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法律的外在权威与内在权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社会条件发生变化的今天,法律权威问题也表现出新的内涵。文章认为,法律权威的树立固然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是法律自身品质也是不可忽视的条件。从法律自身因素来分析,其权威由两方面构成,即外在影响力与内在影响力。法律的外在影响力主要是通过“国家性”、“责任性”和“强制性”三方面基础来建立和维护的,法律的内在影响力主要来自法律的“习惯性”、“利导性”和“程序性”三方面的品质。其中“习惯性”符合人们屈从惯例的倾向,“利导性”符合人们追求利益的天性,“程序性”符合人们信赖公正的心理。它们是构成法律内在品质的要素。  相似文献   

2.
法律价值观是人们对法律价值的基本看法,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包括法律价值追求或法律价值目标与法律价值尺度或法律价值标准。显然,它与法律价值之间是一种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前者具有主观意志性,后者具有客观性、但法律价值观还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性,它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同时,法律价值观具有群体性,它总是在一定的民族中形成并与自己的民族传统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在努力造就一种科学的法律价值观时,应正确理解法律价值观与法律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考虑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历史传统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伍岳 《社科纵横》2005,20(6):98-99
本文详细介绍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立法背景及国外相关立法的比较,通过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的详细解读,提出了中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中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信华 《探求》2001,(4):49-51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是法律与道德内在的逻辑要求,更是我国法治和道德的现状决定的。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途径,一是道德,特别是公务员道德法律化、制度化;二是培育社会公德,特别是公务员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
饶雷际 《学术交流》2012,(12):56-58
在机动车交通事故中,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情况下,对受害者的侵权责任形态是按份责任,还是连带责任,对于这个问题,《道路交通法》中立法空白,《侵权责任法》规定不明确,由此导致法律适用的困惑。在机动车各方负事故责任致受害者损害的侵权行为中,机动车各方不仅各自存在过失,而且存在共同过失;机动车各方的侵权行为不是共同危险行为,也不是等价因果关系的侵权行为和竞合侵权行为,而是共同侵权行为,应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6.
关于法律思维方式独特性的内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特有的思维样式。它以内在构成要素的独特性而区别于其他思维方式。其独特性表现在法律思维要素、致思趋向、运思方法、思维视野、思维架构等方面。明确法律思维方式诸种构成要素的特征,对于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法治社会的推进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法律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法律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为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内在矛盾与冲突主要存在于法律心理、法律意识、法律思想等隐型结构层面,这种内在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法律文化的物质依附性和政治功能性不同.要解决当代中国法律文化的内在冲突,必须通过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提高中国公民的法律素质,提升整个社会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  相似文献   

8.
法的本质是法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是法学理论研究的基点。法的本质是构成法律现象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而事物的构成和基本要素又与事物的整体结构和层次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此分析法的本质,必须从法律的结构层次入手,找出构成法律现象的基本要素及其内在必然...  相似文献   

9.
国家同法律变革与发展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的生命是维系于社会 ,然而要使社会内在需求的“法律”能及时、充分地转化为现实之中的“法律”是不可能脱离国家这一中介的。只有国家扮演好自身与社会内在要求相适应的角色 ,才能使体现社会内在需求的现实中的“法律”能适时、有效地变革与发展 ,并助推社会变迁 ,形成两者良性互动。所以 ,对国家同法律变革与发展间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的内在特征能有较为清晰地把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金融监管是我国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 目的是防范金融风险,维持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金融监管必须依法进行,这也是 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应尽快建立、健全金融主体法 律体系,并尽快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与全国性的金融法律、法规不矛盾的前提下给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以一定的制定金融监管规定和金融业务规章的权限,以提高 监管的时效。赋予中央银行应有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