静态同义词 静态同义词是指语言状态下,即不依赖于语境而存在的同义词,它指词典中具有同义功能和价值的同义词聚以及相关论著中的同义词。静态同义词根据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又可以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7.
略谈淡化普通话的粤方言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粤方言区人学习普通话易带的方言色彩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要淡化普通话的粤方言色彩必须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入手,着重论述了从语音角度如何克服普通话中的粤方言色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关于汉语颜色词"白"的修辞原型讨论 1、古代关于颜色词"白"的修辞原型 <说文解字>"白,西方色也.阴用事.物色白".许慎说"白"是表物的颜色,在阴阳五行中代表西方[1],并没有谈到"白"的修辞原型是什么.许慎说道形体构造时,"从人合二",也就是"白"在形体上是入和二笔画的相拼加.<说文解字>没有说到并不代表没有.  相似文献   

19.
西安景碑碑文及见于敦煌文书P.3847的《景教三威蒙度赞》是唐代著名景僧景净的作品,个中所见"净风"一词,学界多解读为基督教三位一体的圣灵。本文在中西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该词在文献中的意涵进行考释,认为其是净化世风之意,并非指代"圣灵",并遵陈寅恪先生古代文化传播中必定发生变异的遗训,认为基督教的"圣灵论"难为唐人所接受,景僧不得不依华情,在其碑文和经文中加以淡化,在需要提及圣灵的场合,惟以音译称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于钱钟书的隐喻两柄多边理论,在跨文化视阈下对隐喻进行认知分析,并通过一些例子说明隐喻认知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创造并构成文化和传承并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