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如何使延迟退休政策被大众广泛接受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问题。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原理,结合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和前景价值函数中的"S"型效用函数,构建关于工资收入、养老保险缴纳费用、养老金财富和闲暇时间的综合效用模型,从性别、闲暇偏好、工资收入水平、利率、参保年龄、养老金个人缴费率六个方面确定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退休年龄,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对延迟退休政策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退休年龄下的个人效用函数是关于退休年龄的"先大幅上升,后缓慢下降"曲线。男性参保职工于63岁退休获得效用最大值,而女性参保职工于60岁退休获得效用最大值,且二者最优退休年龄并不会随工资收入水平的改变而改变,工资收入水平只会对参保职工获得的效用绝对值产生影响,工资收入水平越高,参保职工获得效用值越大。此外,若闲暇偏好越低、利率越低、参保年龄越大、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率越低,则参保职工的最优退休年龄就越大。总体而言,只有考虑性别因素、给予延迟退休政策适当的弹性操作空间、改进养老保险计发办法、创造更好的老年就业环境,才能使延迟退休政策更好地推行。  相似文献   

2.
安乐死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涉及的问题也十分广泛。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于安乐死进行分析,以期从安乐死对于个人、家庭、社会的影响以及安乐死存在的原因、意义的角度探讨中,使人们对于安乐死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年龄分层视角下的中国劳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 《南方人口》2013,(6):19-25,34
在全社会关于“延迟退休”的热议之下,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分析了不同年龄层劳动力的特征,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龄劳动力素质低、收入低,全职就业及劳动合同签订比例皆低,同时,他们更看重工作的谋生价值.基于不同年龄层劳动力状态的对比,本文为提高领取养老金年龄、延迟退休年龄的渐进实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统账结合”制度的一般均衡世代交叠模型,并根据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引入长寿效应、人口增长以及延迟退休等因素,综合考察了多变量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经济影响,并在社会福利最大化视角下探讨了养老金缴费率随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变化所作出的调整。结果显示: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对经济的影响较为均衡,而提高个人缴费率对大多数经济变量有正面影响,提高企业缴费率对大多数经济变量有负面影响;随着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增加,最优个人缴费率应下调,而最优企业缴费率应上调;同时发现长寿效应、人口增长和延迟退休对个人缴费率影响大于对企业缴费率影响。在对个人和企业缴费率的影响中,延迟退休都不如长寿效应和人口增长的程度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计划生育政策下我国农村子女效用角度出发,分析了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补偿、激励、导向、保障功能等功能,提出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3个角度,即针对计生家庭的父母、子女和整个家庭3部分实施的优惠性的利益机制,指出利益导向机制的优惠措施要具有易获得性、体现地区差异性,并强调利益导向机制要同生育文化一同建设、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29个省份、18个行业老年人-青年人就业关系面板数据的分析发现,延迟退休虽然对青年人就业有显著负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影响依行业而不同,负向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科技等高端行业上。制造业、批发零售等低端行业中,老年人延迟退休对青年人就业的负向影响不大,在个别行业中对青年人就业可能起促进作用。而且,我们发现,性别差异对老年人-青年人就业关系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口红利开发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人口加速老龄化背景下人口红利影响经济效益的作用机制,将人口红利的具体作用机制拆分为三个效应,并使用2001—2010年中国28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计量估计显示,劳动力数量结构与人均产出间存在明显的正U型关系,劳动力的数量结构仍是人均产出提高的重要动力,中部地区作用最为显著,而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倒逼经济转型。通过劳动力的跨部门、跨区域转移、加强人力资本投入以及产业结构升级等,可以进一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持续开发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8.
谭雪萍 《南方人口》2015,(2):1-12,22
随着我国单独二胎生育政策的逐渐放开和完善,单独二胎生育意愿抉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设计出孩子成本量表和孩子效用量表对徐州市单独家庭的二胎生育意愿进行调查,并基于孩子的成本-效用理论对影响二孩生育意愿抉择的主要成本因子和主要效用因子进行研究。本文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分别对孩子成本和孩子效用的主要因子进行提炼,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因子进行验证,最终发现经济因素占主体,同时一些非经济因素仍然表现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老龄化背景下中国未来劳动供给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差异纳入劳动供给要素的考察范围,定量评估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力总量、有效劳动总量的变动趋势及其对劳动力要素价格、经济产出及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有效劳动供给在达到峰值后的降速将快于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的变动,且更具波动性;在以有效劳动衡量劳动供给变动的模拟情景下,21世纪上半叶中国GDP增长率的降速将快于只考虑人口总量或劳动力总量变动的情景;若只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变动对劳动供给的影响,而忽视不同年龄劳动者在劳动效率方面的异质性,则有可能低估未来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0.
