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韡龙  张浩 《西北人口》2012,33(4):126-129
媒介素养教育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然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地区。论文以甘肃省保安族聚居区积石山县为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媒介素养教育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慧娟  米迎海 《西北人口》2011,32(1):114-118,125
麦盖提县自2009年12月新农保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截止到2010年4月,还存在扩面进展缓慢、政策宣传不到位、地方财政不足等问题。文章对麦盖提县少数民族农民参保现状和参保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新农保的建议,以期对南疆新农保制度的推进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教育正面临着两极分化发展所带来的不平衡,一边是城乡教育正日趋完善和提高,一边是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山区教育师资、设备和资金的严重短缺,由此带来的失学儿童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的女童沦为教育的弱势群体。在那里,九年义务教育成为一句空喊的口号。女童身处恶劣的生活环境,没有得到应有的受教育权利,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心和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建国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具有四个异质特征:1.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除了同宗不婚和特殊的“还娘头”外,相对汉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少数民族的婚姻还是比较自由的;3.“还娘头”与同宗不婚或同姓不婚;4.通婚禁忌与婚姻神判。建国后在《婚姻法》的冲击下迅速嬗变:1.离婚案件呈上升趋势;2.处理婚姻问题的权利由传统的三老四少转移到国家政府手里;30对女性是一次重大的解放,从而终于纳入到了国家预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少数民族集中,且人口流出较多的贵州省某县为例,从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的角度,利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技术,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流出人口的特殊性.结果表明:该地区一半以上家庭都有成员流出的现象,且具有明显家庭化趋势,家庭人数和家庭抚养人数是影响家庭成员流出的重要因素.在少数民族聚集区生活的汉族家庭有较强的成员流出倾向,少数民族家庭更倾向于留守.该地区流出人口的离婚率高于常住人口,尤其是在已婚家庭中单独外出打工的男性具有较高的离婚倾向.  相似文献   

6.
张文政 《西北人口》2009,30(2):110-115
本文以宁夏固原和甘肃临夏地区的田野调查为例.分析了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目前频繁发生的乡村社会流动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表明,乡村社会流动推动了民族地区和全国的城市化进程,缓减了农业和农村的压力,改善了流动参与的家庭收入结构,提高了流动参与者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同时,也带来农村经济分化进一步拉大,地方政府崇拜劳务输出,村民经济利益至上及低端的劳动力循环等不利于流出地经济发展和村庄整合的负向后果。  相似文献   

7.
回族地区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的调查研究——以银川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日趋增多,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趋势。在失地农民日趋增多的同时,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学习环境如何?学习费用是否增加?受教育权益是否得到保护?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必须加以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忆春  高新才 《南方人口》2006,21(3):46-51,45
本文利用甘肃中部地区10个贫困县的调查资料,重点研究了农村妇女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恶化的水环境和农业环境以及较差的庭院卫生等对农村妇女身体素质都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而农村妇女低下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有不同程度的制约。因此,农村妇女素质提高与生态环境的改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生育意愿是对生育时间、生育数量和生育性别等内容做出的选择。这种选择往往会受家庭条件、居住环境、文化水平、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本文结合东北地区农村群众的生育观念,仅从农业大省的角度分析社会因素对农村家庭生育性别意愿的影响。影响吉林省农村生育性别意愿的社会因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对男性的依赖。吉林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改革开放30年来家庭联产承包的分散经营生产模式没有  相似文献   

10.
以生态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思辩和质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效应问题。通过对阿拉善孪井滩的实证研究表明,阿拉善移民取得了保护生态、反贫困、促进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良性效应,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负效应,包括生态退化、社会文明危机等。本文的研究对正在广泛的民族地区进行的生态移民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林  龚新蜀  李翠锦 《西北人口》2012,33(1):104-108,114
利用2000—2009年新疆30个贫困县的面板数据,着重研究了市场化程度和政府行为对新疆贫困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对农牧民增收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和财政支出对南疆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增收作用要大于北疆;总体来看,市场要比政府更有效,政府应为贫困地区农牧民提供更多的权利和公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共政策的利益视角,以民族地区为例,分析了新农保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居民家庭、集体、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多维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并进一步探讨新农保政策利益主体与利益客体的利益运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公共管理工具,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环境下应对新农保政策的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13.
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因素:对江汉平原5县市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前对于农户非农活动的研究主要是在对非农行为动机的研究上,还需要对农户非农收入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分析。本文在回顾农户非农行为理论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利用逐步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村劳动力非农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劳动力教育程度、非农活动的从事地点和所从事的职业及农户耕地面积对劳动力的非农收入影响显著,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易于获取资料的、简化的邦戈茨中间变量生育率模型分析不同时期生育控制和婚姻结构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水平下降的前期(1970~1990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控制,而在生育水平下降的后期(1990~1999年),主要影响因素则是婚姻结构。在新世纪(2000~2008年)生育水平的小幅度上升中,婚姻结构和生育控制对生育水平的影响大致相当。婚姻结构和生育控制对生育水平的影响规律可从文化堕距理论中得到有力阐释。  相似文献   

15.
郝亚明 《西北人口》2008,29(6):34-37,43
少数民族妇女外流对流出地社会和少数民族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的全方位影响值得关注。本文运用结构功能论的视角,以凉山地区彝族妇女外流为例,将这一中现层面的社会问题嵌入到彝族农村的宏现社会结构之中,分析妇女外流对彝族社会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婚姻家庭结构、文化结构等诸方面所造成的压力.剖析妇女外流现象对凉山彝族地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已然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问题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新疆作为多民族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其老龄化问题有其自身特征,进行区域性的老龄化结构问题研究能够了解新疆老龄化的现状和具体问题,为解决区域性的老龄化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新疆地方性社会的长治久安。基于新疆第四、五和六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新疆老年人口结构存在区域性不平衡、汉族老龄化进程快于少数民族、老龄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老龄妇女问题较为突出和老年公共文化需求等方面的问题。文章提出推进区域老年经济产业发展、对汉族老龄化进行政策干预、推进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老龄妇女养老服务事业和老年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要素密集度与受教育程度分别给出了考查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方法,测算并分析了2006~2010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变动状况。在合理选择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对上述地区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吻合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全国范围东部和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吻合度是逐步提高的。从制造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是否吻合的视角,分析讨论了"民工荒"、"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