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马迁具有高超的讽刺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传记文学作家中的讽刺大师,他的《史记》也是具有卓越讽刺艺术的巨著。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曾假设有人非难他写《史记》而辩解道:“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这是说,《春秋》除了刺讥以外,也有褒,他要学习褒的一面,来光汉家之“明圣盛德”。 相似文献
2.
何旭光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4)
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曾假设有人非难他写《史记》而辩解说:“余闻之先人曰:‘……《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这是说,《春秋》除了刺讽以外,也有褒,他要学习褒的一面,来光大汉家之“明圣盛德”。关于刺讽的一面,他没有直接谈,但是实际上正由于他在《史记》中对汉天子多有刺讽,才这样辩说的。他又在《匈奴列传》评语中说:“孔子著《春秋》,隐桓之闲则章,至定哀 相似文献
3.
4.
张引群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张引群蒲松龄在短篇小说名著《聊斋志异》中以泼辣清丽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历史图画,是书涉及到许多重大的社会本质问题,其中一部分作品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对封建社会晚期的黑暗现实进行了有力的抨击。同时,这些具有讽刺意味的作品往往又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能给读者以很高的艺术享受。一、诛伐封建贪官污吏及豪绅恶霸,批判了当时政治的黑暗为了达到入骨三分的效果,作者或用异化的手法,或不动声色地白描,或虚构,或戏谑,从而使讽刺意味溢于言表。首先,作者打破人和物的界限,用异化的形式惩罚恶行恶德,… 相似文献
5.
梅桐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6,(3)
讽刺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来源久远。先秦寓言中,已有不少讽刺作品。小说方面,《西游记》开始显露了幽默的讽刺锋芒,然而与《西游记》差不多同时问世的《金瓶梅》已相当成功地用了讽刺手法,它为以后《儒林外史》这样杰出的具有强烈讽刺色彩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杨树增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是司马迁第一个系统地给人物写传记,他的《史记》人物形象所表现出来的文学艺术特征,代表了汉代文学的伟大成就,显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些最重要、最稳定的本质特点,至今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何旭光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7(4):9-13,15
司马迁具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因而《史记》中充满着辩证艺术。主要体观在以下方个方面:历史的“实录”原则与文学的表现手法、现实与理想、美与丑、共性与个性、大事件与小故事、正与反等。 相似文献
8.
田汉云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3,(2)
在以往,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司马迁擅长于运用对比笔法记载历史.洪迈《容斋五笔》卷五《史记筒妙处》条盛称《史记》中有许多篇章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他对《平原君列传》中有关毛遂事迹的部分作了如下转述: 相似文献
9.
叶岗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1)
本文从四个方面全面论述《儒林外史》卓绝千古的讽刺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和创新者,吴敬梓很好地处理了讽刺与理想、肯定性人物与否定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在以含蓄蕴藉的笔词表达讽刺情绪方面,作者确立起冷静的讽刺品格;在讽刺的喜剧气氛里,作者嘲弄了滑稽丑人物,透过喜剧性形象直接逼视到了悲剧性的社会本质,造成了悲喜剧交融的美学风范,增强了讽刺效果;以对社会百态的“实录”作为基本的创作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以白描为中心的一系列具体的讽刺艺术方法。吴敬梓对讽刺艺术的全方位探索,使得《儒林外史》成为一部文学史上罕见的成熟的讽刺巨作。 相似文献
10.
李金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
论《金瓶梅》的讽刺艺术李金善《金瓶梅》作为一部世情小说,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十六世纪封建社会的人情百态,暴露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心灵的扭曲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在真切的描绘中,作者经常使用讽刺手法加深批判的力量,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 相似文献
11.
武时颖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4)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它全面地反映了漫漫封建长夜最黑暗时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的人们的生活及精神面貌。尤其是作者吴敬梓把笔对准了当时的儒林阶层,写出了种种世相,严厉地指出了他们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的醒目现实。虽然小说中也写了借以代表作者正面理想的人、事,但《儒林外史》的价值并不在此,而恰恰是作者对封建社会不合理事物的批判。这种批判很大程度上是以讽刺的形式表现的。因此,虽说“讽刺小说”这一名称还不能完全包括这部作品的内容,但,正如对丑恶事物的批判是作品思想内容上的主要成就一样,杰出的讽刺艺术也正是这部小说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整部小说作品的成功,是与这一突出成就紧密联系在 相似文献
12.
贺陶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85-88
幽默讽刺是贯穿《左传》的一个重要特色 ,存在于作品的材料选取、情节提炼、人物刻画、叙事安排、语言运用等诸多方面 ,使全书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黄谋燕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睢景臣,生平事迹不详。据钟嗣成《录鬼簿》记载:“大德七年,公自维扬来抗州,余与之识。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撰有杂剧三种,后人辑有《睢景臣词》,均不传。据近人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存套曲三首,所写[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散套,是元代散曲中的优秀篇章。《录鬼簿》云:“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哨遍]制作新奇,诸 相似文献
14.
曾耀农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一钱钟书不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1941年他发表了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轰动了文坛。1946年6月他的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出版,同年,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围城》在《文艺复兴》杂志上连载,翌年出版单行本。尽管《围城》出版时正值战乱,仍在短短二年中再版两次,在读者中不胫而走。《围城》出版以后,吴组湘、卞之琳、柯灵、唐弢等著名的作家都对这部小说作过很高的评价,肯定了她的美学价值。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围 相似文献
15.
赵艳屏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儒林外史》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为我国讽刺文学的典范。它的高超的讽刺艺术具有如下特点 :有现实根据的真实性 ;在真实基础上的夸张性 ;恰如其分的针对性 ;注重对比 ,具有鲜明性 ;语言幽默洗练 ,富于形象性 相似文献
16.
张永进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6(4):126-128
《围城》的成功是多方面的 ,但最独特之处是讽刺艺术。融东西方文化之长 ,《围城》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冷潮见长 ,二是善于把矛盾的两个方面集中在同一人物的身上 ,使描写对象处于自我暴露、自我嘲讽的地位 ,三是大量知识性、讽刺性融为一体的比喻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杨鉴生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中国古典戏曲和古典小说十分注重、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它们把人物出场当作正面刻划性格的起点,创造了各式各样神色兼备、异采纷呈的出场样式。然而,人物出场艺术并非肇始于小说,也不是发端于古典戏曲,它始创于《史记》中的传记文学。《史记》最大的文学成就在于开创了以写人为中心的文学时代,以写人为中心,自然而然涉及到人物出场的艺术处理问题。这部囊括了几百个人物的巨著,开创并奠定了我国古典艺术创作重视人物出场描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8.
何凌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1(1):82-86
对偶是《史记》散文诸多修辞手法中数量巨大的一种。它的广泛而成功的运用,对《史记》语言总体风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而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衍芸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
早在1920年,鲁迅先生用日文给青木正儿的信中就曾写道:“我写的小说极为幼稚,只因哀本国如同隆冬,没有歌唱,也没有花朵,为冲破这寂莫才写成的,对于日本读书界,恐无一读的生命与价值。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处此境遇,也许会更陷于讽刺和诅咒罢。”①这里所说的“幼 相似文献
20.
王增文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0(2):3-8
《史记》描写人物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事件的故事化、语言的个性化、夹叙夹议、对比烘托、细节显示、心理描写、肖像刻画,以及抒情笔调等,都成功地突现了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