田艳芳 《南方人口》2013,28(1):19-27,38
像教育一样,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影响个人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海外有很多检验健康对工资影响的研究,但是基于中国数据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了中国营养健康数据检验健康对中国居民工资的影响,使用一个健康和工资的联立方程模型来解释健康的内生性,分别使用自评健康状况和健康生活质量指标来估计。结论证实了国外大量文献的结论,即健康对工资率有显著影响,但是这种显著效应只有在考虑了健康的内生性和估计误差后才能成立.这种影响不仅显著而且很大。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地方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会受到当地人口结构变化的冲击.这种人口迁移的加速影响到当地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为了保持基金收支平衡,有必要对退休年龄政策进行调整.而对于人口迁入地和迁出地来说,退休年龄的调整方向会截然相反,但调整力度基本相同.本文仅仅考察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退休年龄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当人口以10%的速度迁移时,迁入地的最佳退休年龄为65岁;当人口以20%的速度迁移时,迁入地的最佳退休年龄为63岁.这充分反映了人口迁移对退休年龄政策调整具有重大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状态,并呈现出城镇老龄化严重、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增速快、老龄化不平衡、速度快等特征。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吉林省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资金筹集模式困境、保险程度困境与支付困境这三个老龄化困境。吉林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应该首先进行战略上的调整,以“重点覆盖、适度福利”为目标,进行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情况下,为改善我国城镇养老金收支均衡状况,有必要对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等进行参数改革。利用"五普"数据,对未来50年我国城镇人口老龄化状况进行预测;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城镇社会统筹养老金收支均衡的影响;设计推迟退休年龄的几种方案,进行了静态比较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退休是个体从过去工作生涯中抽身出来的转折点,退休后个人福利的变化是老龄化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CFPS)2012年数据,以男性为例采用模糊断点回归的方法识别退休对个体心理、生理健康的因果影响。结果显示,退休对个体的生理健康并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从影响渠道来看,退休后个体压力减少,认知功能、记忆力以及对生活满意程度提升是导致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改善的主要原因。本文的研究为未来退休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森 《西北人口》2010,31(1):22-27
本文利用我国1978--2008年人均消费、人均GDP和反映人口老龄化的老少比等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作为分析工具,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与人均GDP、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人均消费、人均收入和老少比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呈现出正负交错的影响效应,人口老龄化对人均收入呈现出正的影响效应.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远小于人均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大连来看中国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秋成 《西北人口》2007,28(6):44-47
以大连市为个案,通过对近十几年来大连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其未来十几年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分析,讨论了中国大城市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表现出来的特征。像大连一样,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推进、人口控制政策持续发挥作用以及大城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继续延长,中国大城市将会更加普遍地面临大连市目前已经遇到及今后将要遇到的问题,对此,中央及各大城市政府有关部门须引起高度重视,尽早研究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1980~2014年兰州市人口结构和商品住宅交易数据,通过建立人口因素变量与商品住宅需求价格的VAR模型,进行兰州市人口因素对商品住宅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在短期内对商品住宅市场的发展与繁荣产生正效应,长期正效应不再显著,城镇人口占比对商品住宅价格的脉冲影响总体呈倒"U"形态势,这一趋势将会持续;兰州市的生育结构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积极影响;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对商品住宅价格呈持续显著正向影响,第三产业人口占比对兰州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在短期内波动,长期影响将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然而从目前的人口变化趋势来看,北京市人口规模很有可能会出现持续减少,保持稳定面临挑战。如何在保证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情况下维持城市应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亟待关注的问题。利用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市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辨识及确定各部门间就业人口的合理比例关系,测算出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后所必须保留的最低人口规模即人口保有规模为1800万;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后的总就业人口规模约940万。由此得出的结论,希冀为北京市制定未来的人口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乡一体化与我国“二元”生育政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实施的是以户籍为标志的城乡有别的二元生育政策。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户籍制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由此会带来生育政策适用对象不明确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比较多种生育政策调整方案,认为选择新的区分城乡人口的标志来代替户口以维持现有二元政策的方法不能成立;城乡统一的更严格的生育政策不符合我国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将现有的二元生育政策经两阶段六步骤调整为城乡一体的普遍二孩的生育政策是一种更优方案,它既能解决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生育政策执行问题,又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