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有两件大事使川渝合作和成渝地区成为热门话题。一是《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在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研究招标中一举中标;二是重庆市近百人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赴蓉并就《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和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合作签署了协议,统称为“1 5”川渝合作框架协议。这两件大事把川渝合作、共谋成渝地区发展推向近10年来的高潮。同时,也提出了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  相似文献   

2.
近来有两件大事使川渝合作和成渝地区成为热门话题.一是<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课题在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研究招标中一举中标;二是重庆市近百人高规格党政代表团赴蓉并就<关于加强川渝经济社会领域合作共谋长江上游经济区发展的框架协议>和交通、旅游、农业、公安、文化、广播电视等部门的合作签署了协议,统称为"1+5"川渝合作框架协议.这两件大事把川渝合作、共谋成渝地区发展推向近10年来的高潮.同时,也提出了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大东北之后的"第五极"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在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应当首选工业经济的一体化合作,这符合两省市重点抓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川渝工业一体化条件具备,应当从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培育产业集群和大集团、大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完善政府合作和政策配套机制等方面实施川渝工业经济一体化战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在川渝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应当首选工业经济的一体化合作,认为这符合两省市重点抓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而论述了川渝工业一体化条件具备,应当从制定科学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培育产业集群和大集团、大企业,共建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完善政府合作和政策配机制等方面实施川渝工业经济一体化战略。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12月25日,"川渝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在论坛上,抛出了关于在成渝之间培育"大城市"的观点。他说"成渝两个超大城市之间,缺乏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成渝经济带的搞活,需要大城市的出现。否则会像大齿轮和小齿轮之间缺乏中等大小的齿轮滚动,运转就不那么灵活。"黄奇帆认为,"川渝合作,将成为西部开发的‘龙头’。"他称,重庆和成都是西部地区最大的两个城市,川渝合作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曾是一家人",更重要的是,川渝一体化后可以提升川渝经济板块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3月8日重要讲话指出,“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新阶段重庆发展面临的又一新的机遇。永川作为重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当前还面临着撤市设区、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川渝经济合作等重要机遇。永川要抓住机遇,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着眼于2011年把永川建设成为“重庆轻工城”,把工业经济打造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党中央赋予川渝两地探索省际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万达开区域是长江上游、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推动万达开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剖析了万达开区域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区域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以及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杰 《决策导刊》2010,(1):34-35
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入世贸组织、国际产业基地转移等一连串接踵而至的变化将重庆卷入了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历史洪流。荣昌作为重庆西大门.位于渝西川东城市群的腹心地带,是成渝两地的陆路要冲和成渝经济走廊的桥头堡,是川渝经济合作及展示重庆直辖形象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9.
《决策导刊》2007,(9):1-1
近日,备受关注的首届“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高层论坛”在重庆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川渝两地有关专家学者,有关方面负责人聚集一堂,研讨统筹城乡发展大业,共商川渝合作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1,(19):22-22
川渝七市成立成渝直线经济联盟 4月30日,成渝高速复线沿线的安岳、璧山等川渝两地七个市(区、县)共同发起成立成渝直线经济联盟.达成《成渝直线经济联盟大足共识》,签署了《成渝直线经济联盟战略框架协议》。今后,联盟成员将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以增强区域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共同打造成渝经济区的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11.
10下旬,在四川省广安市举行的首届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座谈会上,四川和重庆31个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协调机制正式启动,各方签署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框架协议》,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2.
梁伟  冯驰 《科学咨询》2008,(23):2-3
本文介绍了川渝经济区中小企业科技合作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两地科技创新和科技合作情况、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川渝经济区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思路、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荣昌,是重庆的西大门,川渝黔合作与竞争的前沿阵地,是渝西川东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2012年1月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县幅员面积1079平方公里,辖21个镇街169个村(社区),总人口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71万人。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农业县,实有耕地89.03万亩。近年来,荣昌形成了生猪、麻竹两大主导产业和优质稻、生姜、黑花生、茶叶等17个特色产  相似文献   

14.
省情速递     
《领导决策信息》2012,(2):19-19
12月20日,全国工商联、贵州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民企携手贵州合作共赢未来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推进贵州省重大发展战略平台和全国工商联在黔服务平台建设,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正>川剧俗称川戏,是流行于川渝及滇黔部分地区的多声腔剧种,包括从省外先后传入的昆腔、高腔、胡琴腔、弹戏和本地的灯戏五种声腔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征。2006年5月,川剧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共建成渝城市群已经成为重庆、四川两地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城市群的本质和核心是组团式发展,是推进新一轮城镇化的必然选择。川渝城市群建设是川渝合作的"升级版",是探索西部城镇化道路的科学途径。川渝城市群包括11个城市及所辖73个县(市)、1636个建制镇,幅员面积18.3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区域要"动"起来,不仅需要重庆与成都的"双核驱动",还应以"双城"为中轴线,激活全域内的所有城市细胞。  相似文献   

17.
两江新区是中国未来经济高地,在两江新区打造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及时研究整体目标、指标体系及"十二五"期间指标预测值,实现战略的路径和支撑条件正当时.给"中心"描绘出经济蓝图.  相似文献   

18.
蒋勇 《决策导刊》2011,(1):15-17
商贸流通业是重庆建设西部重要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永川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已初步建成区域性商贸中心。永川作为连接川渝黔的重要节点城市、重庆主城卫星城、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统筹城乡商贸发展试点区。理应先行先试,重点突破,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商贸发展的新路。全力打造西部样板。  相似文献   

19.
秀山,是重庆市最边远的贫困县之一。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十分关注秀山的发展,通过深入的调研,要求该县用5—10年的时间,把秀山建成渝东南经济强县和“渝黔湘鄂”交汇地区的少数民族边贸中心。对市委市府主要领导这一殷切希望,该县一班人是怎么思考的呢?近日,记者专访了县委书记向涛。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咨询》2007,(7):6-7
“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是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导航定向”的三大定位之一。如何理解。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内涵?长江上游地区包括哪些区域,经济中心应具备怎样的水平? 以下是综合重庆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重庆市规期局局长蒋勇.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易小光.重庆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王秀模的见解形成的文字.希望可以引发更多人更广泛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